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一大港“不務正業”的背後

  • 發佈時間:2015-08-06 03:34:2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志彥

  2015年,哪家上海企業最火?上港集團絕對排名前列。

  中超賽場上,上海上港隊積分雄踞榜首,人氣不斷飆升,大街小巷,男女老幼,甚至國外媒體都在追逐球隊的新聞。

  足球場外,這家中國最大的碼頭運營商,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上海港的經營者,也悄然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與義大利遊艇公司合作,創辦遊艇俱樂部; 開設旗下首家進口商品超市,進軍消費領域; 收購同城的航運船隊,加快“下海”的步伐;拿下以色列港口的經營權,再次玩起資本運作,“登陸”海外市場。

  在傳統航運人士看來,上港集團這一系列舉措,多少有些離經叛道,甚至可以説是“不務正業”。是什麼讓一向謹慎的“老碼頭”變得“不安分”?其背後又有怎樣的戰略佈局?

  辦公樓下的遊艇碼頭

  7月中下旬的一個傍晚,暮色即將籠罩申城。黃浦江上,三艘造型現代的銀色遊艇打破寂靜,華麗的船身劃過江面,蕩起朵朵浪花。

  不久,遊艇停靠在了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從遊艇上,走下一位風度翩翩的義大利老人,他對剛剛的遊覽讚不絕口,聲稱“這裡將是下一個遊艇聖地”。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遊艇製造商——義大利阿茲慕-貝尼蒂集團首席執行官魯皮先生。這一天,魯皮與東道主——上海港國客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海東共同宣佈,從即日起,國客中心將負責阿茲慕遊艇在中國上海、浙江以及江蘇的代理銷售工作,國客中心也將成立遊艇俱樂部,推出更多的親民遊艇租賃服務,最低每人59元,就能享受兩小時的豪華遊艇服務。

  遊艇,被稱為是繼汽車之後的又一個消費熱點,但對於大多數市民而言,高昂的價格曾令人望而卻步。國客中心如何能做到親民,又不賠本?

  黃海東説,他們的辦法就是化整為零。“一艘遊艇將成本、維護等費用平攤後,如果一天運營一個小時,成本是5000多元,但如果一天運作10小時,成本就能降到500多元。買一艘遊艇,用與不用,成本都在。與其讓高端租賃市場不溫不火,不如將時間碎片化,將價格降下來,薄利多銷。59元坐遊艇,其實是用599元租賃一艘豪華遊艇,每艘遊艇可以乘坐10個人,每人平均價格即為59元。”

  用比浦江遊覽還便宜的價格,推廣浦江遊艇,這一招是否有效,還有待市場檢驗。但國客中心進軍遊艇産業,致力水上旅遊發展的決心卻是板上釘釘了。除了與阿茲慕公司的合作,國客中心花費多年心血打造的北外灘親水港池也于日前啟用。這塊緊鄰黃浦江的港池,建在一座停車庫上,周邊則是新建的商務樓。港池能同時停靠30多艘遊艇,通過兩道船閘與黃浦江相通。在北外灘,走出辦公樓,將來樓下停靠的不再是一排排小汽車,而是一艘艘遊艇。“開著遊艇,從黃浦江上一騎絕塵,這是何等瀟灑。”黃海東如此描繪未來。

  為了讓遊艇産業更具競爭力,國客中心甚至還申請了保稅倉庫。在黃浦江畔,以保稅狀態展示、銷售進口的豪華遊艇,這又是一件前無古人的創舉。

  對“老碼頭”的質疑

  對於上港集團而言,國客中心只是一個縮影。

  國客中心所在的虹口北外灘區域,原本是上港旗下的貨運碼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曾經舟楫雲集,煙囪林立,每日從各地運來的木材等貨物,從這裡卸下船,然後分撥至全市各處。當時,任誰都不會相信,百舸爭流的老碼頭,如今會變身為遊艇俱樂部,打造上海灘最時尚的水上游樂生活。

  其實,即使是今時今日,人們對老碼頭的印象依然根深蒂固。不少人質疑,上海港為什麼不專注主業,而去進軍那些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呢?

  這樣的質疑日前達到高潮。不久前,上港集團旗下首家精品進口超市——上港全洲超市在國客中心試營業。這座總營業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超市,內設冷凍生鮮區、零食飲料及日用品等多個區域,以郵輪目的地日韓臺地區食品為主要産品,兼具歐美、澳新等國家的美食。值得一提的是,超市依託集團在世界範圍航運、物流、保稅倉儲等方面的優勢,增加了海外直接採購的比例,打造了獨一無二的“法國食品角”。該區域內銷售的69種酒類、飲料和調味汁等産品均為通過海外直採模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供應商都是法國當地久負盛名的百年家族企業。

  超市的開業再次引發了航運業內的討論。有業內人士認為,上港集團開進口超市,是追逐潮流。一些人則擔心,不諳此道的上港會為此“付出學費”。

  事實上,上港集團近期一系列戰略部署,既迎來了熱烈的掌聲,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7月13日晚間,上港集團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同意以現金方式收購錦江航運合計約79.2%股權,對應的收購價格不超過19.4億元。

  此前,上港集團宣佈,通過投標方式成功獲得以色列海法新港碼頭自2021年起25年的特許經營權,將負責該碼頭的後場設施建設、機械設備配置和日常經營管理。整個項目碼頭一二期總資産規模預計超過6億美元,項目將採用滾動開放模式,預計總投資約4.7億美元。

  對於這兩項投資,同樣有市場人士認為,上港並不以船隊管理和海外碼頭經營見長,目前國際航運市場仍處於低谷,何時復蘇,還未可知,此時“下海”、“登陸”,並不是明智之舉。言下之意,上港集團依然是在“不務正業”。

  時代在變化

  對於外界的疑問,作為掌門人的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卻很淡定。他認為,“不務正業”其實是追求多元化經營,是讓第一大港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還是圍繞港口來做文章,只是以前是港口運營主業在獨奏,今後要交響樂齊鳴了。”

  陳戌源算了一筆賬。去年,上港集團利潤中的90%來源於港口主營業務,今年上半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11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看上去一切都保持著穩步向上的發展態勢。

  然而,仔細分析賬本就能發現,主營業務的增長與成本增長已經出現倒挂。“近幾年,港口主業成本以年均10%的速度上升,隨著人力、土地成本的剛性增長,港口主業利潤實際上是在不斷消減。”陳戌源説,這就是為什麼上海港必須實現多元經營,“我希望,到2020年,集團主營業務的利潤與非主營業務的利潤之比能達到六比四,甚至是對半開。”

  對主業之外的發展如此渴望,還因為作為一名“老港口”,陳戌源對航運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判斷。自從1978年,上海港迎來第一條集裝箱航線後,集裝箱業務就一直是上海港的主業,並迎來爆發期。上海港集裝箱1979年吞吐量首破1萬箱; 從1994年至2000年,上海港用了六年時間實現了從100萬箱到500萬箱的跨越,從不知何謂集裝箱,到躍居世界第六大港。2001年達到634萬箱,居世界第五;2002年高達861.3萬箱,居世界第四。2010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07萬箱,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港;2011年又突破3000萬箱的吞吐記錄。

  然而,2012年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過去集裝箱吞吐量兩位數增長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我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畢竟我們不是當年一張白紙的時代了,我們擁有很高的基數,再要保持高速增長,是不可能的。必須意識到,航運高速增長的時代過去了,港口企業單純依靠碼頭服務贏取高利潤的日子也很難維持了。”

  也就是説,“不務正業”是時代必然的選擇。

  退也是一種進

  商場上,有時候,退就是一種進。

  表面看,上港集團“不務正業”,但這又何嘗不是在為主業發展打下更紮實的基礎。

  “碼頭岸線功能的調整,説到底是一種資源的優化利用。我們將黃浦江黃金水岸改造成親水碼頭,既是浦江開發的統一部署,也是上海港航運資源的一次整合。”陳戌源説,未來不僅是北外灘碼頭,連寶山張華浜、吳淞等碼頭都將陸續調整功能,或進行商業地産開發,或進行航運功能升級。

  與此同時,上港集團還會進入更多過去不曾涉足的領域。比如,增持上海銀行的股份,從銀行業發展中獲取紅利,並試水金融業務;又比如,與電氣集團合作,成立海外項目開拓公司,與申能集團合作,成立港口能源服務公司等。

  “這些都只有一個最終目的,就是支撐主業發展。”陳戌源説,上港集團已經確立了到2022年的“十三五”發展目標,就是把上海港建設成綠色、智慧、科技、效率四者結合的現代化港口。“後續還將建設全自動化的洋山四期碼頭,擴大外高橋滾裝碼頭規模。現在上海港每百米岸線年通過集裝箱為27萬標準箱,是世界第一,要保持這樣的效率,還要不斷在硬體和軟體上投入。多元經營戰略將為這些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

  當然,上海港不會滿足成為一名區域性碼頭服務商。

  陳戌源坦言,此前投資的比利時澤布呂赫碼頭,經營情況並不盡如人意。雖然從2005年開始謀劃到2010年正式投資,正趕上了人民幣升值的好時機,為上港集團節省了大量成本,但隨後幾年,澤布呂赫的經營收益一直不佳。不過其國際化戰略並未受影響,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投資目標。“上港集團對外投資的研究始終沒有中斷,也有多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投資項目正在洽談中,包括一些歐洲的知名港口。”

  顯然,“不務正業”的努力還將在上海港嘗試下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