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電影票房“一天一億元”:風光無限,問題猶在

  • 發佈時間:2015-04-20 19:36: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郭宇靖、閆祥嶺、林苗苗)記者20日從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獲悉,到目前為止該電影節已簽約金額達138.45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32%,是亞洲第一大電影市場。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電影票房近300億元,今年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基本上以“一天一億元”的速度增長。前來觀摩的各國資深電影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要趁勢“突圍”再攀高峰,在品質和口碑上取勝,克服專業化低、製片隨意、投資盲目等現實“瓶頸”。

  應對海外大片“搶灘” 國內優質電影須再提速

  “從影院增長速度來看,在中國每週都有十個新建的電影螢幕,這個市場太令人興奮了。”英國電影協會首席執行官阿曼達·內維爾在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對記者説。

  2014年全球票房約375億美元,增長率約4%。一些地區如日本、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地票房甚至有所下降。同期,我國總票房約為296億元人民幣,以36%的增長速度狂飆。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今年一季度,我國電影市場票房累計超過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基本上相當於“一天一億元”。

  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介紹,近年來國産電影不斷提高創作水準,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和觀眾歡迎,涌現出《智取威虎山》《歸來》《親愛的》等一批優秀影片。同時,一批青年電影導演的作品也引起社會廣泛矚目。國産片票房達到161.55億元,佔全國總票房的54.51%。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影院建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銀幕5397塊,日均增長15塊銀幕。目前全國銀幕總數已近24000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上映的《變形金剛》《星際穿越》等海外大片仍佔據相當的市場份額,屢屢創出最高票房,甚至引爆大眾口碑。國産電影如《泰囧》等作品雖也有超過10億元的票房,但較為鮮見。一些非原創、內容空洞的國産電影也飽受觀眾詬病。另一方面,國産電影《歸來》《親愛的》等文藝化的商業片,雖然口碑和票房不差,但尚難以成為流行文化的主流。《爸爸去哪兒》雖然收穫6.97億元高票房,卻是直接將熱門綜藝節目搬上了銀幕,被質疑並非真正的電影。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系主任吳冠平説,總體來看我國電影産業,還是在不斷地提升中,摸索與觀眾的匹配度和適應性,商業電影仍處於成長期。

  東京電影節主席椎名保認為,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發展非常快,但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從電影大國變成電影強國,增強中國電影自身的影響力。

  以品質和內容為王 突破三大發展“瓶頸”

  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看到我國電影成績的同時,要清醒意識到中國電影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如何進一步提高創作水準和品質、增強以內容為王的核心競爭力,是2015年乃至今後中國電影面臨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我國電影在技術和製作經驗上,已大幅提高。吳冠平説,比如《智取威虎山》等,基本代表了世界電影的高層次;在接地氣的電影上,也表現了良好的勢頭,如《失戀33天》等充滿了當下觀眾的切身感受,這種年輕人創作的電影發展勢頭甚至可以匹敵好萊塢大片。

  專家認為,美國一部《速度與激情》可以連續拍7部;《變形金剛》拍了4部;帶有濃厚中華味兒的《功夫熊貓》也在拍第3部……對比發達市場,國産電影可以更多借鑒其商業化思維,在表達方式、推廣模式上下功夫,這需要突破三大瓶頸。

  首先,要提高專業化程度。業內人士指出,電影投拍離不開標準化和專業化的製片決策體系。在美國等發達電影市場,一部片子要有明確的主創班底、精細的拍攝計劃、準確的風格和題材、健全的擔保和保險體系等,但我國的製片決策體系還很不健全,即使像華誼、博納和光線這樣的一線影視公司,拍出好片仍有憑運氣的成分。

  其次,製片不能過於隨意。例如,可以找到優秀的攝影師,卻難以找來好的攝影助理;可以聘用高級的美工,卻沒有勝任的場工。比如導演要找一個杯子道具,專業道具師可以馬上找來三個不同時代的杯子供挑選,但國內各個電影工種缺乏這種能力,行業協會缺少制定工作標準。

  這種隨意性導致電影雖然看似産量頗多,事實上有至少一半的電影在專業理性的製片體系中不應該投拍。“大量業外非專業社會資本進入電影行業,有的就是直接攢一幫人就幹上了,一個錄音花幾萬塊錢就外包出去了,影片品質可想而知。”吳冠平表示。

  第三,加強投資和市場的融合。有從事影視製作的人士表示,現在投資和電影之間缺少專業的橋梁,兩者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的現象較為突出。盛萬影視總裁何曉秋表示,這個市場特別缺少投融資的服務團隊。

  市場潛力巨大:中國電影要講好十三億人的故事

  根據2014年《中國電影産業報告》,包括上下游投資、直接和間接消費、以及電影出口在內,我國電影産業規模已超過687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藝恩諮詢高級副總裁劉新穎認為,我國銀幕數量目前約24000塊,應該還有近一倍的增長潛力。

  專家們指出,繁榮的中國電影市場,不僅能提升中國電影的話語主導權,而且也利於增強文化軟實力。關鍵是要繼續提升國産電影品質,以現代電影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很快,但大部分時候局限在中國國內,並沒有在國際市場上取得認可。“中國電影在海外票房不佳,更多是因為急功近利,整體氣氛太浮躁。”巴黎中國電影節主席高醇芳指出,前兩年流行諜戰片,大家就都全拍諜戰片,現在全都拍青春片,跟風還較嚴重,電影行業還不太成熟。

  華沙電影節主席斯塔凡·勞丁指出,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對於電影來説是非常好的資源積累,如果把它們用在電影製作中,將成為一筆豐富的寶藏。“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講,其實你們有十三億個故事可以講。”

  值得期盼的是,儘管市場存在種種問題,但隨著國內影視業不斷發展,在講好中國故事上下功夫,我國電影市場依舊被看好。業內預計,中國電影未來有望通過資本、網際網路經濟和影視産業化佈局等市場力量,掀起影視産業鏈的新變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