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雷雨多地“開花” 空管“集團作戰”

  • 發佈時間:2015-08-06 08:30:4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芳芳 實習生 甘勇翔

  這是暑運繁忙時期的8月初的一天。這一天,全國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多地區均有雷雨;這一天,一萬多架次的航班需要前往各自的目的地;這一天,對於竭力追求航班安全和正常的空管系統而言,是一場充滿了不定數的“硬仗”。

  為了更真實地讓民航業內和廣大旅客了解,在雷雨天氣多地“開花”時空管系統的運作狀態,筆者走進了民航局空管局運作管理中心,在接連不斷的電話聲中,從面到點,從清晨到第二天淩晨,為大家呈現一個外人難以想像的、忙碌的一天。

  清晨8時

  一日之計在於晨,儘量減少限制,確保早班航班正點,為全天航班運作打好基礎。

  記者走進民航局空管局406房間,運作管理中心的值班現場。10多個大螢幕交替顯示著全國各主要機場的航班起降狀態、各地天氣實況、各航路繁忙程度等運作資訊。

  按照慣例,8時,運作管理中心的值班主任耿芳宣佈系統內的視頻協調會正式開始。民航局空管局氣象中心,7個地區空管局,以及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和三亞區管中心等5個區域管制中心值班領導全部參會,彙報一天的保障預案和運作準備情況。

  由於提前一天接到氣象通知——全國多地都會發生雷雨天氣,民航局空管局運作總監馬兵也參加了會議。如果雷雨天氣影響比較大或者遇到重大保障任務,包括民航局空管局局長車進軍在內的主要領導,都會走進406,實時關注,加強現場領導。

  “首都機場因為有其他空域用戶使用空域,需要對外限制……”

  “上海浦東、虹橋兩場已經受雷雨天氣影響,氣象部門預計天氣的不利影響會進一步加大……”

  在民航氣象中心的值班人員對全國天氣情況進行介紹後,各地區空管局彙報了其區域內的運作情況,並上報了流量控制的發佈標準和航班延誤的預警級別。

  這一天,由於天氣和其他空域用戶使用空域等原因,一大早,北上廣三大樞紐,以及其他多地的航班運作都受到影響,需要發佈黃色或者更高級別的航班延誤預警。

  “這樣,各地儘量把預警資訊早點發出來,把限制開始的時間往後推,把限制標準降低些,先讓早班航班儘量正點起飛。”馬兵在聽了各地的彙報後提出要求。

  根據要求,各地空管局經過重新計算,提出了新的限制標準和開始時間。

  “今天早晨的保障壓力非常大,因為昨天晚上就天氣不好,取消的航班都要在早晨補班。而大型樞紐機場的早高峰時刻都已經飽和了,再加上補班航班,導致很多地區空管單位的保障架次超過容量評估的最高保障量。”馬兵介紹,為了減少對後續航班的影響,各地空管單位都在其他兄弟單位的支援下,超水準發揮。

  隨著視頻會的進行,室內的大螢幕上也交替顯示著全國各大機場航班起降情況。在8時~10時,實際進出港航班數量遠遠高於計劃進出港航班數量,這意味著,各地空管部門都在竭盡全力地保障更多的航班按時起飛。

  中午14時

  雷雨天氣變強,問題集中凸顯,特別的“豁免權”給特殊的航班和特殊的地區。

  隨著各地雷雨天氣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航班的正常運作開始受到了影響。在14時開始的第二次空管系統視頻協調會上,各地管制單位提出了更多的協調要求。民航局空管局運作管理中心在不斷接收資訊的同時,積極協調。

  “運作管理中心,氣象部門預計,一個小時後,浦東機場將被雷雨全覆蓋,不能起降航班,整個時長預計持續一個小時,需要提供幫助。”上海區管中心發言。

  “好的,上海,請提出希望得到的幫助。”耿芳馬上回應。

  上海區管中心提出,在浦東機場恢復起降後,希望各地空管單位對浦東起降的航班特別“豁免”,不設限制,以儘快疏散被延誤的起飛航班。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在浦東機場降落的航班空出停機位,讓浦東機場儘快恢復正常。

  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雷雨天氣覆蓋浦東機場時,華北地區因為雷雨天氣和其他空域空域使用空域,保障能力下降;廣州區管中心同時提出,其區域內有4架飛往浦東機場的國際航班可能受到雷雨天氣影響。考慮到通關手續、地面保障等因素,機組希望儘量爭取降落在浦東機場。

  “上海,統計上報浦東機場起降恢復後,往華北、中南方向的航班數量,並立即針對能否接收這4個國際航班作出緊急預案;廣州,繼續與機組保持聯絡,指揮繼續往前飛,並了解區域內備降場的情況;華北,評估浦東機場不受限航班對安全運作造成的壓力,並制訂保障預案。”馬兵現場果斷地提出對策。

  10分鐘後,上海區管中心上報航班數量,並表示,立即與廣州區管中心聯手指揮4個國際航班,爭取在雷雨天氣前降落在浦東機場。而華北、中南和其他地區空管單位也表示,對浦東機場恢復起降後的起飛航班不設限制,儘量幫助浦東機場儘快恢復正常運作。

  傍晚18時

  更及時地掌握航班變動資訊,用科學的指揮彌補天氣造成的損失。

  正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持續一天的雷雨天氣對全國各地航班正常性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劇。出於多種考慮,各航空公司取消了部分航班,但依然保留了大部分的航班正常運作。如何讓不取消的航班盡可能地減少延誤,成為18時視頻協調會的主題。

  “由於空管系統及時根據天氣情況發佈了通行能力下降的預警資訊,所以很多航班已經取消了,但是,我們的空管單位卻沒有及時收到通報消息。”耿芳邊看著電腦螢幕上顯示的預計進出港航班資訊説。她認為,如果航空公司能及時將航班取消資訊第一時間傳遞給各管制單位,那麼就能有效地減少浪費時刻的情況,提高大範圍雷雨天氣時,整個民航系統的運作效率。不過,各地空管單位還是在努力地及時了解航班資訊,抓住天氣好轉的間隙,見縫插針地為飛機放行。

  與此同時,為了儘量地減少航班延誤時間,在視頻會上,各地空管單位表示,將靈活地掌握限制標準,用科學的指揮彌補雷雨天氣造成的損失。“比如,在得知兄弟單位的限制結束時間後,我們會提前計算航班從起飛到交接所需要的時間,提早指揮航班起飛。如此一來,航班飛到交接點時,限制也就解除或者減少了,這樣就避免航班一味地等待,浪費時間。”某地區空管局值班主任在視頻協調會上表示。不過,這也意味著空管單位承擔著更多的安全運作壓力,“如果天氣突然變得更加惡劣,那麼,就可能導致航班降落不了、交接不出去,積壓在磁區內,增加運作風險。畢竟,天有不測風雲,目前的氣象預報水準還無法精準預測每一次複雜天氣的生成和演變”。

  據統計,當日,多個地區的航班進出港高峰持續到第二天淩晨三四時才結束,確保將廣大旅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第二天的航班計劃也得以如期執行。

  採訪手記

  雖鮮有人知曉

  但我依然擔當

  對於廣大旅客而言,空管系統是個相對封閉的系統,最熟悉的莫過於“我們抱歉地通知您,由於航空管制(流量控制)原因,航班將延遲起飛”這句話。對於民航空管系統為航班安全順暢所做的努力,廣大旅客很難得知。雖然不被人所熟知,雖然難以獲得掌聲,但是民航空管系統依然在幕後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力求為旅客爭取每一分、每一秒。

  航班安全和航班正常是空管系統永遠不會停止追求的目標。安全要求從業者慎之又慎,反覆思量,謹小慎微,不得出現任何風險。空管人確是如此,工作中每時每刻都嚴格地遵章守紀,將安全視為生命線。尤其是在暑運期間,面對超出評估容量的航班架次,空管人以高度的責任心和高超的技能,謹慎小心地確保每一架航班的安全。

  但是,旅客的要求並非如此簡單,中國民航的發展也需要更高標準。在雷雨天氣中,如何確保航班正常的話題被反覆討論,不斷思考。為了做好航班正常工作,空管人也在反覆自我加壓。沒有更寬闊的道路,不能壓縮航班數量,他們唯有加大自我的壓力。比如,使用更加靈活的動態尾隨間隔,比如推廣空中等待區。新舉措雖然能大幅度減少航班延誤時間,但是卻給空管運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此外,在視頻協調會上,為了能爭取航班早起飛一分鐘,兄弟單位之間反覆協商,多次協調。這些外人看來的“錙銖必較”其實是對每一個航班的高度負責。

  面對航班量增長帶來的安全、正常等壓力,面對雷雨天氣的變化多端,面對動輒加班到淩晨三四點的雷雨季工作節奏,空管人從沒有退縮。他們説,這是他們的職業職責,也是他們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體現。他們願意為了中國民航的發展,為了廣大旅客的平安順暢出行,付出更多努力。他們説,希望旅客在提起空管時,不再説“航空管制就是你們發的吧?”而是説:“我知道,你們確保了我們航班的安全順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