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8148座水庫進入臨戰狀態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29:33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預防今年汛期出現洪災,為安全度汛打“提前量”

  □本報記者 王成棟

  5月11日,晴。

  岳池縣響水灘水庫大壩下面的碼頭上,6艘衝鋒舟依次排開,10余名水庫協管員忙著涂刷防汛標語;值班室的墻壁上,4條應急路線用紅筆清晰標注,下游各村鎮防汛負責人聯繫方式一目了然。

  4月27日,省農水局召開年度水庫防汛工作會商會議,要求各地以迎戰大洪水的標準備戰水庫防汛。自5月1日進入汛期後,全省8148座水庫全部進入臨戰狀態,數千支應急防汛隊伍整裝待發。

  在省農水局局長王華看來,這些舉措並非“興師動眾”: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氣象局、省水文局等部門會商結果顯示,今年我省汛期降雨量大、集中,主要江河或出現中等偏高洪水,8148座水庫的整體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A

  提前摸底除險

  980座水庫修整部分水庫騰庫容

  響水灘水庫的壩體上,株高超過5釐米的草木全部被清除,水庫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來巡視兩三次,檢查有無管涌、滲漏、裂縫。

  雖然已連續一週沒有有效降雨,水庫水位也不高。但是,水庫管理所所有員工的休假被叫停,所長尹國華自己也將鋪蓋等放進了值班室。半個月前,在縣級防汛部門的調度下,響水灘水庫留足了城市用水和大春用水,然後早早打開溢洪道,騰出庫容。

  根據省級相關部門的會商結果,今年川東北地區汛期降雨量較多年平均值將多出2成—4成,這樣的降雨量對於水庫而言,稱得上是一次“大考”。

  岳池縣水務局副局長李萬平介紹,目前岳池全縣擁有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65座,對於岳池這樣的丘區來説,這些水庫不僅是農業生産的主要水源,也是城鄉飲水的水源地。確保水庫安全度汛,是保證城鄉供水和群眾生命安全的頭等大事。

  不止是岳池,今年初以來,我省已對980座“病情較重、體量較大、影響人口較多”的病險水庫實施除險加固作業。為了保證對病險水庫的“手術”精準、到位,我省先後還派出10個汛前檢查督導檢查組和5個水庫汛前安全檢查組奔赴各地,共實地抽查了83座大中小型水庫,發現各類問題79個,並對29座水庫下發了整改通知。

  此外,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水利廳的部署,省農水局對全省各水庫防汛責任人名單進行了反覆公示,並通過防汛調度,對今夏降雨可能較多地區的水庫下達指令,要求各地酌情騰出庫容,以迎戰強降雨和洪峰。

  B

  預警系統升級

  安裝動態監管系統居民點聯動防汛

  “水庫防汛的根本還在於水庫管理。”岳池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主任付文軍介紹,除了在汛前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之外,當地今年還給全部的水庫裝上了動態監管預警系統。此後,這些“千里眼”將與水庫管理所的職工日常巡查互為補充,監視水庫汛情。

  記者在響水灘水庫看到,這些動態監測系統連結電腦,能夠將水庫的水位變化、上游來水量、含沙量、風浪等級、壩體承重情況一一展現。付文軍説,一旦出現異常,系統可以自動提示,能及時為避險決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省農水局水庫處長王斌表示,目前我省1288座大中型水庫、重點防汛水庫都已配備這種動態監管預警系統,下一步將瞄準中小水庫這一“盲區”,逐步將範圍擴大到所有水庫。

  水庫防汛的另一個重點是庫區周邊的居民點。

  “省級地質災害隱患點!注意關注天氣變化!”在岳池縣翠湖景區管委會響水灘村的公路兩側,這樣的警示標語隨處可見。響水灘村是典型的丘區村落,全村1000多戶居民散居在方圓3公里左右的區域,村裏有一處省級地質災害隱患點。

  從5月1日起,響水灘村村支書曾擴實每天都會收到縣氣象局發佈的局部氣象預報和水庫水位情況,村裏的通信設備全部從過去的大喇叭更新為警報器;交通、國土部門對村口的公路進行了加固處理,並規劃了應急轉移通道和臨時安置點。

  省農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有相當數量的水庫下游分佈著居民聚集區、工礦企業等,我們必須確保水庫安全,絲毫不能大意。對此,我省已經全面鋪開與響水灘水庫類似的聯動防汛機制,“做到雨情、汛情及時通報,險情早發現早處理。”

  C

  夯實基層力量

  專業搶險隊伍前移考慮專業化集中管理

  “萬一發現汛情怎麼辦?人員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轉移?”

  面對記者的追問,曾擴實頗顯無奈:雖然各級防汛部門一再強調“群防群治”,組建村級防汛體系,充實基層防汛力量。但面對勞動力大量外出的現實,村裏的應急防汛隊伍一直未能實現“滿編”。

  曾擴實介紹,此前,響水灘村計劃組建一支20人左右的防汛應急隊伍,並實現常態化培訓演練,但由於人員流動太大,這一計劃只能束之高閣。“雖然村裏預警體系已經完備,且儲備了3000多條編織袋等防汛應急物資,但要是真的出現險情,心裏還是‘發虛’。”

  實際上,“無人可用”的不僅僅是響水灘村。付文軍説,為了防汛,岳池不少水庫計劃招募一批水庫協管員,但是每個月140余元的補貼吸引力實在有限。此外,大部分水庫地處偏僻,工作條件艱苦,一般人不願意前往。水庫一旦發生險情,待專業隊伍到達現場,中間的時間差往往是最寶貴、最有效的避災時機,“如果力量充足、處置得當,形式完全可以逆轉。”

  王斌認為,綜合現有的水庫管理體制和農村現實,能夠充實水庫周邊和基層防汛力量的可行方式,只有考慮將專業的防汛搶險隊伍前移,“好鋼用在刀刃上”。同時,通過建立和完善水庫防汛成員單位聯繫會商、協調和資訊共用機制,形成工作合力,並強化日常巡查值班,尤其是對影響水庫安全度汛的問題要堅決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不應過度依賴民眾。”省農水局負責人表示,由於水庫管理具有公益性、專業性和風險性,盲目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很難讓人放心。此外,根據省水利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小型水庫工程管理工作的意見》,各地可以考慮實施專業化集中管理,以便節約人力物力成本,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