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城市綠化該怎樣“解渴”

  • 發佈時間:2015-07-21 06:14: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13日起,“三伏天”開啟了炎熱暴曬“燒烤模式”。城市公園和綠地作為“城市之肺”,可以凈化空氣、涵養水源、調節局部小氣候,給炎夏帶來清涼,但養護城市園林、綠地也需要耗費大量寶貴的水資源,而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全國近一半城市水資源緊缺。

  炎炎夏日,城市綠化究竟該怎樣“解渴”?帶著疑問,《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這個極度缺水城市的多個公園,並採訪了相關專家。

  現狀:大水漫灌何其浪費

  7月11日,記者來到世界公園景區,發現這裡的噴灌系統不少已經廢棄,部分綠地仍然採取拉橡膠管漫灌的方式澆灌,大量的水並沒有澆到植物上,而是流到了道路上,有一部分草坪、樹苗等常因澆水不及時或者澆灌過度而發生葉黃、枯死的現象。在海澱區翠微路甲3號院、西城區陶然亭福州館等小區,記者看到小區綠地甚至被私人佔用,改種花卉、蔥蒜、石榴等作物,同樣採用了拉管漫灌的傳統方式,大量自來水被浪費在小區街道上。

  不僅漫灌現象仍然存在,灌溉設施人為損壞也較為嚴重。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安全應急處處長史建平介紹,海澱區綠化隊在今年春季檢修灌溉管線時,發現不少綠地內灌溉設施的井蓋、閘門、立管等金屬製品“不翼而飛”。“今年綠化隊對轄區綠化用水設施維修時,更換了900多個人為破壞或丟失的噴頭、80多個檢查井井蓋、240多個各型號閘門,僅綠化用水設施維修材料費就達20多萬元。沒有噴灌措施只能拉管子漫灌,讓大量水資源白白浪費。”史建平語氣中充滿了痛惜。

  史建平認為,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灌溉技術水準低也是讓水資源大量浪費的重要原因。“受當前市場上園林灌溉系統規劃設計、施工企業業務水準和技術實力不高的影響,有些園林灌溉設備不達標,使用壽命短。綠地灌溉採用微灌技術時,對過濾系統重視不夠,導致噴頭堵塞,甚至灌溉系統癱瘓;對綠化工程現場勘察不夠,灌溉系統應用中出現過噴、漏噴、坡頂端壓力不足等現象,此外取水器、噴頭等不使用園林灌溉專用設備、忽略安全保護裝置等,也是造成一些已建工程達不到理想的灌溉效果,甚至灌溉管道、噴灌系統報廢,進而又採取漫灌方式浪費水的重要原因。”史建平説。

  開源:收集雨水 使用中水

  記者走訪發現,要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程度節水,必須開源與節流並舉。

  北京市的降水相對集中在6月到9月。在天壇公園附近的左安門橋邊,從一個井口下去,有一座深度約10米的蓄水池,這座約3層樓高的地下空間可以吸納8000多立方米的雨水。據史建平介紹,低於地面的調蓄池可以將雨水暫存起來,減輕泵站在降雨時的排水負擔。降雨結束後,用水泵將水抽到附近河中。“比如南二環的永定門、左安門的泵站會將水排入南護城河,而北二環的橋區泵站會將水排入北護城河。收集起來的雨水經過沉澱之後還可以用於道路除塵、園林綠化或者填充河道等,北京市未來還將建設60多座雨水調蓄池。”史建平如是説。

  在北京11家市屬公園中,陶然亭公園是第一個用中水灌溉的公園。所謂中水,就是各種污水、廢水經技術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範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據陶然亭公園管理員張青介紹,引入中水灌溉後,陶然亭公園每年節水量在15萬立方米至20萬立方米之間,市裏給的供水指標也得以逐年下降,從2012年的23萬立方米降到目前的18萬立方米。陶然亭公園2014年利用中水約20萬立方米,其中30萬平方米的綠地灌溉用水主要來自南護城河內經過沉澱的中水。

  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宣傳處陳志強處長介紹,北京市每年排放污水量約12億立方米,其中約有20%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如果能將這些污水改造成中水,將大大節約灌溉成本,為園林灌溉用水帶來“源頭活水”。

  節流:智慧灌溉 植物節水

  目前,一場以高新技術引領的智慧灌溉模式正在北京市逐步推廣。記者在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看到,噴灌系統正徐徐噴射出水花,控制灌溉的是草坪中的“微型氣象站”。正在養護的杜師傅告訴記者,微型氣象站可以實時採集公園內的溫度以及濕度等資訊,並把資訊傳到智慧控制器以便於後期的處理。智慧控制器系統會根據植物類型、灌水器種類、土壤類別以及坡度,再結合每天的風力雨量、太陽輻射等因素自動生成噴水模式,進而控制噴頭出水量以及出水時間。記者發現,在具體的澆灌方式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因材施灌”,比如草坪一般用地埋式噴灌,灌木用微噴,喬木用涌泉灌,花卉植物則用滴灌方式澆水。

  在北京植物園,記者發現這裡的智慧灌溉系統全程由電腦技術控制,綠化灌溉會在指定時間啟動、結束,遇到風雨天氣,還會自動停止以節省用水。園林技術人員根據不同季節植被蒸騰量及其根系儲水量、植被的品種和構造坡度等因素,經過反覆測算、試驗,精確設置了噴頭出水量的大小以及噴水的方向和射程。

  據陳志強介紹,北京市屬各公園共有綠地面積1020公頃,年用水量約500萬立方米,目前已經在頤和園、天壇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大面積使用精準智慧化灌溉模式,採用微噴、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節水灌溉面積目前共計540公頃,能實現年節水約200萬立方米的目標。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師于曉南認為,園林綠地植物品種多樣,用水量差異較大。從植物種類來講,喬灌木類用水量低於草坪、地被類植物,因此在園林綠地種植中必須堅持以樹木為主體。喬灌木不僅是城市園林景觀的主要載體,而且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效益顯著。喬木綠量佔園林植物總量的84%,釋氧固氮、蒸騰吸熱等生態效益量化值佔園林植物總量的85%至87%。

  “傳統品種具備節水耐旱性的喬木有國槐、刺槐、沙棗、河北楊、側柏等;灌木品種有紅刺玫、金銀木、火炬樹、龍爪槐等。近年來出現的以草代木、砍樹種草造成城市園林景觀單調,既不適應城市需求,又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大量建植冷季型草坪消耗掉了大量的城市水資源,應提倡發展節水型草坪,切實根據北京市的水資源現狀和長遠發展情況建設草坪綠地。”于曉南説。

  史建平認為,除了“開源”與“節流”雙管齊下,還應加強灌溉設施的檢修、維護,控制,減少灌溉設施的人為破壞,編制科學嚴謹的計劃,建立園林綠地用水量監測制度,及時發現和維修給水管道的跑、冒、滴、漏等問題,確保硬體安全。

  “不僅園林管理者應加強技術和資金投入,還需要社會公眾群策群力,獻計獻策,這樣才能讓園林綠化節水的目標實現,不斷取得‘源頭活水’,改善我國的缺水狀況,造福市民。”史建平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