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黎村苗寨“小鵝”來

  • 發佈時間:2015-07-28 04:31:1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蘭生操戈施維張偉賓

  有這樣一群能吃苦、有情懷的年輕大學畢業生,他們騎著自行車或摩托車穿行在海南寶島的山間水畔、村屯巷陌,在五指山下、在萬泉河邊,他們不辭艱辛、不懼風雨,用青春和汗水為農民送上小額信貸。

  有這樣一批敢創新、有活力的鄉村追夢青年,他們紮根農村,立足實踐,給農民放款,教農民技術,幫農民經營,促農民增收,保農民還款。選擇無悔,堅定付出,勇敢前行,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與老鄉們的致富夢想緊緊綁在一起。

  有這樣一支懂農業、懂金融、愛鄉村的專業隊伍,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文化、對技術和市場的了解、對老鄉們的拳拳情意把農業與金融聯繫在一起,把農民與市場聯結在一起,把城市和鄉村聯繫在一起,讓農村發展充滿希望和動力。

  他們的名字叫做海南小額信貸童子軍,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小鵝”。

  自2008年海南農信社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大幕開啟初時,這支小額信貸員隊伍便隨之相伴相生。7年多來,他們從初始的5人發展到596人,成為一支全國絕無僅有的專業農村小額信貸員隊伍;7年多來,他們累計發放貸款183.4億元,惠及67.65萬農戶,佔海南119.3萬農戶總數的56.7%,採集農戶資訊佔海南農戶總數的95.3%;7年多來,這支剛入隊平均年齡不足23歲的年輕隊伍,不僅支撐起了400多萬海南農民的致富夢想,也讓農村金融這道令多少銀行家望而生畏的世界性難題,找到了希望、方向和出路。

  “小鵝”們服務鄉村發展的實踐,既是一個個年輕大學生願意下農村,下得去農村,能幫得上農民的情懷在閃光,更離不開海南農信社農村金融的模式創新和制度力量。當個人的夢想與價值追求融入到社會發展的制度創新潮流中,就能帶動更多更美好的夢想走進現實。

  穿皮鞋的人是下不了農田的,西裝革履的人是搞不了農村金融的

  ——農村金融要發展,必須要打造一支農村小額信貸的專業隊伍。這支有情懷、能吃苦、能帶領農民致富的“小鵝”隊伍,是海南農信社最寶貴的財富

  海南寶島,在很多人看來,天涯海角浪漫,椰風海韻如畫。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瓊中山區,在五指山下,海南省仍然有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仍有50多萬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山區層巒疊嶂、交通不便,加之熱帶氣候多風暴侵襲,海南熱作農業既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資源優勢,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脆弱性挑戰。一場颱風,可能就會讓一季收成打了水漂;一次市場擾動,就可能讓一棚棚瓜菜滯銷田間。很多農戶發展農業,不得不一次次從頭再來。解決農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在海南島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創新方式為農村提供更多更可得的金融服務,不僅是政府部門發展和保障民生的政治擔當,也不僅是銀行企業家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追求,而是眾多從海南走出來的年輕大學生的理想抱負。

  2007年,海南農信社開始改革,甩掉“歷史包袱”,時任海南省省長、現任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為海南農信社的改革指明瞭方向:“一定要把農信社辦好,為農民增收多做實事。”在這個方向的指引下,海南農信社與格萊珉銀行聯合,孟加拉鄉村銀行的國際小額信貸經驗與海南省農信社的改革,在瓊州大地的熱土上碰撞。

  這是一項全新的事業,迫切需要新鮮的力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改革部署,農信社決定組建新的團隊,從應屆大學畢業生中招聘選拔,專門負責農村小額信貸改革,因為“他們有理想、有活力、有抱負,有勇於創新的精神”。

  頭部跌破受傷依然忙個通宵,懷孕三個月還冒雨下鄉,生産前一天還開車下鄉,許志芳,這位北京交通大學畢業的女研究生,在加入“小鵝”這支隊伍後,完全是一個“拼命三郎”的形象,就像她説的那樣,幹“小鵝”,就準備好了吃苦,而她,不怕吃苦。

  在電視臺年年都拿新聞獎的陳南威,心底卻一直有一個助農致富的夢想:“雖然父母和親朋好友並不理解,但我覺得,我的夢想並不渺小,能和我的同事們一起為瓊島600萬農民朋友服務,我覺得更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因而,她在2009年辭去電視臺的工作,毅然加入“小鵝”隊伍。

  總是笑嘻嘻的鄭詩程,在瓊中小額信貸總部算不上名人,卻擁有眾多的大媽粉絲。一進村子,他就和大媽、大嬸們熱情地拉起家常,給她們講最新的新聞、網路上的故事、電視上的農村致富經,有時還挽起袖子幫她們干家務活。不知不覺中,不但農民認識、接受了小額信貸,農戶的生産情況也被摸得清清楚楚。

  因為有理想有抱負,所以下得去農村,願意去農村跑,銀行家的腿才能真正邁入農田;因為有活力有文化,才會讓金融服務更好地帶動致富實踐;因為是專門的隊伍,所以才能用較低的成本架起金融供需雙方的有效橋梁。正如海南農信社理事長吳偉雄常説的:“穿皮鞋的人是下不了農田的,西裝革履的人是搞不了農村金融的。”

  在首期小額信貸技術員培訓班上,吳偉雄送給他們每人一本《窮人的銀行家》。吳偉雄希望這些大學生能夠從中找到精神食糧和戰勝困難的方法,更希望他們改變傳統信貸員只管放貸和收錢的簡單工作方法,真正做到“給農民貸款、教農民技術、幫農民經營、助農民增收、保農民還款”,成為優秀的“農民的銀行家”。從此,這些“小鵝”信貸員開始在制度的支援下,在夢想的引領下,活躍在瓊州大地的山水之間。

  “目前很多已經成熟的‘小鵝’信貸員,將陸陸續續走上管理層,從最初的5名大學生發展到近600人,7年多的實踐表明,這支隊伍對農民真心付出感情,真能吃苦,作風過硬。我們計劃下一步引進新鮮血液,壯大小額信貸員的隊伍。我們堅信,有了這樣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海南農信社的發展前途無限。”曾經擔任小額信貸總負責人的海南省農信社副主任陳奎明説。

  年輕人不負農村,農村也不負年輕人,他們播種,他們收穫,單筆看來算小額的貸款,一旦進入良性迴圈,就集小流為江海,創造出巨大的財富,帶動農民致富,也把農信社推到了潮頭,成為服務地方經濟和三農發展的主力軍。在今年5月舉辦的農村金融與小額信貸論壇上,國內小額信貸領域知名專家紛紛表示,這支有情懷、能吃苦、能帶領農民致富的“小鵝”信貸員的專業隊伍是海南農信社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發展農村金融最可寶貴的經驗。

  就是要把搞農業的那一套拿來搞金融,不僅要懂金融,更要懂農業、農民、農村

  ——做農村金融,做到最後拼的就是對農業的了解,不懂農業、不懂農村的人,是搞不了農村金融的。他們相信,農民是講誠信的,如果再加上科技、市場、保險、農民組織化的支援,農村金融可良性發展

  “小鵝”信貸員隊伍能異軍突起,並迅速成為海南農村金融的主力軍,靠的不僅是“小鵝”們的夢想和奉獻精神,更是專業的團隊建設和對海南農業農村情況的深入了解。(下轉第二版)

  設計並實施推廣一個金融産品,是一個複雜而又嚴密的系統工程。如何做好?吳偉雄説:“關鍵是以專業的精神做專業的事。”除了組建小額信貸專業隊伍,還設置專門機構,成立小額信貸管理處和小額信貸總部;開發了專門的系統,在全省布放萬餘臺POS機,讓農民貸款不出鎮,還款不出村,實現金融服務均等化。此外,還制定專項流程、開發專用産品、實行專項貼息、聘請專家團隊、設立專項基金等。

  為了讓“小鵝”順利運作,海南農信社還建立了“五交”機制:把貸款“審批權”交給農民,把貸款利率“定價權”交給農民,把工資“發放權”交給信貸員,把貸款風險“防控權”交給信貸員,把貸款“管理權”交給電腦。

  “給需要的農民放款,就能讓他們逐漸培育起發家致富的産業。”陵水縣英州鎮的“小鵝”信貸員王惠玲連續多年支援五合村的農民楊亞院種芒果,從5000元到1萬元,再到2萬元,貸款額度的一次次增加也反襯出楊亞院越來越壯大的芒果産業。如今,楊亞院家蓋起了平頂房,小日子蒸蒸日上。

  “在經過3天的培訓後,只要他所在的聯保小組同意就能馬上獲得貸款。”王惠玲説,這對農民來説是非常方便的,更關鍵的是,只要農民能按時還款,還能夠享受到5.85的優惠年息,表現好的貸戶還能得到相應的誠信獎勵金,這實際上是把貸款利率的定價權交給了農民,激勵農民能夠按時還款。

  有制度的約束,有精神的感召,更有經濟上的激勵,權責明晰、賞罰分明、激勵有效、約束到位的機制就能推動小額信貸越做越大,更關鍵的是,能夠有效消除借貸雙方的資訊不對稱,降低經營費率,讓小額信貸更可持續地發展。

  正是依靠這一套運作方法,海南農信社的小額信貸業務,從瓊中試點、到屯昌試點、再擴大到全島,在“小鵝”信貸員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海南農戶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務。

  有人曾笑言海南省農信社“把搞農業那一套拿來搞金融了”,但是,這也許正是小額信貸能夠生根發芽的精髓所在。在吳偉雄看來,做農村金融,做到最後拼的就是對農業的了解。不懂農業、不懂農村的人,是搞不了農村金融的。

  海南是我國冬季瓜果蔬菜的重要産地,也廣受颱風等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當發生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時,農民尤其需要及時的貸款。這個時候,小額信貸就能及時跟上。”吳偉雄説。

  如果按照現代金融體系中,“銀行人”頭腦裏的固定“規律”,如審貸分離、貸不貸由銀行決定,小額信貸高成本高風險,幫富不幫窮,那麼小額信貸就會與商業金融一樣無法在農村生根。

  保亭縣的“小鵝”信貸員邢雪情在橡膠價格正處於低谷時貸款給西坡村的王海,幫助王海擴大生産度過難關;2010年颱風給瓊海市雅寨村多家瓜菜種植戶造成巨大傷害,“小鵝”信貸員黃儒坦及時了解災情,主動發放貸款,有效支援了該村多家農戶恢復生産。

  “遭遇天災人禍,誰看了都會同情。”談起2009年的一次貸款,小夥子陳慶崖話語裏仍滿是動情。一個70多歲的老人家,要貸款給得癌症去世的兒子辦後事。“我是農村出來的,我能體會到那種無奈,白髮人送黑髮人本來就是一種悲哀,看著老人家滿頭銀發來辦貸款,我實在不忍心拒絕。”貸給老人錢後,陳慶崖多次給老人墊付利息,而老人70多歲了還去做泥工,慢慢把錢還上了。救急還救窮,當“小鵝”信貸員與他們的客戶——農民之間已經不僅僅是客戶的關係,而是有了一種信任乃至親情的時候,就能滋潤原本乾涸的社會關係土壤,生發出更多美麗善良的故事。

  “小鵝”信貸員們相信,農民是講誠信的,如果再加上科技、市場、保險、農民組織化的支援,農村金融可良性發展。不僅如此,他們更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農村金融也可以這樣搞。就是在一次次放款中,一次次收款中,“小鵝”信貸員的工作和汗水與農民質樸的笑容聯繫起來,他們的夢想和農民的致富夢緊緊相連。

  每一個“小鵝”信貸員,都有講不完的增收故事

  ——在“小鵝”信貸員的孜孜奉獻中,改變和昇華的,不僅僅是農民和農村,還包括“小鵝”信貸員他們自己。很多農民評價他們:不是大學生村官,勝似大學生村官

  “讓鄉村的童年,擁有無憂的笑臉,我們是小額信貸童子軍”,背上挎包和水壺,在鄉間的小路上踏歌而行,不管是在海口、萬寧,還是東方,“‘小鵝’信貸員之歌”唱出了這支隊伍的追求和奉獻,對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正發生著深刻的影響。

  5月24日中午,陵水縣五合村,一幢剛封頂的三層小樓前前後後四挂鞭炮齊鳴,引來眾多村民前來道喜。戶主符文福正是海南農信社小額信貸優質客戶。

  不到40歲的符文福種了1000多棵芒果樹,每到芒果成熟的時候都要請大量的人過來幫忙,缺少資金週轉的他,從農信社“小鵝”信貸員那裏多次貸款。“現在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了,請人越來越貴,是小額信貸及時解決了我資金週轉的難題。”符文福説,去年他從農信社借款2萬元,由於去年芒果行情比較好,純收入在20萬元左右,“所以把房子修一修,這也要謝謝信貸員們。”符文福憨厚地笑著説。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又是最有説服力。據吳偉雄介紹,2014年海南農信社的小額信貸幫助農民增收的貢獻作用在21%以上。

  “如果不是阿華找到了養殖大戶幫我解決病害問題,估計蝦塘裏的蝦早就保不住了。”今年50歲的董生彥,對2011年7月的那場蝦病害記憶猶新。那天,董生彥像往日一樣到蝦塘查看蝦的生長情況,沒想到看到幾十隻蝦浮在水面上。因為此前蝦塘也出現過類似情況,且隨後蝦塘內的蝦就全死了,董生彥當即緊張起來,“當時,那批蝦才養了1個多月,如果不及時制止病害的傳播,虧本是鐵板釘釘的事。”

  董生彥試著找到了給他發放貸款的小額信貸技術員劉志華,希望他能夠提供幫助。劉志華得知此事後,迅速聯繫了當地養蝦技術較好的養殖戶謝新慶,和他一起到現場查看情況,確定蝦病害的具體情況和解決方案後,立刻去配藥。由於治理及時,董生彥那4畝蝦塘的蝦才得以保住。

  有了海南農信社對農村真金白銀的投入,輸血給農業,有這些“小鵝”信貸員們真正走進農村,感受農民,幫助農戶,扶持農業,就能為農民發展生産提供巨大動力,增收也就成為瓊島大地100多萬戶農民無限的可能。

  陳澤義,貸款1萬元種植青椒,如今已經成為該村瓜菜種植大戶和致富能手;

  顏金,多次從“小鵝”信貸員那裏貸款種植鳳梨,種植規模從原來的10畝擴大到30多畝,並且成為周邊種植鳳梨農戶的經紀人,幫助農民把鳳梨賣個更好的價格;

  馬業周,從2009年開始用小額信貸借款種植荔枝、養豬,現在豬存欄300多頭,荔枝也有規模了,去年一年純收入至少10多萬元。

  ……

  幾乎每一個“小鵝”信貸員,都有講不完的增收故事。幫助農民增收,是小額信貸最直觀的效果,然而小額信貸對三農的影響,卻不僅僅是增收那麼簡單。

  5月底一天傍晚,邢雪情又一次來到保城鎮石硐村,在這個村子,有幾戶貸款戶因為養雞失敗而還不上貸款。三間矮房,燈光昏暗,被褥直接鋪在地上,零零散散幾件破傢具。一直沒還上錢的鄭大姐正在田裏做活。

  “小女兒戶口登記有問題,我們去縣城幫你跑著問問;老公公身體殘疾沒有補貼,我們也去縣民政部門和殘聯反映下情況……”

  “大姐,您家裏有什麼困難,咱們一塊分析解決,可千萬不能影響自己的信譽啊!”

  “大哥在外面打工,您一定勸他找個正經活幹,把掙的錢儘量省下來。”

  “還不還錢是另一回事,但一個家庭的信譽和信用也不能丟啊!”

  在“小鵝”信貸員細緻入微而又設身處地的對話過程中,鄭大姐放下冷漠躲避的姿態,把手伸進褲兜,掏出了僅有的皺皺巴巴的5元錢。

  5元錢,跟鄭大姐家貸款的本金和利息相比微不足道,然而卻意味著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對自尊、信譽和信用的意識折射,而這種意識的萌發,源於“小鵝”信貸員跟她設身處地地分析問題,態度誠懇地解決問題。

  黎仕剛,貸款2萬元種植檳榔和橡膠,成功經營一家農資店。儘管收入已經非常可觀,但是一直習慣把錢藏在家裏米缸中。如今,在“小鵝”信貸員紀新峰的幫助下,不僅在家中安裝了一台POS機,可以轉賬給廠家,而且學會了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給在外上學兒子的生活費通過手機就輕鬆匯過去了。

  理財觀念的改變,讓這些世代在農村生活的老農民也融入到現代金融體系中。

  除了對農戶個人的影響,“小鵝”信貸員對農村的影響還體現在村級財務能力建設上。

  海南省委組織部把選派大學生村官與培養小額信貸技術員隊伍有機結合,今年共選派128名優秀小額信貸技術員挂任農村“兩委”副職,選派16名優秀小額信貸技術員挂任鄉(鎮)副鄉(鎮)長,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

  王惠玲就是這批挂職村官中的一員,在紅星村委會挂職副主任的她,不僅為村民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和培訓,而且協助村委會把財務報表做得更加規範。

  他們與農民群眾一起勞動,宣傳黨的政策,傳授農業科技知識,教不識字的婦女寫自己的名字。颱風來了,他們第一時間跑去幫農民抽水抗災;農民碰上假化肥、假種子,他們幫著聯繫有關部門定損索賠;農民種植有難題了,他們趕緊請來鎮裏的農技員予以指導。

  目前,海南農信社小額信貸技術員達到596人。在海南農村,幾乎所有的農戶把小額信貸技術員看成黨和政府的好幹部,給予充分的信任。在黨與農民群眾之間,信貸技術員們較好地發揮了上下溝通、聯繫紐帶的作用,很多農民這樣評價他們:不是大學生村官,勝似大學生村官。

  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很欣賞農信社這支大學生小額信貸技術員隊伍,他説,農信社的幹部應當優先從小額信貸技術員隊伍中培養;各級政府招錄公務員應當優先從小額信貸技術員隊伍中選拔;大學生小額信貸技術員隊伍應當成為培養黨的優秀基層幹部的搖籃。

  “小鵝”信貸員能真正紮根農村,不僅是因為他們出生農村,對農村、對農民有著真摯的感情,更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只要堅持努力付出,在這片廣袤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一定會誕生出不一樣的未來。在“小鵝”信貸員的孜孜奉獻中,海南農村正在進行著一場潤物無聲卻又生動深刻的社會實踐。在這場社會實踐中,改變和昇華的,不僅僅是農民和農村,還包括“小鵝”信貸員他們自己。

  與農民打交道,不在於學問有多高,能力有多強,而在於對他們付出的感情有多真

  ——“小鵝”小寫的夢想,寫進海南農業農村發展的大變化中,不僅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價值追求的全新坐標,也成為海南農村發展亮麗而又雋永的青春色彩

  要破解農村金融的難題,需要一支能夠真正紮根農村,善於與農民打交道,真正幫得上農民的隊伍。“小鵝”信貸員這些年輕的大學生,大多出身農村,他們在經過高等教育之後,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懂市場,完全可以在城市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然而,他們選擇了農村。

  “走千山萬水、訪千家萬戶、道千言萬語、理千頭萬緒、吃千辛萬苦”,5個“千萬”道出了“小鵝”信貸員隊伍從事農村金融的艱辛付出。

  成績的背後,是汗水,是奉獻。放貸工作辛苦瑣碎,但他們風裏來雨裏去,不辭辛勞不知疲倦,真心實意為農民服務。他們跑遍了阡陌村落,跑進了農民的心坎。

  從三亞到保亭新政鎮,再到更偏遠的東方市三家鎮,紀新丹走的路是越來越遠,走的地方是越來越窮,然而正是在這最貧困的基層,才是展示其青春和夢想的大好舞臺。

  正如紀新丹所説,與農民打交道不在於學問有多高,能力有多強,而在於對他們付出的感情有多真。紀新丹來自農村,對農民有真感情,她才能紮根于農村,並實現自我價值。紀新丹的成長經歷並不是個案,她和眾多“小鵝”們一樣,也有過考驗,徬徨,煩惱,重要的是他們堅持過來了,並證明了他們堅持的可貴。

  “如果以後能正常走路,我還要下鄉給農民貸款。”在一次下鄉途中遭遇車禍,導致“小鵝”信貸員符秀蓮左腿粉碎性骨折,因為嚴重感染險些失去雙腿。當時,出差在北京的吳偉雄,要求聯社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住符秀蓮的腿。後來,符秀蓮被送往北京301醫院接受治療,農信社先是拿出30萬元預付給醫院,還號召社會各界為符秀蓮捐款。共青團海南省委派人專程到北京301醫院看望符秀蓮,並代表團省委授予她優秀共青團員稱號,號召全省廣大團員向她學習。

  得知符秀蓮送貸受傷後,她的一位客戶阿香嫂著急著去看她。阿香嫂的丈夫因癌症去世,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家庭經濟非常困難,符秀蓮認準了阿香嫂幹活勤快,會養豬,堅定地給阿香嫂放貸。而阿香嫂也一分不落地把錢還上了。

  在符秀蓮和阿香嫂之間,已經不是簡單的客戶關係,從“小鵝”內心昇華出的為農情懷和強農夢想,落實到具體的一次次貸款中,已經足以讓很多人把“小鵝”們當成他們身邊的親人。

  ——所以“小鵝”們在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即便面臨懷疑甚至不友好的態度,他們依然能堅持給老鄉們介紹小額信貸的貸款和還款方式,讓小額信貸的觀念深入到老鄉心中;

  ——所以“小鵝”們在傷口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時候接著下鄉為老鄉們放貸,在懷孕生産前幾天,還開車到鄉下為老鄉們發放貸款;

  ——所以“小鵝”們可以在個別借款戶因為遭遇突發自然災害或事故根本還不起款的時候,用自己的錢先給借款戶還上利息;

  ……

  許志芳、陳慶崖、張慶娃、紀新峰、曾雪、陳南威……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他們是鄉親們的“小鵝”。

  “小鵝”們用情懷和夢想譜寫了自己的青春,把青春紮根在瓊島大地,鍛造出青春的韌性。“小鵝”小寫的夢想,寫進海南農業農村發展的大變化中,在他們身上,不僅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價值追求的全新坐標,也成為海南農村發展亮麗而又雋永的青春色彩。

  農村金融的實踐與發展,需要這樣的群體;農業農村的繁榮與發展,需要這樣的群體;整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需要這樣的群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