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合組織對官方發展援助統計實行“現代化”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8-07 18:29:5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聯合國第三屆發展籌資大會日前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召開,大會就推動實現2015年後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融資問題形成重要政策框架。據悉,官方發展援助(ODA)一直是國際社會發展援助資金的重要來源。作為ODA的官方權威統計機構,經合組織近期在ODA統計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能提供更符合2015年後發展議程需要的“現代化”的ODA。聯合國于2002年3月在墨西哥蒙特雷舉行了第一屆發展籌資大會,“發達國家將其提供的官方發展援助增加到佔其國民總收入的0.7%”成為會議的重要成果。經合組織的發展援助委員會(DAC)作為ODA領域統計的權威機構,從2004年起發佈年度發展合作報告,全面反映當年國際社會在發展籌資領域的進展。

  長期以來,DAC對ODA的統計口徑和貸款資金優惠度均遵循以下規定:一是在統計口徑上採用面值原則。即援助國向受援國提供的所有發展優惠資金均以面值納入統計,如以貸款形式提供的援助,只要符合ODA標準,也將以面值納入統計,在貸款支付時以支付的資金面值記錄為ODA增加,在貸款回收時以回收的資金面值記錄為ODA減少。二是在貸款資金優惠度上,除原則性要求貸款資金必須具有“優惠屬性”外,還對所有受援國(包括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設定了統一的優惠門檻,即按10%的貼現率計算,貸款中包含的贈款成分必須達到25%以上。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和發展籌資形勢的變化,ODA的提供和統計面臨一些新情況:一是大量市場利率的貸款開始計入ODA。在當前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一些完全基於市場利率的貸款按10%的折現率折算後仍能達到贈款成分25%的ODA優惠門檻,因而部分發達國家將大量市場利率貸款申報為ODA。二是大量ODA流向了中等收入國家而不是低收入國家。《伊斯坦布爾行動計劃》呼籲援助國把國民總收入的0.2%用於給最不發達國家的ODA,但是由於與中等收入國家合作風險較低且能夠拓展市場機遇,事實上,ODA資源更多地流向了中等收入國家。有專家分析,現有統計政策對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貸款沒有激勵措施也是導致上述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2014年DAC部長級會議形成的共識,ODA統計方法將主要發生以下變化:一是將ODA報告數字從面值轉變為贈款含量。新的統計方法規定,貸款不再按面值而僅以其面值中包含的贈款含量計入ODA。在貸款支付時,以支付金額乘以該筆貸款的贈款成分,據此得出貸款中包含的贈款含量,將此贈款含量報告為ODA增加。將來貸款回收時,不再做ODA減少。另外,由於在設定折現率及計算贈款因素時已考慮了貸款的回收風險,即使將來出現了債務減免,該債務減免也不再計入ODA。二是根據受援國收入水準確定不同的折現率。原來的統計方式將ODA折現率統一確定為10%,新的統計方法規定折現率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折現基準利率(目前為5%)加國別調整因素,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和其他低收入國家調整因素為4%(即折現率為9%),低中等收入國家調整因素為2%(即折現率為7%),高中等收入國家調整因素為1%(即折現率為6%)。同樣條件的貸款發放給低收入國家比發放給中等收入國家能折算出更多的贈款含量,因而也可以計算更多的ODA。三是根據受援國收入水準設定不同的優惠門檻。其中,對於最不發達國家貸款的贈款成分必須達到45%才能計入ODA,對於低中等收入國家優惠門檻是15%,對於高中等收入國家的優惠門檻是10%,降低對高中等收入國家的優惠門檻事實上允許提高對其貸款利率,旨在鼓勵ODA中的贈款、高度優惠貸款流向最不發達國家,價格較高的貸款流向高中等收入國家。

  四是推動引入全面官方可持續發展援助統計框架。為了更加準確、全面、客觀地反映援助國對受援國的發展援助支援,DAC正在推動引入這一框架作為ODA統計的補充,擬將包括私人部門在內的全部發展援助資金納入統計,並鼓勵成員國通過風險擔保、PPP等新型財務工具撬動更多資源用於發展。

  為了確保改革平穩過渡,新的統計方法還設置了過渡期,即2015年至2017年將按照新老兩種辦法提供報告,2018年起將完全採用新的統計方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