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季超級稻早季畝産最高738.5公斤

  • 發佈時間:2015-07-20 03:31:2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廣州7月18日電(記者吳濤)18日,廣東省農業廳邀請的專家組在廣東省興寧市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主持的“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産三千斤技術”的攻關項目進行驗收。經現場測産後,專家組宣佈該項目早季平均畝産為703.9公斤,最高産量達738.5公斤。

  上午10時,試驗項目所在地興寧市新陂鎮新金村已是烈日炎炎,試驗田中是一片片齊整的淺黃,稻香隨風飄繞田間。“這一片都是我種的,長勢不錯。不過5月份連續下雨,發生了紋枯病,對結實有影響。”試驗田種植者李志新向袁隆平介紹水稻的情況。

  項目指導專家之一、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唐湘如告訴記者,這一項目面積110畝,採用的是“‘超優1000’品種+雙季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強源指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活庫指提升稻穀籽粒活性增加澱粉含量,優米指提升米的口感和品質)栽培技術+缽苗機插秧”模式。

  這一技術模式核心是:選用“超優1000”,播種線精量播種,“超級稻壯秧劑”大棚溫室缽體培育壯秧,缽苗插秧機移栽,基肥深施“超級稻專用肥”70公斤/畝、返青分蘗期追施“超級稻專用肥”30公斤/畝,破口抽穗期噴施“超級稻米質改良劑”200克/畝,灌溉和病蟲害統防統治。

  袁隆平説,已在全國選取了38個點進行第五代超級雜交水稻的培育研究。興寧市“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産三千斤技術攻關”項目是第五代超級雜交水稻的試驗點之一。

  “這個品種一個特點是抗倒伏。”袁隆平説。

  在現場測産驗收的專家組成員包括了曾培育出“汕優63”水稻良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等人。經過現場收割、稱重和測算後,專家組公佈了驗收結果:平均畝産為703.9公斤,最高産量達到738.5公斤。

  “我們國家的水稻技術已經是國際先進水準,如果這次雙季畝産3000斤能夠實現,又將是個世界的新紀錄。”袁隆平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