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價觀影 電商變身“票房俠”

  • 發佈時間:2015-07-24 08:31:14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中國電影業來説,7月18日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天。當天,中國電影市場單日票房高達4.35億元,一舉打破了《速度與激情7》上映時創下的3.83億元票房紀錄。

  瘋狂的票房 3部電影拿下4億元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18日,全國觀影人次為960萬人次,單日票房達4.35億元。

  當天,《捉妖記》貢獻了1.8億元,上映3日的累計票房為4.85億元;《煎餅俠》收穫1.49億元,上映兩日累計票房為2.87億元;《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在上映8天后仍貢獻了6200萬元,累計票房達4.05億元。

  也就是説,在7月18日當天,上述3部國産影片共貢獻了89.89%的票房。

  儘管打敗“速7”依靠的是《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等3部國産電影的合力,但這種史無前例的成績已經足以使中國電影人振奮了。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成就了國産電影?是電影品質、銷售能力,還是超級IP(擁有智慧財産權的作品)?

  瘋狂的電商 出錢補貼“討好”影院

  在全國多地,走進影院的影迷們都會注意到一點——在電影院的售票大廳裏,經常能夠看到一排排樣式不同的自動取票機。

  在這些機器上通常都貼有“xx取票”的標誌,比如微信、淘寶、百度糯米、貓眼電影以及格瓦拉等。據悉,目前能夠購買電影票的渠道已經多達10種以上。於是,每當有大片上映時,各大電商平臺就會打起“低價電影廝殺戰”。而在今年日均有1部電影上映的“暑期檔”,這場“戰爭”已進入了短兵相接的“廝殺”階段。對於電商而言,在搶奪用戶時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補貼。

  近日,淘寶電影在部分地區推出了10元看電影活動。據悉,像《煎餅俠》《捉妖記》等國産影片,淘寶電影給出的最低票價為32元(其中包括30元票價、1元系統費和1元取票費)。而每賣出一張電影票,淘寶電影需要為影院補貼22元。

  娛樂産經網站藝恩網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上半年,第三方平臺的電影票銷售額已高達92億元,佔全國總票房的45.2%。

  業內人士表示,電商現在之所以大範圍補貼電影票,是因為“電影是最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一種消費方式,通過這種補貼方式,可以擴大其軟體在年輕消費群體手機中的安裝量,這才是電商的最終目的”。

  瘋狂的市場

  好片眾多 學生成為消費主力

  對於電商炒熱中國電影業的説法,中國電影票房專家劉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觀眾只會為自己喜歡的影片買單。”

  在他看來,中國電影單日票房破億元並不鮮見,而且“現在正是暑期,這幾天又趕上週末,再加上最近的影片品質又好,肯定會出現觀影高潮。等過了暑期,票房肯定要回落”。

  此外,劉嘉直言,電商的低價銷售策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影消費,但是如果影片本身品質不高,也是幫不了多少忙的。

  據業內人士何天驕觀察,近年來,中國電影業正在經歷飛速發展的階段。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銀幕總數突破了2.6萬塊,為電影票房的高産出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此外,多元化的市場行銷手段,也成為國內電影市場的強心劑。

  最重要的一點是,進入7月以後,中國電影市場上毫無爭議的主流消費群體——學生們——放暑假了。有數據顯示,在年輕人中,年觀影次數在12次以上的觀眾佔總人數的18%,其票房貢獻率達46%。

  由此可見,屬於中國電影,也屬於“80後”“90後”以及“00後”的電影“小時代”似乎真的來了。

  (據《成都商報》等綜合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