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莫讓報刊亭變成早點攤

  • 發佈時間:2015-08-05 06:21: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些日子沒回老家天津,最近回去,總覺得這座城市有哪變得不一樣。細細琢磨後發現,原來可以買份報刊讀上半天的報刊亭悄然變成了早點攤,濃濃的紙墨香也被滿鼻的煎餅香代替。或許,這正是報刊業不斷萎縮的印證。或許,這與數字出版連續保持高速增長不無關係。

  不管你是否願意,數字出版在全球範圍內取得實質性突破的事實就這樣發生了。在這個過程中,對技術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內容得到了更豐富的呈現,讀者的閱讀感受也更加立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有技術背景的公司,如中國的百度、新浪,美國的谷歌、亞馬遜,能夠在數字出版領域佔得先機的要因之一。

  即使代表了出版的發展方向,即使有了方便閱讀的創新,對於我國的數字出版,我們也必須客觀理性地看待,絕不能“捧殺”。

  從産業結構上看,我國數字出版産業泛娛樂化傾向明顯,産業鏈條結構不合理,各環節發展不平衡,重平臺、重技術、輕內容的現象依然存在。此外,內部從業人員對數字出版缺乏足夠認識,沒有形成完整、統一的數字化流程。産業標準不統一,一個地區一個標準,一個單位一個制式,談不上互聯互通。上述種種,禁錮著數字出版産業的發展。

  我們當前要思考的,是如何衝破禁錮、在有了數量之後讓品質快速跟上。

  首先,加快融合發展,推行“內容為王”,進一步做大做強。融合發展並不是個新話題,只是在當前的大背景下,亟需打破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式,挖掘新動力。具體來説,就是摒棄“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靠攏就是融合”的觀念,轉向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的並行並重、此長彼長。尤其是要想實現數字出版下的“內容為王”,現階段更需將傳統出版的專業采編優勢、內容資源優勢延伸到數字出版,依託先進技術和渠道,借力推動出版業融合發展,建立健全一個內容多種創意、一個創意多次開發、一次開發多種産品、一種産品多個形態、一次銷售多條渠道、一次産出多次增值的生産經營運作方式。

  其次,要做大做強,才能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世界舞臺彰顯中國魅力。如今,隨著我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分量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中文電子書的需求日益旺盛,他們希望借此了解中國的經濟脈動和文化傳承。這為我國數字出版走出去搭建起了平臺。但是,我們的出版業如果要走出去,不能僅僅依靠中國傳統文化如京劇、國畫等,必須分析進入國外市場之後的優勢,明確自身定位,找準差距,塑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品牌。

  第三,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更要解決好版權問題,這是數字出版走向成熟的關鍵。出版數字化以後,閱讀方便了,盜版也變得容易了。缺乏版權保護的數字出版,如同建在沙灘上的高樓,一時的炫目換不來長久的穩固。尤其是到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更需要依靠版權保護髮揮作用。為此,應該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成立專門機構,對數字版權産業鏈進行整合和管理,使數字版權從“事後糾紛處理”轉向“事前利益分配”。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適合網際網路特徵的開放共用的授權機制,加強版權國際對話與合作,用創新思維解決數字網路環境下的版權保護問題。

  數字出版産業只有正視火熱背後的隱憂,對症下藥,才不會在下一個類似“報刊亭變成早點攤”的事件面前唏噓感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