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行在四川平昌縣開展“金融+”扶貧行動成效顯著

  • 發佈時間:2015-07-27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吳翔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平昌縣位於四川東北部巴中市,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業人口86.16萬人,佔比80.4%。平昌縣是全國扶貧工作的主戰場之一,今年被農行列為産融扶貧試范縣。在地方黨政的全力支援下,農行在平昌縣開展“金融+”扶貧行動,採取創新模式、精準扶貧、普惠金融等方式,幫助該縣“拔窮根”、奔小康。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縣累計發放農戶貸款1514萬元,其中支援1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58萬元發展種養殖業。“農業銀行參與金融扶貧,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如何積極作為,做好、做大、做深、做實、做精的問題。”農行四川分行副行長陳實説。

  金融+模式創新 增強“源動力”

  近年來,四川分行專項制定了《關於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金融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做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戶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提出全省以平昌為代表的60個集中連片貧困縣貸款,年增速高於全行平均水準、每年新增貸款不低於31億元、到2020年實現片區貸款餘額翻一番的總體目標。

  在規劃的引導下,四川分行積極實施“四新”精準策略:與政府共搭扶貧新平臺、共探扶貧新模式、共創扶貧新品牌和共商扶貧新規劃;與四川省扶貧移民局和旅遊局共簽訂700億元信貸額度的戰略合作協議,一起探索扶貧資金與信貸資金的有效黏合。

  四川分行與四川省扶貧移民局、巴中市政府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共商産融帶動扶貧新模式,支援巴中貧困地區産業帶動脫貧。此外,該行還與巴中平昌縣政府共同開展産業扶貧創新試點,打造“巴山”系列金融品牌,創新研發“巴山惠農貸”、“巴山興業貸”等産品,以解決涉農小微企業貸款難題。去年該行在巴中貧困地區實現貸款投放15.9億元。

  “多年來,農行將扶貧開發作為自己的‘生意’精耕細作,做活了業務,激活了扶貧,救活了一大片人。目前,全省625萬貧困對象大多生存難自保、發展缺基礎,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拉長貧困‘最短板’、拔掉窮根離不開農行的精準支援。”四川扶貧移民局局長張谷説。

  金融+特色産業 驅動“造血機”

  農行以四川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五大扶貧工程”為著力點,發揮自身系統優勢,完善“輸血”、“造血”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增加金融服務供給,不遺餘力地支援産業扶貧。

  7月的四川巴中大地熱火朝天,“紅土地”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平昌縣地處秦巴山片區,是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縣,長期面臨轉型難、招商難、發展難三大難題。”縣委書記蒲開文説,産業發展是平昌縣扶貧開發的支柱,有銀行支援産業才會有發展,有發展扶貧就有突破,百姓脫貧才會有希望。

  四川兆潤摩托製造公司裝配車間熱鬧非凡,流水線上的工人們席不暇暖,一輛輛組裝完畢的摩托車整齊列隊等待檢驗出廠。

  “我們兆潤集團通過招商引資落戶平昌,農業銀行迅速貸款1.6億元,支援年産40萬輛摩托車60萬台發動機項目。目前,以兆潤摩托為龍頭,打造100億元摩配製造産業園,已有30余家企業意向入園。並且當地投資2.2億元新建‘兩路一橋’,推動摩配産業園周邊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項目加快建設,園區産業帶動效應已顯現。”兆潤集團總經理江偉説。

  據了解,該企業為當地帶來了超過2億元利稅收入,已成為巴中市最大的工業企業、出口創匯大戶,直接新增就業崗位約2000人,帶動新增關聯企業從業5000余人,人員收入較外出務工人員年均增收近4000元。

  “扶貧開發講究因地制宜,而不是千篇一‘扶’,必須與産業契合,就是要讓産業帶動農戶快創業、多就業。”農行四川分行副行長陳實説。

  金融+精準扶貧 拉長“最短板”

  為對接扶貧開發金融需求,支援農戶生産經營,農行積極與地方黨政聯手,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行建檔立卡貧困戶定向信貸支援,引燃發展産業的“導火索”,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在平昌縣,農行對有發展意願和能力的2.9萬戶貧困對象給予了2—5萬元授信。

  平昌縣青鳳鎮趙埡村1組村民貧困戶劉治平,一大早就起來放養他的山地雞,等會兒他還要步行10分鐘,去農行金穗惠農通助農取款服務點查詢銷售到款情況。他紫銅色的臉上一直挂著幸福的笑容。

  “我家有7口人,因病致貧,農行發放了2萬元小額扶貧貸款,我新建山地雞養殖場,目前存欄雞苗400隻,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了。”劉治平説。

  小額直貸扶貧款是農行對有發展意願和能力、有經營項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巴山惠農貸”直接貸款,對農戶實行兩免一低,即免抵押、免擔保、財政貼息。地方政府成立精準扶貧風險補償基金,對建卡貧困戶貸款擔保70%,農行承擔風險30%。

  在龍井村3社,一家生豬養殖場正在擴建施工。“農行剛剛給我4萬元的小額貸款,我正在改善養殖環境和擴大養殖規模,現在主要養殖母豬和仔豬銷售,年利潤預計可達15萬元,生活越來越有盼頭。”貧困戶楊旭説。

  農行通過農戶貸款支援種養殖業、生態綠色等産業發展。上半年,四川分行已累計向全省88個重點扶貧縣發放農戶貸款5.87億元,扶持農戶2513萬戶,截至2015年6月末,88個重點扶貧縣農戶貸款餘額10.09億元。

  金融+普惠百姓 滋潤“新生活”

  “現在,我只需到村子裏的農行金穗惠農通助農取款服務點繳納電費了,真方便!”家住四川巴中平昌縣龍尾村的蔡軍儒在繳完電費後激動地説,過去到鄉供電所繳費,往返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現在不足一袋煙的功夫。

  蔡軍儒所説的就是農行四川分行依託四川移動公司網路研發的“銀訊通”3.0版金融服務平臺,借助該平臺,農民可在農行惠農服務點辦理新農保、新農合、農業補貼、水電費等支付結算業務。同時,該行開通了自助繳費機、網上銀行、掌上銀行等自助繳納水電氣費、收視費等渠道,讓大山深處的百姓過上了現代金融“新生活”。像蔡軍儒這樣因農行“銀訊通”受益的農民,在四川巴中地區達80多萬人。目前,四川分行在扶貧片區布設“惠農銀訊通”1.46萬個服務點、1.8萬台電子機具,對行政村覆蓋率達56%。

  該行通過“網際網路+銀訊通”升級農村金融基礎服務,積極代理與廣大農民息息相關的新農保(合)、涉農財政補貼、農村公用事業、農村産業鏈和農村商品交易市場五類涉農項目。目前,四川分行已累計取得代理新農保106個縣、新農合92個縣、其他涉農項目371個,惠及1800萬農戶。創新開發“惠農卡預繳電費”功能,幫助農村用電戶助農取款服務點辦理預購電費、查詢電費等業務。

  該行大力普及金融知識宣傳,著力金融智慧扶貧。每年都要在全行範圍內開展一次“惠農通宣傳月”活動,並先後組織“送知識下鄉”,“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等專項宣講活動,編寫印發了《扶貧小額貸款政策宣傳40問》等宣傳資料,普及廣大農戶的金融知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