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生態補償護清水長流

  • 發佈時間:2015-07-21 06:15: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2米高的大壩巍然挺立在長滿綠色植被的青山之間,一池碧水伸向遠方。位於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東風鎮的魚洞峽水庫2011年7月18日開工建設,2014年12月實現供水,1860萬立方米的總庫容為貴陽市解決了缺水問題。

  魚洞峽水庫工程部副部長韓鵬向《經濟日報》記者介紹,魚洞峽水庫是中國城市層面第一個大規模水資源綜合管理項目,水庫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水源工程、引水工程、凈水工程及配水工程。

  截至目前,魚洞峽水庫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465億元,其中使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資金1.9億元人民幣。2014年7月16日,貴陽發生百年不遇的洪災,因水庫的調洪功能及時發揮了作用,下游雖然受災,但受災損失與1996年的洪災相比,受災區域及損失都較小,充分保護了下游生態環境未被嚴重破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了一個很感興趣的問題,魚洞峽水庫的源頭在不歸貴陽市管轄的龍裏縣,距離水庫19公里。雖然龍裏縣農業和工業的增長率只有7%,但對水庫的污染風險很大。目前魚洞峽水庫的水質屬於二類水,原因一個是由人畜糞便造成的氨氮偏高,另一個是碳酸鈣含量高。為了供水項目的長期可持續運作,就必須保證上游清潔的水。而上游龍裏縣為了長期提供清潔的水,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如將涉及屠宰場和磚廠的搬遷、坡耕地的退耕,水土流失和沼氣池的建設。

  這筆費用誰來出?記者在亞行貴陽市水資源綜合管理貸款項目協議中看到這樣一條規定,亞行在項目設計中納入了生態服務支付的機制,由下游受益的用水戶向上游社區提供補償。為保護河流和規劃中的下游水庫,亞行提供技術援助,設計了生態補償計劃。

  為保護供應飲用水的水庫,貴陽市撥給龍裏縣一定費用用於建立住戶沼氣系統、處理動物糞便、在山坡地退耕還林、防止水土流失、減少點源污染,以及工業污染的污水處理系統。這些措施所需要前期財政費用約為200萬元,每年要支付給龍裏縣89.2萬元至170萬元。

  貴陽市計劃在支付意願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提高水費來籌集生態補償計劃所需資金。“我們做了1000份入戶調查,貴陽市民很願意支付這筆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生態補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靳樂山教授對《經濟日報》記者説,“隨著經濟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生態環境的價值,清潔的水和大氣有價值,生態服務也有價值。”

  流域生態補償制度為實施水資源綜合管理提供了穩定的財務機制。靳樂山介紹,中國的流域生態補償項目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側重於協調流域內各行政區域水源管理,另一類則側重於完善流域上游的水庫和河流的管理,保護飲用水水源。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流域綜合管理體系是一種更先進的管理體系,但在中國的應用還很少,它同時管理水資源和環境,規模和範圍也更明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