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審計結果公告可助國企提升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7-27 06:21: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實行的國有企業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不僅是加強國有企業監管的有效手段,也是順應現代資訊社會“透明體現競爭力”大趨勢的重要表現。當前,社會正在形成這樣的競爭格局:越是透明度高的企業越具有競爭優勢。國有企業的性質和特點,決定其更需要取得社會信任和提高人民滿意度。所以,國有企業審計結果公告的深刻意義,不僅僅是對企業行為的約束和監督,是防腐反腐的措施,更是增強其競爭力的有效方式。

  在傳統的經濟理論中,企業對公眾來説是一個資訊不對稱的“黑箱”,即企業內部所發生的行為都是“商業秘密”。公眾所能見到的是企業生産的投入和産出,以及産出品的價格和性能。因此,企業和其産品的競爭力就表現為産品的性價比。隨著經濟的發展,情況逐漸發生改變。在現代社會,雖然確屬企業商業秘密的資訊可以保守,而且應受法律保護,但對更多資訊的封閉和掩蓋已越來越為社會所不容。特別是當企業實行公眾公司形式,即股票上市交易時,則必須按非常嚴格的法律規定進行企業重大資訊的披露(公告)。國有企業是全民所有的企業,人民需要,也有權利了解國有企業的重要行為以及經營績效。因此,國有企業理應有法定的資訊披露制度,包括審計結果公告制度。

  在新形勢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資訊公開化作為競爭手段,以獲取最重要的競爭優勢——更高的信任度和滿意度,而信任度和滿意度正越來越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

  進一步説,以公告方式實現企業資訊的公開化,不僅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一種方式,而且是推進産業文明進程的有效方式。當企業行為公開化越來越成為普遍現象時,自尊、自律、自強就會成為習慣。這樣的自律習慣化和本能化,就是現代文明的社會心理基礎,也就是産業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可見,以資訊化和公告制度為基礎的企業行為公開化,是現代産業文明的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

  30多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人們仍然不是很滿意,甚至多有批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有企業的資訊公開化程度不夠。縱觀當代世界各類企業,透明度低意味著競爭力不足,透明度高則意味著競爭力更強。例如,有的企業一旦不良行為被公開,就會遭受重大損失,而有的企業即使發生差錯,遭受強大的輿論批評,卻仍然能坦然處置。之所以“罵不倒”,是因為“不怕揭短”。在被“罵”的過程中,企業如果仍然能夠坦然面對。實際上是向社會傳遞強烈資訊——即使有不足,有錯誤,必須改,但企業仍然是出類拔萃和可以信任的。

  因此,國有企業在面對審計結果公開時,如果都能有這樣的表現,那麼,我國國有企業就是一個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説,實行國有企業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對於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有一臂之力的作用。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