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歷史的道歉:鄉村教師的慰安婦調查

  • 發佈時間:2015-07-20 14:39:15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西省盂縣羊泉村的村民都知道,張雙兵演電影了——在一部刻畫日軍侵華期間慰安婦悲慘經歷的電影中,他的講述成為串場主線。張雙兵是最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作為“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他走訪調查127名慰安婦老人,用筆記錄下這段塵封的歷史。

  送葬人

  2014年4月10日這天,張雙兵攥著鍵盤敲出的悼詞,從羊泉村的家中趕到20公里外的北村,參加李秀梅的追悼會。他和老人非親非故,卻成為她的送葬人。

  此前,作為中國第一批對日索賠的慰安婦老人,87歲的李秀梅一直在等待日本政府道歉賠償的那一天——自1995年起訴以來,其餘老每人平均抱憾離世。

  時間對這位飽受苦難的老人毫不留情——腦梗的突然發作,給她的生命畫上了不圓滿的句號。

  張雙兵統計,日軍侵華戰爭期間,被強行抓進據點進行性暴力侵害的中國女性至少有40萬人,侯冬娥正是其中之一。

  曾有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偷換概念,稱呼老人為“性暴力受害者”,抵制訴訟,為此,張雙兵將2011年出版的《炮樓裏的女人——山西日軍性奴隸調查實錄》再版改為《慰安婦調查實錄》。

  起訴日本政府

  開始時,張雙兵對討回公道充滿信心。

  他説服侯冬娥等人站出來後,將材料整理成申訴狀——要求日本政府謝罪並索賠10萬元,遞交給日本駐華大使館。

  在張雙兵看來,日本侵略中國是既成事實,受害者健在,媒體報道了,“事情基本上成了,就差日本政府給個交代”。

  等了一年,對方沒反應,張雙兵心裏一萬個不服,“你不管,好,我起訴你”。

  然而,直到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終審判決:承認歷史事實,但不予賠償。理由一,訴訟時效已經過期;二,日本法律規定個人不能起訴政府。

  攥著判決書,張雙兵的精神世界被抽空了,一直以來支撐他走下去的信念,在這個瞬間灰飛煙滅。他不知該怎麼面對老人失望的表情,更不知用什麼告慰九泉之下的老人。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內疚和灰心。

  更傷心的是,這些付出,在外人看來是不務正業。那段時間,張雙兵是學校裏的“名人”,大會點名,小會批評——“破壞中日友好,儘快懸崖勒馬”。他沒有領過一次獎金,工資也是最低檔,相比同工齡的同事,每月少近千元。日本律師介入後,一些人認為他破壞中日團結,村領導和村民堵住路口,禁止他出村,只能偷偷摸摸和外界聯繫。但他知道,自己只能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據搜狐當事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