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是什麼扛起了7%

  • 發佈時間:2015-07-18 00:30:5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就在多方機構普遍預測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難達7%的時候,GDP卻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為296868億元,同比增長7%。

  第三産業帶頭衝鋒

  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經連續3個月回升,增速從4月的5.9%到5月的6.1%,6月則回升到6.8%。而在“兩創”熱情高漲的背景下,高技術産業的增加值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將近5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41577億元,同比增長10.4%。更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實物還是非實物商品,其網上零售額的增速都達到了40%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軍表示,近幾年我國經濟開始發生結構性變化,第三産業取代第二産業成為經濟結構中的中堅力量。從數據來看,第二産業的多項數據,如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等雖然有所回升,但已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反倒是第三産業中與網路、科技、創新相關的産業成為帶動經濟回升的主力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傳統經濟指標沒有太大起色的情況下,半年經濟增速仍能超出預期。

  新舊動力青黃不接

  雖然半年GDP增速達到了7%,但多項經濟指標的走勢仍不容樂觀。數據顯示,儘管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3個月回升,但6月6.8%的數據仍然不及2014年6.9%的最低值。

  此外,雖然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産投資經歷了五六月兩個月增速的接連回升,持續下滑的態勢也得到了一定遏制,但11.4%的數字仍然是近一年多以來的最低點。外貿活動指數仍然處於低位,我國進口已經連續9個月負增長。有分析認為,儘管我國進口降幅明顯收窄,但相比消費,外貿對於上半年經濟增速的貢獻仍較有限。

  在備受關注的房地産行業,上半年,我國房地産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增長4.6%,但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9個百分點。而房地産開發企業購地的熱情更是大不如前,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産開發商土地購置面積為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我國有關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仍在釋放,新舊動力之間目前有些青黃不接。他表示,傳統業態的低迷不僅是我國上半年經濟發展的痛點和隱憂,同樣也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創新企業功不可沒

  7%的達成並非偶然。上半年,外貿、消費、創業等一項項經濟利好政策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大力度、高頻率地頒布扶持、鼓勵政策,不僅實實在在地提供了托底的動力,也讓各行業對經濟儘快走出下行區間的信心愈發強烈。

  4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拿出五大措施刺激國內消費,包括下降部分日用品關稅,完善部分大眾消費品的消費稅政策,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等。而作為國民經濟“三駕馬車”的發動機,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繼續提升。數據顯示,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

  此外,在傳統外貿優勢逐漸弱化的背景下,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也被提上了議程。包括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加快跨境電商發展等在內的措施接連出臺,為“久病”的外貿開出一副“良藥”。在王軍看來,儘管這些外貿競爭新優勢還未完全成型,但從效果來看仍然可圈可點,尤其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額接連以兩位數在增長,成為在上半年整體處於頹勢的外貿中為數不多的亮點。李慧勇認為,創新創業企業在上半年的快速發展也為GDP半年“保7”猛添了一把柴。今年5月起,國家對“兩創”的態度逐漸明晰起來,接連出臺政策意見,在辦理證照、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等方面給予創新創業企業充分的支援。

  (摘自7月16日《北京商報》,作者蔣夢惟、南淄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