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工業經濟增速有所放緩 結構更趨合理

  • 發佈時間:2015-01-28 08: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2014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8.3%。雖然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在龐大的基數之上,這一增速尤為不易。更為可喜的是,去年,我國工業經濟朝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進——

  在1月27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工信部公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而2013年這一數據為9.7%。“我國工業增長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表示,在增速之外,要看到我國工業經濟朝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進,經濟平穩運作的動力在正常有序的轉換。

  “對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工信部設定為8%,這個目標仍不低。”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增長動力轉換,要完成這個目標仍然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

  民生投資增速較大

  2014年,我國工業投資達20.45萬億元,增速同比回落4.9個百分點。

  其中,國家支援鼓勵發展的行業、與民生相關的行業投資增速保持較高水準,食品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6.1%,醫藥製造業投資增長15.1%。而部分産能過剩行業投資增速明顯回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下降5.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僅增長4.1%。“這説明我國工業結構內部産生了積極變化。”毛偉明説。

  工業投資的變化效果明顯。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8.39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繼續快速發展,促進了工業結構升級。相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需要調整和壓縮的行業生産增速則明顯回落。2014年,粗鋼、水泥、平板玻璃産量同比分別僅增長0.9%、1.8%和1.1%,增幅同比回落都在5個百分點以上;10種有色金屬産量僅增長7.2%,同比回落2.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國工業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傳統産業高端化不斷改革,新興産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4年,我國在超級電腦、百萬千瓦級核電裝備、大型飛機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佔製造業增加值比重上升到12.8%。其中,裝備製造業和電子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10%和12.2%。

  “我國已經連續多年蟬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在這麼大的基數上,仍然能實現這麼快的增長,實屬不易。”毛偉明説。

  工業資訊深度融合

  毛偉明表示,目前物聯網和車聯網領域發展迅速,下一步要深化工業和網際網路的融合,並實施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

  據介紹,2014年我國物聯網銷售收入達6000億元,增長30%以上。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綜合增速達30%以上,感測器、射頻技術、TD-LTE、晶片設計製造等技術領域取得極大突破,在工業、環保、交通、民生服務等領域逐漸形成規模化應用,商業模式逐步成熟。

  “手機無疑是智慧終端,今後汽車也是行走在公路上的智慧終端。”毛偉明如此比喻説,目前我國車聯網用戶已達900萬,增長速度還在不斷翻新。

  在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我國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效果,基於網際網路基礎上的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在資訊化基礎上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的步伐不斷加快,基於軟體和資訊服務業、雲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業態下的生産性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4年,服務業在三次産業中的比重再次超過了工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而資訊消費在其中貢獻很大。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資訊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增長18%;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2萬億元,增長20%。

  “資訊消費帶動了相關産業1.2萬億元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生産性服務業也是兩化融合的成果體現。”毛偉明説。

  公佈涉企收費清單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透露,工信部正在推動中央部門和各地區行政審批前置收費清單儘快公佈,建立全國涉企收費項目庫,並加大對清單之外違規收費的曝光和查處力度。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最突出的亮點就是通過清單制度來規範涉企收費,用毛偉明的話來説就是:“清單以內做減法,清單以外零收費。”

  不僅如此,地方和部門擅自設立收費項目的許可權被取消,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得到規範,從源頭上規範了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仲介收費。

  據介紹,目前涉企收費清單制度逐步建立,全國和各地區涉企收費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基金清單都已對外公佈,並且建立了常態化的公示制度。

  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全國普惠性降稅每年為企業和居民減輕負擔400多億元,各省份取消、停徵、減免涉企收費的項目,每年為企業和居民減輕負擔1000億元以上。

  “目前工信部還建設了覆蓋全國3000多家企業的減輕企業負擔的調查資訊平臺,及時了解企業負擔的變化,並且建立了全國和各省區市企業的舉報和督辦制度。”鄭立新介紹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