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是提升醫療服務水準的根本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8-06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啟示錄

  市區級醫院是我國城市中基層醫療服務的一大主體,也是當前深化醫改的重要環節之一,2015年衛計委已出臺諸多文件針對基層醫院提出改革措施,表明國家希望從政府層面積極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準,以此從根本上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以及“看病不難也不貴”的目標。

  那麼,我國市區級醫院的服務能力到底如何?在強化三級診療體系、承擔不斷增加的患者數量的情況下,是如何對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進行設計的?區級醫院又是如何通過科技創新來改變自身的技術水準的?最近,記者深入調研了一些區級醫院,希望以點及面,從這些基層醫院的辦院思路、創新目標及現有的服務能力中窺見一斑,找到答案。

  以寧波市第六醫院(以下簡稱寧波六院)為例,作為寧波市的一家區級醫院,2014年,醫院門急診量為71.65萬人次,出院病人為3.39萬人次,全年手術量為39824台,其中住院手術30470台,醫院實際開放床位數達930張,平均住院日為9.48天,平均病床週轉次數36.87次。醫院院長章偉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作為一家區級醫院,其定位是“大專科、小綜合”,並通過不斷創新臨床技能來提高服務能力和水準。

  在強化了改革目標和制度建設的基礎上,近些年來寧波六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日門診量和手術量都不斷增加,在與其他各大醫院的競爭中,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技服務而贏得了口碑和信譽。2013年,成為浙江省首批浙東區域骨科專病中心建設單位。章偉文感慨地説:“創新是我們提升醫療服務水準的根本動力。”

   以領軍人物引領醫技創新

  “一家醫院要獲得整體能力的提升必須要有領軍人物,要打造梯隊式發展的創新團隊,這對臨床服務水準提高具有推動作用,就像一位英勇無畏而謀略有佳的將軍率領著一支能打善戰的部隊所起到的作用一樣”,章偉文開門見山説,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飛快,前沿理論日新月異,一個技術全面的領軍人不僅要對自己專業上的某一領域有最深刻的認識和嫺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領團隊不斷創新,攀登學術新高峰

  章偉文,作為學科帶頭人,精通骨外科學基礎與臨床理論,技術創新能力很強,一直領跑著學科發展的前沿。尤其擅長斷指(肢)再植,手及手指再造、修復與重建、臂叢神經損傷的手麻肌萎診治技術,在手功能失用的功能重建和手部先天性畸形的矯形有深厚的造詣。

  從事手外科、顯微外科工作30餘年,章偉文對於創新有自己的理解。他回憶説,1963年,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醫生陳中偉成功開展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成為“世界斷肢(指)再植之父”,為我國顯微外科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贏得了榮譽。1985年,我國著名解剖學院士,第一軍醫大學解剖教研室鐘世鎮教授,率先提出了“皮動脈營養血管”的概念,這是在皮瓣移植領域的重大發現,然而其研究成果沒有及時轉化為臨床應用,反而被日本、美國的學者領先進行了臨床應用,被報道成別人的研究成果。這給了章偉文很大的刺激,“我對此印象深刻,醫療技術創新意味著一定要與臨床應用相結合。從理論創新到實驗室驗證,再轉化為臨床應用,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他説,“醫學研究創新的目標就是要使臨床治療變得更加便捷,更方便應用,效果更高,讓患者的痛苦更少。”

  有感於這一認識,20年前,章偉文所在的區級骨科醫院正好趕上中國處於工業化發展的初級階段,寧波及周邊地區斷指的病例每天都很多。那個時期,當地有一家企業有3000多臺衝壓機24小時運轉,每年有上百名工人手指被軋斷,每天做斷指再接手術的就有好幾臺。作為一名年輕的臨床外科醫生,章偉文得到了大量的實踐機會,至今已經做了相關手術不下萬例。

  章偉文在臨床手術中發現,當時由於末節斷指的血管細、再植難度高、成活率低的特點,在分類時被劃歸“特殊類型”,雖然國內外研究分型很多,但是對臨床診斷指導手術操作性不強。於是,在認真分析了上述多種分型並結合自己上千例的末節再植手術經驗後,他整合了前人提出的理論,重新按照解剖特點提出的分型,使臨床手術時間更短,更簡單、更實用、更易操作。他的《530例末節斷指再植的臨床研究》獲得了2001年中華顯微外科學術年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在多次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上得到了國外專家的好評,他也因此成為這一專業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現在,章偉文領導的手顯微外科已經成為“浙江省重點扶植學科”,他本人成為了寧波市醫療衛生重點學科“手顯微外科學”優秀帶頭人,同時擔任寧波市醫學會顯微外科並手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華東地區手外科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浙江省手外科分會常委、浙江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骨與關節學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手外科雜誌》《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等編委。

  章偉文説,一家醫院要想做到創新發展,贏得好的服務口碑,需要的重點學科和學科帶頭人不僅僅是一個,而是形成學科群的各專業都有高水準的專業技術人才。在寧波第六醫院,現有職工1100人,衛技人員929人,博士10人,碩士76人,正高職稱62人,副高職稱113人,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其中骨科主任徐榮明是專門從歸國優秀人才中引進的學科帶頭人。

  “醫院要培養一批領軍型人才,那些有理想,對事業有追求,不顧一切,願意全身心投入到這一領域,專注于研究和實踐的創新型年輕臨床醫生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章偉文説,“我們需要更多德才兼備的領軍人物來帶動整個醫院的醫技創新和發展。”

  建制度培養創新型臨床應用人才

  2015年4月,德國知名骨科專家Rueger教授來到寧波第六醫院進行臨床醫術交流,他驚訝地發現,骨科的每一位醫生都可以用嫺熟的英語與他對話。在中國東部浙江的一家區級醫院有這樣的英文對話表達能力和水準,讓他很興奮同時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這與國際上其他醫院的技術水準也相差不遠”。

  不用説,這樣的景象即使在北京的三甲醫院也並不多見。“我的團隊梯隊建設思路是,從國外引進的科室主任作為專業領軍人,以他們為核心,將世界最前沿的骨科專業技術帶到臨床應用上,再通過完善的培養制度和傳幫帶文化打造新的年輕骨幹。”章偉文説,比如用外語交流,骨科科室的制度規定,每天從7點半開始先進行半個小時的英語技能表達,每位醫生在早上交接班時必須用英語對話。“開始時,大家還很害羞,結結巴巴,但是,自2006年變成一項制度執行之後,年輕人越説越敢説,越説越愛説,形成了一種習慣,對於培養醫生了解國際先進技術,到國外參加國際會議和培訓,與國外臨床醫生無障礙交流起到了推動作用。”

  對於傳幫帶,作為院長的章偉文也是一馬當先。他説,醫院裏一些年輕的醫生從國內外進修回來,實際上醫療水準已經很高,但是,由於患者對於技術資訊的不了解,對於年輕醫生不熟悉,會選擇更高資質和級別的大夫。在這樣的情況下,章偉文甘當人梯,常常做那些年輕醫生的助手,協助他們完成手術,並把年輕人逐漸地推向醫學服務的前臺,讓更多的患者了解他們的醫術。

  章偉文的思路是,一個學科達到一定規模時,作為學科帶頭人,如何設計團隊每個成員的專業技長、主攻方向,這是實現學科發展的源泉,這樣的團隊才會更具有活力和創新力,才會促使學科技術能力和綜合服務水準逐漸提升。

  在創新和教育制度設計上,寧波六院每一百元業務收入,就會有1元用於科研和教學上。在人才培養方面,醫院非常注重對各級醫師的繼續教育,對於列入省市級人才工程的培養對象,醫院有專項培養經費,對於高職稱人才給予每年3000—4000元,中級職稱人員每年2000元的教育培訓費用,即使是一般的初級職稱醫生每年也有500元參加一次省市級培訓。對於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和醫療骨幹,還有機會被送到國外著名大學或醫療機構進行為期3個月至一年的進修。

  在科技創新上,凡是申請到的省、市級各類課題,醫院都給予一定的激活經費使用,以提升臨床醫生的創新興趣和熱情;對於獲得了省市獎項或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了優質論文的人員,醫院也撥出專款進行獎勵。在這樣的政策鼓勵下,越來越多的醫生願意在臨床中參與創新活動,僅2013—2014年兩年醫院獲得省市級科研立項22項;榮獲省市級科研獎勵5項: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獎二等獎1項、寧波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208篇,其中:SCI收錄16篇、國家I級論文59篇(包括中華級論文37篇)、國家Ⅱ級論文102篇,參編專著5部。

  章偉文解釋説,讓醫生在臨床中積極參加創新技能的實踐,參與各類項目的課題研究,之後用論文、項目獎項和打分等多種方式考核這一創新的實際效果,在獲得了廣泛的認同之後給予獎勵,形成一種正向的迴圈激勵機制,將醫院的人才逐漸培養成臨床應用的多面手,讓他們更好地為醫院的病患提供醫療服務,也就形成了對寧波六院整體發展最大的推力。

  發展目標高遠 視野無疆界

  “寧波六院從街道衛生院發展而來,至今走過了15年的歷程,我們身邊同類的醫院有很多,因此,要獲得自己的發展空間,醫院就要有自己的專長”,章偉文提出了自己作為院長對於醫院長遠發展的願景規劃,在骨科領域做強、做細、做精,在脊椎、關節、手外、創傷、小兒骨科、足踝、骨內科這七大細分的專業領域中,要精耕細作;而一些重點學科要打破區域界限,比如顯微外科要在省裏、全國、甚至國際上都有所建樹,達到“國內知名、省內著名,國際有影響”的境界。

  對於在顯微外科領域要走出國門,章偉文不是紙上談兵,寧波六院已經落到了實處。2014年11月,“第十六屆國際穿支皮瓣學習班”在寧波六院舉行,引起了國內外業內同行的關注,寧波六院也第一次進入國際視野。

  這一國際穿支皮瓣技術學習班每年在全國各地舉行一次,專門介紹穿支皮瓣的臨床應用技術,其中2/3的教師來自世界各國,學員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專科醫生,每一學員學費1200美元,完全是自費的學習培訓。“並不是每一家申請參與主持當年培訓計劃的醫院都能夠獲得批准,組委會對於醫院的考察非常審慎和嚴苛的。”章偉文向記者透露。

  前來考察的是前一屆的主辦者和第十六屆活動的主席,除了申請人提出的醫院具體運作情況介紹,包括醫院專長、團隊組成、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之外,兩位主席還對於醫院進行了實地走訪。

  “我們都沒有想到,他們(考察團)晚上8點半來到急診室了解急診情況,看了半個多小時,病人接連不斷,而且跟隨急診病人去手術室看手術情況,又到病房審核急診病人住院安排,查看當日的病例,還有就是醫院的環境等等”,章偉文對此很感慨,作為一家國內的區級醫院,在國外來看規模雖然不算大型的,但也不算小。一天有這麼多急門診病人,手術室裏一直到晚上手術都接連不斷,令他們驚訝。考察團告訴章偉文,沒有想到這家醫院有這麼強的服務能力,而且,醫生的外語交流嫺熟也成為了一大優勢。僅2013-2014年,寧波六院已成功舉辦國際級學術會議1項、國家級繼教學習班9項、省級繼教學習班2項、市級繼教學習班4項。

  通過這些活動,章偉文體會到,國內和國際醫療服務相比還不夠嚴謹,國外對於每一種疾病的研究非常透徹,而且,醫生的學術和臨床水準較為一致,也因此成就了一家醫院較為均一的醫術診療水準,在這些方面我們還差的很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如今,身為院長的章偉文,一天的時間常常要分配給醫院管理、科研創新設計、門診和手術等不同的業務需要,“儘管擔當了許多管理責任,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門診,昨天我還做了6台手術”,章偉文説。要了解臨床前沿的需求,並在自己所帶科研課題中做好頂層設計,必須讓自己隨時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他説:“現在的學習時間不夠,就通過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來了解和更新理念,了解別人在做些什麼,在我的專業領域中如何結合併加以創新。”

  創新無止境。“我也不是一個全能的人,整個醫院醫療水準的提升要靠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共同的努力,我的工作就是建立並執行好制度,發現人才鼓勵創新,推動寧波六院的各項積極舉措在既定的目標軌道上得以順利實施。”章偉文如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