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風險 疏堵結合續演二重奏
- 發佈時間:2015-08-06 01:00: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高度重視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風險”,這與去年“注意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的表述相比,顯然對金融風控的警惕度進一步上升。
在剛剛過去的股市大震蕩中,我們與危機擦肩而過,這警示我們,風險並非遠在天邊。
實際上,從2011年的民間高利貸崩盤,到近兩年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陸續暴露,再到今年高杠桿資金入市催生資本市場“泡沫”,我們不難看到,在經濟下行期,金融市場環境正在發生預期中的“陣痛”,外部需求不足、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美國QE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等綜合性因素疊加,銀行信貸投放處於瓶頸期,有效融資需求的好項目難尋,而市場上的資金逐利效應在放大,風險隱患浮出水面。
據一些券商機構測算,上半年,銀行理財資金入市一度超過了2萬億元,其中,兩融收益權轉讓佔8000億元左右;結構化配資也有6000到8000億元,其中以傘形信託為主;股票質押的融資資金大約5000億元。6月份以來持續的股市波動直接考驗了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面對系統性風險隱患,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特定階段,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既要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又要樹立危機應對和風險管控意識,及時發現和果斷處理可能發生的各類矛盾和風險。
儘管不良風險整體可控,但其背後形成風險的各種因素值得重視。從銀行業資産品質看,2013年第三季度起,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0.96%升至1.39%,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核銷不良貸款共計709.93億元,其中多家銀行核銷規模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量。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強調,要從四方面落實風險防控責任:對客戶信用風險,完善差別化授信,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貸,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對押品價值波動風險,動態掌握本行的押品構成,對房地産、礦産及其他重要押品資産的市場價格,要加強監測預警研判、壓力測試、押品管理和集中度管理;對流動性風險,要做好監測和壓力測試,確保流動性管理全面涵蓋各類表內外業務;對操作風險,要保持案防高壓態勢;對社會金融風險,前移風險防控關口,嚴防社會金融風險輸入,警惕業內外風險傳染放大。
我們認為,推動銀行壞賬進一步自主核銷,借助資産證券化、資産流轉等手段分散風險、盤活銀行體系記憶體量資金,這樣的“兩手抓”措施仍將貫穿今年全年,並在下半年進一步加大力度。
可以看到,省級“壞賬銀行”從2014年初首批試點的5家目前已擴至15家,覆蓋了15個省市。與此同時,國務院決定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如今,央行、銀監會對資産證券化備案制均已落地,接下來,優質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跨市場交易渠道進一步放開值得期許。此外,地方債置換、政府擔保基金介入為薄弱産業貸款提供增信等,這些也正在形成融資市場上的風險共擔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對金融領域的滲透作用日益顯現,系統性金融風險需要“疏堵結合”,也需要監管協調,在給金融創新預留空間的同時,嚴守金融機構之間交易的“防火牆”。
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下,國內的金融市場需要探索出一條風險防控與引導資金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