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字出版時代來臨 內容出版或成未來營利點

  • 發佈時間:2015-02-09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熊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當出版遇上數字化:

  金時代?銀時代?

  數字化時代“駕到”,讀者與書之間的聯繫有了多種可能性。2014年,包含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實現了10%左右的增長率。網上書店銷售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實體書店也一改前兩年的頹勢,令人眼前一亮。當圖書出版遇上數字化,這到底是一個壞時代,還是好時代?

  數字出版,未來我行

  內容版權或許會成為未來的營利點

  噹噹網發佈的《2014噹噹中國圖書消費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人民在噹噹圖書消費量高達3.3億冊,同比增長約27%。其中,移動端購書比例顯著上升,從年初的10%攀升至12月的30%。同樣大躍進的是電子書,2014年噹噹電子書下載冊數(含雲書架)接近6000萬冊,佔圖書銷量的20%,高於上年的10%,月活躍用戶增長400%。

  智慧手機普及化程度提高、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閱讀行為迅速向手機端靠攏。在北京廣告公司工作的劉琳不久前將自己的kindle升級為新一代産品。對她來説,由於經常旅行和出差,電子書攜帶方便。只有特別喜歡想要收藏,或者對畫面和質感有要求的書,她才會購買紙質書。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孫利軍分析認為,歐美國家的數字出版業態主要指電子書,而我國數字出版的範圍非常廣,電子書只佔其中很小的一個比重。2013年以後,歐美市場電子書出現理性回歸,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大大下降,低於10%。而我國一些讀者的“革命意識”非常強,對電子書這一新事物有明顯偏好,從而遠離傳統紙質書。

  噹噹網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噹噹數字出版的發展路徑將從“紙書+電子書”的售賣模式向網際網路免費模式過渡,從自營為主到走向開放平臺,從圖書銷售向內容版權進軍。噹噹計劃在3年內佔領正版出版物電子書市場60%的份額,日活躍目標達到1500萬,用戶日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此前,京東已宣佈正式涉足自出版領域,依託大數據,針對消費群體定制出版。

  出版發行機構對數字出版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也在增強。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張作珍告訴記者,目前三聯書店實行電子書和紙質書同步出版,過去的部分紙質出版物也將逐漸整理出電子版,提供免費閱讀。

  孫利軍認為,目前我國仍然以傳統出版業態為主,數字出版業態為輔,未來二者的主輔地位將會對調。在數字出版時代,版權問題最為關鍵。過去許多圖書的電子版版權握在作者手中,而出版社掌握的一些數字版權也不願意授權出來。

  另一方面,數字出版物的渠道商與內容提供商的利潤分成矛盾也很突出。孫利軍介紹説,日本的電信運營商與內容提供商一般是二八分成,出版社和作者的積極性都很高,而我國則是電信運營商拿大頭,導致優質的內容供應難以持續。

  劉琳告訴記者,現在看的很多電子書其實是盜版,格式混亂,錯誤多多。“如果正版書資源足夠,我很樂意花錢買正版。”噹噹網有關負責人認為,未來內容版權會成為噹噹的營利點。噹噹的數字閱讀業務將形成以版權為核心的生態鏈閉環:以內容創作和版權包裝為源頭,以創新的展現與運營實現用戶的消費、互動與成長,最後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社交互動來指引更優秀的內容創作。

  實體書店,與網共舞

  通過網路,就連我的新疆老家,都有很多人知道我們這家小小的書店,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圖書電商與數字出版高歌猛進,實體書店命運幾何?

  《2014中國出版物發行業年度發展報告》指出,儘管實體書店數量有所減少,一些書店退出了市場,但一批知名書店連鎖經營增加,實力得到進一步壯大。據有關監控數據分析,2014年全國實體書店零售同比增長3.26%,而一線城市大型書城的零售增幅則超過了8%。

  實體書店“向暖”,既有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落地的原因,更是它們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主動觸網轉型,立足特色完善服務的結果。

  張作珍告訴記者,2014年三聯韜奮書店實現銷售額2100萬元,同比增長800多萬元,增長近七成。去年4月書店實行“24小時營業”後的三個月內,進店人數和每人平均消費都顯著增加。目前,三聯韜奮書店晚9點至早9點的夜間營業額每天平均為1.5萬元,最高時達到5萬元。24小時營業額最高達到16萬元,是過去的3到4倍。“應該説,我們在轉型創新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今年我們還將再開兩家新店,一家在北京,一家在外地。”張作珍説。

  “我們碰上了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談到網際網路對實體書店的影響,蘇州獨立書店“慢書房”合夥人之一劉穎,態度樂觀。“就連我的新疆老家,都有很多人知道我們這家小小的書店,這真的很奇妙!我們還通過網路,聯繫到了幾十位作家免費來做講座。這在非網路的時代,簡直難以想像!”劉穎説,慢書房有60%-70%的讀者是從網路導流而來。不少讀者建議慢書房開網店,還有一些不能來店的讀者要求成為網路會員。

  通過網際網路延伸服務,擴大消費群體,成為許多實體書店的自覺選擇。三聯韜奮書店的網店由書店員工兼職維護,去年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

  張作珍説,三聯韜奮書店的多元化經營,仍然以堅持自身特色為前提。網店與書店實行差異化經營,網店以自選書及網路暢銷書為主,門店則以人文社科為主,兼顧部分少兒書。書店以毛邊書、作家簽名書等稀有特色品種作為突破口,來帶動其他圖書品種的銷售。店裏還引進了部分風格契合的文化創意産品以及高端CD等,但是佔比很小。

  劉琳告訴記者,她每年的圖書消費超過千元,幾乎每次境外旅行時都會到書店買書或周邊産品,相比之下,國內大多數書店在環境品位、閱讀體驗上還有待提升。

  “體驗經濟”或許可以成為實體書店的制勝之方。2014年慢書房被評為十大“江蘇最美書店”之一。劉穎説,我們為讀者提供可以坐下來的,有人情味的閱讀空間。店裏提供健康茶飲,並有紙筆輔助閱讀,工作人員儘管薪酬不高,卻都是愛書懂書之人。慢書房還提供代寄書服務,邀請讀者一起參與製作原創書籤。“手抄書”和“讀者筆記”等活動的人氣也非常高。而作者見面會、店外讀書會、相書會、“慢師傅説書”等大量多形態的讀書會和閱讀沙龍,則大大增強了讀者黏性。“我可以很驕傲地説,我們從2012年開業以來,一直活得很好。”

  “一老一小”,我是亮點

  少兒圖書市場與老年圖書市場,成為網際網路衝擊下圖書市場的新亮點

  1月25日,記者在北京圖書大廈看到,四層的少兒專區場景火熱,許多家長和孩子坐在地上捧書而讀。家長季先生告訴記者,“我喜歡看電子書,但是給孩子買書,肯定會買紙質書。”

  數字驗證印象。噹噹網的數據顯示,在噹噹的100多個圖書類別中,2014年銷量最大的前三類書分別是童書、中小學教輔和小説。其中童書增幅很明顯,達到40%。

  “不謀而合!”孫利軍認為,少兒圖書市場之所以越做越大,一方面因為家長更加重視兒童教育,不想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産品。另一方面,對傳統出版人而言,少兒圖書不僅能夠帶來短期利益,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要想與電腦、手機等新媒體抗爭,關鍵在於爭奪未來的讀者,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

  北師大出版社大眾與少兒讀物分社副社長胡苗告訴記者,“我們發現,中國家長對繪本的需求特別旺盛。原創繪本也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可。”北師大出版社去年攜手原創繪本名家,開展了原創繪本的巡迴講座。從大城市到小縣城,講座做了上百場,還有家長追著講座跑。現場簽售率達到了40%,按冊數來算幾乎人手一本。而在幾年前,這一數字只有10%—20%。“原創繪本的春天,來了!”

  在孫利軍看來,少兒圖書市場與老年圖書市場,成為網際網路衝擊下圖書市場的新亮點。

  孫利軍説,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圖書市場正在啟動之中。現在城市裏絕大多數老人衣食無缺,精神養老受到重視。從閱讀習慣來看,老年人更喜歡讀書看報,而不是讀電子書。在閱讀偏好上,傳記類、泛文化類、養生保健類及日常生活類圖書,受到關注。北京開卷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的監測也顯示,2014年增長表現最好的圖書類別,正是傳記類和少兒類。

  我國目前唯一一家主打“老年牌”的出版社——華齡出版社總編蘇輝告訴記者,由於老年人的閱讀偏好一般是在既有閱讀習慣上有所拓展。老年圖書的劃分,並不如少兒圖書那樣清晰。老年人對於圖書的需求有幾個特點:字號要大、圖文並茂、定價不要太高、指導性實用性要強一些。華齡出版社近兩年推出的《中國老年人健康指南》、《中國老年人防詐騙指南》等書,都很受老年讀者歡迎。

  更多出版社重視起老年圖書市場。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辦舉辦了首屆向全國老年人推薦優秀出版物的活動,得到眾多出版社的積極響應,報名的圖書多達1300多種,最終從中挑選了90種紙質出版物及10種電子出版物。蘇輝坦言,出版社熱情如此之高,也從側面反映了老年圖書市場在渠道上依然處於劣勢。如何讓優秀的出版物順利到達老年人手中,這是一個問題。“老年圖書市場應該有很大潛力可挖,但是具體怎麼做,我們也還在摸索之中。”

  孫利軍認為,要解除讀者“無書可讀”和出版社“無人讀書”的困境,需要補齊我國出版産業鏈中缺失的幾個環節,如出版市場調查、出版經紀人、讀書俱樂部以及出版評論,打通讀者與出版社之間的溝通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