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目標指向全國性碳交易中心

  • 發佈時間:2015-08-11 05:45: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兩週年。作為全國首個正式啟動的碳交易試點,深圳一直在積極探索完善交易市場,目前已將636家重點工業企業和197棟大型公共建築納入碳排放管控範圍,初步建成了多層次的碳交易市場。深圳碳交易市場活躍程度也一直位居國內前列,截至7月1日,深圳碳市場配額總成交量413萬噸,總成交額達2.05億元。目前,深圳正在加緊設計創新性交易産品,積極將試點經驗向非試點地區推廣,目標指向全國性碳交易平臺。

  市場日漸成熟

  6月30日24時是深圳碳排放管控單位按時提交配額、完成2014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的截止時間,從5月下旬開始,碳排放重點管控單位就陸續著手履約手續。倍利得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今年第一家進行碳排放配額履約的管控單位。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通過節能提效改造,不僅降低能耗,也使得碳排放強度得以控制。企業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承擔了社會責任。6月1日,該公司通過深圳市排放權交易所的註冊登記簿系統完成了履約程式。

  截至7月1日,深圳市634家管控單位完成2014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按時足額提交了碳排放配額,完成率約99.69%。與去年相比,管控單位履約積極性較高,2014年有4家管控單位沒有按時足額提交配額完成2013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2015年違約單位數量降至2家。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代總裁葛興安表示,深圳控排企業在參與碳交易方面表現出相當的成熟度,市場沒有像第一年那樣出現明顯的“集中交易期”。與去年明顯集中在履約期最後一個月不同,本年度從2014年9月開始就有企業陸續為2014年度履約做準備。同時,交易配額量、交易價格和2014年上半年相比更為平緩。“這和首年是非常鮮明的對比,説明經過一年的實踐,已經有很多企業掌握了碳市場的運作規律,知道在什麼樣的節點開始準備什麼樣的工作。”葛興安稱。

  減排效果初現

  碳交易正在成為深圳遏制碳排放量進一步增長的有效工具。在經濟總量保持較高增長情況下,深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幅呈連年下降趨勢,萬元GDP能耗從2010年的0.51噸標準煤,下降到2014年的0.404噸標準煤,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則由2010年的0.871噸,降至2014年的0.673噸,下降幅度達22.7%,碳排放強度居全國大城市最低水準。

  深圳碳交易平臺運營較為成熟,初步達成了低碳發展的目標。葛興安表示,實施一年來,驗證了經濟發展和降低碳排放是可以相結合的。葛興安稱,深圳碳市場首個履約期內,8家電力企業碳排放量下降了306萬噸,下降幅度為18.2%,單位發電量碳排放強度下降了4.6%;621家製造業企業碳排放絕對量較2010年下降80萬噸,下降幅度接近5.2%。與此同時,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051億元,上升42.6%;製造業碳強度較2010年下降了33.5%;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呈現大幅下降趨勢,較“十一五”末下降幅度達到33.5%,管控企業超額完成了“十二五”期間碳排放強度下降的目標要求。

  “深圳碳交易能夠實現減排目標,最大亮點是開放程度和市場化水準高、創新程度高。”葛興安認為,深圳碳交易市場的法律基礎比較紮實,做到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成為碳交易體系順利運作的重要因素。

  目標指向全國性平臺

  6月3日,深圳市規定具有國家簽發CCER資格的管控單位可以進入深圳碳市場交易,抵消最多10%的年度碳排放配額。6月15日,甘肅安西向陽風電場項目、內蒙古巴彥淖爾烏蘭伊力更300兆瓦風電項目、寧夏太陽山風電場京能一期49.5兆瓦工程項目等8個CCER項目正式登陸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成為該所首批掛牌上市交易的CCER項目。

  這批項目都是風電項目,包括3個內蒙古項目、2個甘肅項目、2個寧夏項目、1個雲南項目。“首批項目鎖定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既可支援全國的低碳事業,也通過這種跨區合作的模式,發揮支援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的雙贏效果。”葛興安説。

  7月2日,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和灤南縣農村戶用沼氣項目等11個CCER項目在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上市。這批項目全部屬於生物沼氣項目,儘管暫時不能用於抵消深圳的碳排放配額,但依然起到了豐富深圳碳市場交易品種的作用。

  一系列舉動印證了深圳佈局全國碳交易市場的計劃。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國際低碳城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蔡羽説,下一步,深圳首先爭取進一步擴大碳交易覆蓋範圍,目前範圍集中在工業,特別是製造業,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到交通和建築兩大領域;第二積極拓展和其他省市的碳交易市場的合作,進一步擴展碳交易市場的規模;第三不斷嘗試如碳債券、碳基金等碳交易品種創新。總體目標是希望建成一個全國性的碳交易中心。

  深圳如何抓住城市試點向全國碳交易市場過渡中的機遇?葛興安表示,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的目標是成為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所,能為更大範圍的管控單位和客戶提供優質的碳市場服務。為此,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一直在促進市場流動性,同時不斷創新,促進配額資産價格的快速實現,開展區域活動,並幫助非試點城市進行能力建設。

  當然,深圳碳交易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存在挑戰,要進一步做大就要考慮如何突破區域性市場的藩籬。葛興安表示,現階段深圳碳交易市場還有問題待解:首先是仍有部分企業對碳交易、碳管理的認識不足,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其次,深圳受制于經濟産業結構和碳排放結構,市場的規模應該是全國最小的,這種規模也限制了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