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袁隆平談羊年願望:爭取讓超級稻每公頃産16噸

  • 發佈時間:2015-02-13 08:41:3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 垚  責任編輯:朱苑楨

  袁隆平(右三)在湖南省超級稻試驗田查看稻穗。曾 勇攝(資料圖片)

  “超級稻每公頃産量16噸的目標原計劃在2018年實現,但我們爭取明年就突破!”“馬上就是羊年,我們的超級稻就是領頭羊。”談起自己的羊年願望,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説的還是他心愛的水稻。這位已經84歲的老人,在海南剛剛做完育種,2月8日晚上又趕到北京開會。在袁隆平緊張的行程中,我們幾次相約,終得以在9日聊聊他與水稻的故事。

  率真

  老氣橫秋是不行的,是讓人家討厭的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袁隆平被賦予了太多的稱號,“當代神農氏”“會種地的大師”“雜交水稻之父”“種業功勳人物”,甚至在不少人心目中,袁隆平這個名字,代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學的進步與自信。

  “太多了,我的光環太多了,光國際獎就有18個”,袁隆平用手摸著自己的頭,身體後仰,笑得靦腆。這個自稱“80後”的老人,身板硬朗、思維敏捷。摘掉那些“光環”,這個與“不挨餓”密切相關的科學家,平和又充滿自信。他説,“老氣橫秋是不行的,是讓人家討厭的。”

  採訪中,常常是記者的問題還沒説利索,袁隆平就邏輯嚴密地回答清楚了。他也很坦率,“我每個禮拜起碼要接受3次採訪,頻繁得不得了。”話語間伴隨的是“哈哈哈”爽朗的笑聲。問起“後面有人放音樂,袁隆平拿把小提琴裝裝樣子”的趣聞,他開懷大笑,“我是典型的南郭先生啊!”

  儘管操著濃濃的“湘普”,袁隆平的英語單詞卻發音純正:“我們説美國是超級大國,super power country”“非洲人吃木薯,cassava”。你誇獎他英語好,他笑瞇瞇,“我這個英語是broken English(蹩腳英語)”。

  熱愛

  我每天都要下田裏,看我的超級稻

  到底多愛是愛,到底多喜歡是喜歡?倘若了解袁隆平對水稻的情感,就會知道愛和喜歡到了極致會是什麼樣子。

  “我每天都要下田裏,看我親愛的超級稻!”一談到自己的超級稻,袁隆平的眼睛就會亮,那種深深的蘊含其中的感情,讓人動容。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曾向世界發問:“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袁隆平和他的超級稻,不但有力地回答了這個疑問,還為世界和平與進步做出了貢獻。

  袁隆平曾在夢中看到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他和助手們坐在稻穗底下乘涼。

  去年10月,超級稻計劃第四期百畝片平均畝産達1026.7公斤,再創世界紀錄的喜訊讓他的“禾下乘涼夢”又前進了一步,也讓他更有信心。“超級稻還有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投身育種事業,將全部精力用在研究水稻、雜交稻、超級雜交水稻,就意味著專注田疇、飽暖眾生。

  “要把湖南打造成種業矽谷。”“華南農大的校長把我的超級稻稱作水稻的核武器,”三句話不離本行,袁隆平是句句話離不開他親愛的超級稻:“沒有什麼是親愛的,只有水稻是親愛的。”

  嚴謹

  勇攀高峰是科學家應有的品質,但科學夢的實現須有科學依據

  因為談論轉基因,袁隆平曾被推上風口浪尖。此次,同時採訪的其他媒體最後又拋出了這個問題,袁隆平説,怎麼又説這個……他也許真的對於這些紛擾充滿了無奈。

  袁隆平最鍾愛自己“農業科學家”這個稱謂,他既是老農民,也是科學家,他介紹“四良配套”、講解“雜交稻覆蓋全球夢”怎麼能圓、如何突破水稻産量極限。在他看來,科學夢想的實現須有科學依據。

  超級稻計劃從第一期到第四期,畝産接連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每次提升都備受矚目,水稻的單位産量有沒有頂峰?“國際上一些水稻專家認為,理論上水稻産量極限為每公頃15.9噸,我們的新目標就是要突破這個極限,産量達到每公頃16噸。”在他看來,向極限衝刺,勇攀科學高峰,是科學家應有的品質和勇氣,但是“科學的夢想要靠科學來實現”,袁隆平説,在理論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對地表太陽能的利用率可以達到5%。目前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産為800斤左右,只相當於利用光能的1%—2%,通過科技進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論水準的一半,即意味著畝産翻番。實現“禾下乘涼夢”的路還很長,但這個夢是有科學依據的。

  惟願蒼生俱飽暖。過了年,袁隆平又要和他親愛的超級稻在一起了,享受在太陽下曬、在泥地中踩的幸福時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