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潿洲島,珊瑚又多起來了

  • 發佈時間:2015-07-27 06:21:2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廣袤的藍色國土上,散落著大大小小數千個海島。它們坐擁大自然饋贈的碧海藍天,成為人們心心嚮往的世外桃源。然而,近年來隨著海島旅遊熱潮的掀起,海島生態環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脅。

  開發與保護到底該如何統籌?我國海島生態保護還面臨哪些待解的難題?日前,《經濟日報》記者跟隨國家海洋局組織的“2015海疆萬里行”採訪活動,來到廣西北部灣最大的海島潿洲島,試圖從這裡找到一些答案。

  清垃圾 治污水

  還海島一份潔凈

  從北海國際客運港乘船,大約半個小時後,潿洲島的輪廓漸漸清晰:四週煙波浩渺,面積為25平方公里的潿洲島猶如一枚翡翠漂浮于湛藍的大海中。

  踏上這座國內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撞入眼簾的是成片的香蕉林,以及頗具地方特色的珊瑚石民宅。不過,更引人注意的是島上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與火山熔岩景觀——豬仔嶺憨態可掬,鱷魚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

  誰能想到,因管理不力這座美麗的海島一度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過去,大街小巷衛生死角隨處可見,垃圾場更是臭氣熏天。”回顧潿洲島的衛生狀況,已在島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居民孫女士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這一狀況隨著海島旅遊人數的增加愈發糟糕。“潿洲島常住人口1萬多,加上游客2萬多,按照每人每天製造生活垃圾1千克的標準計算,一天下來,垃圾就能堆成個小山了。”北海市潿洲島旅遊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斌施介紹説。

  與此同時,由於缺乏系統完整的污水處理設施,島上産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不僅污染了近岸海域,也對環島海域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正是我國海島保護面臨的尷尬現狀。“我國海島保護工作起步較晚,歷史積累的問題比較多。長期以來,大部分海島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交通極其不便,供水、供電常年不足,基本無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2015中國海洋發展報告》指出。

  為了留住潿洲島的美,2013年,耗資1285萬元的潿洲島整治修復實施項目——垃圾處理廠竣工。一棟兩層高的小樓,走進其中,不見一點垃圾。

  “我們每天對當天收集到的垃圾進行壓縮外運和無害化處理,壓縮後的垃圾連同産生的廢水一同以全封閉形式運到北海垃圾站進一步處理。整個過程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如今,島上垃圾日産日清。”垃圾處理廠負責人説。

  與垃圾處理廠一路之隔,日處理能力4000噸、污水收集管總長約13.93公里的潿洲島污水處理廠1號泵站2014年投入使用,處理後的廢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類排放標準。

  不過,這還不是“污水”的最終歸宿。為了更好保護海島環境,處理後的尾水經由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旁的濕地。“尾水在濕地進行生態處理後,水質進一步提升。潿洲島本就缺少淡水資源,如此一來,尾水得到回收利用,有效提升了潿洲島的土壤含水率。”李斌施表示。

  禁採挖 常監測

  多管齊下護珊瑚

  傾倒廢棄物僅是一方面。對海島而言,另一威脅顯然更具殺傷力:採石挖砂等活動大規模改變海島地形、地貌,甚至造成部分海島滅失;採挖珊瑚礁,砍伐紅樹林,濫捕、濫採海島珍稀生物資源等活動,致使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環境惡化。

  類似的一幕也曾在潿洲島上演。潿洲島北部和西南部近海,是我國珊瑚礁生長最為豐富集中的區域之一。上世紀末,隨著珊瑚製品在市場上的走俏,一些不法分子受經濟利益驅動私自盜採珊瑚等。

  這一情景,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副主任王斌至今記憶猶新。那時的他還在北海分局任職。“北海市地攤上,珊瑚工藝品隨處可見,有時甚至幾十元便能入手一件。”

  守護美麗的珊瑚刻不容緩!2000年4月,北海市政府頒布《通告》,對潿洲島附近包括海域和陸域特定區域的珊瑚資源嚴禁採捕、採挖,並規定:未經批准,禁止在全市範圍內收購、加工、運輸、經營珊瑚及其製品;違反者,海洋、環保、工商、公安以及漁政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不久,北海市成立國內首個以珊瑚礁生態為監測和研究對象的海洋生態站。2013年,他們又建設總面積達2512.92公頃的潿洲島珊瑚礁國家級海洋公園。

  多措並舉之下,被視為海洋生態環境最敏感神經的珊瑚礁群在潿洲島又多了起來。李斌施説:“過去潿洲島西北海域活體珊瑚大面積減少,這兩年都重新長了出來!”

  北海市海洋局對潿洲島珊瑚礁的“體檢”結果顯示,潿洲島珊瑚礁生長狀況良好,目前已探明的造礁珊瑚分屬10個科、26個屬、43個種類,硬珊瑚覆蓋度有一定提升。

  限客流 拆違建

  在保護中開發

  雖然潿洲島的生態修復已初見成效,但李斌施心裏仍有些苦惱。

  讓他感到困擾的是近幾年迅速崛起的一棟棟高樓和“遍地開花”的農家樂:“隨著潿洲島名氣大漲,前來觀光度假的遊客爆髮式增長,原本是件好事,可問題也來了,私搭亂建屢禁不止。”

  據潿洲島旅遊區管理委員會粗略統計,近兩三年島上新增違章建築至少200多處,多用於為遊客提供吃飯住宿等,其中不乏一些價值百萬的樓房。更糟糕的是,它們不僅違法侵佔部分耕地,甚至在一些防護林中、灘塗上拔地而起。“樹木被砍伐,灘塗遭破壞,香蕉林被剷平,颱風一來潿洲島很容易失去庇護,去年‘威馬遜’所到之處損失慘重。”李斌施回憶説。

  “村民們眼看著身邊的違規農家樂火了,紛紛加入違建隊伍。而從發現違建行為到落實拆除,要經過文書公告、行政復議等環節,整個程式走下來至少也得半年,那時房子基本建好了,自然更難處理。”潿洲島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有些無奈。

  事實上,潿洲島管委會的煩惱也是當前我國海島保護的一個痛點。“由於缺少統一規劃,開發活動自主性、隨意性大,開發秩序混亂,嚴重影響到海島生態保護及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海洋局有關負責人坦陳。

  據統計,因開發建設和監管不到位,海島上愈演愈烈的開山、採石、爆破、違建等活動致使島體及植被遭受嚴重破壞,島上水土流失現象加劇。

  為遏制海島生態系統退化趨勢,2012年中央海島保護專項資金設立,重點支援生態修復示範和領海基點保護。2013年《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技術指南》頒布,要求無居民海島上不少於海島總面積的30%區域劃分為禁止任何開發建設的絕對保護區。日前,《2015年全國海島管理工作要點》印發,要求編制《全國海島保護“十三五”規劃》,將保持海島山水原生態作為海島工作的主線和最高目標。

  如何找到海島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點?“允許進行開發,但必須是合理的,非破壞性的。”李斌施説,潿洲島的旅遊開發在保護海島資源和海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舉措之一便是嚴格限制登島人數——每天不得超過7000人。“如果登島人數過多,一方面大家的旅遊體驗會比較差,從長遠來看,也不利於海島的保護和發展。”

  舉措之二則是拆除違規建築。“雖然老百姓不太理解,意見很大,但海洋生態系統脆弱,一旦破壞再恢復很難。今年政府決定安排專項資金專門治理違建。”李斌施向記者透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