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創客這一年

  • 發佈時間:2015-07-13 06:32:2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客熱”過後

  在他們看來,發生在深圳的這波“創客熱”一定會為這些城市留下一些好的東西,但需要“加強萬眾創新,不能光顧著大眾創業”。

  雖然泡沫巨大,但潘昊認為,很多事情發展都有一個泡沫的階段,這種泡沫帶來的影響有好也有壞。好的方面在於可以讓人們對創客這件事有更多理解、想像和參與,壞的方面則在於——資源的浪費。

  在他看來,目前“不是創客太多,而是空間和資源多”,而且深圳需要“加強萬眾創新,不能光顧著大眾創業”。一方面,對學生、大眾的創客教育顯得十分重要,而這需要更多公益項目的出現,也需要更多資源的關注。

  另一方面,尋求創客和産業結合則是讓現有“創客泡沫”沉澱的一個方法。“政府、行業協會可以扮演橋梁的角色,通過眾創空間聚集珠寶、服裝、農業、傢具等各種産業資源,為全世界創客形成一個個窗口,而這需要政府公信力和資源作保障。”

  但非覺得深圳目前對創客的支援在注重創業的同時忽略了創客文化的根基——開源文化。“創客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知識共用,我的代碼可以給你用,但必須用我規定的方式用。”

  “你設計了一個手環,可能沒有量産,但你的知識文檔、代碼和硬體設計留下來了,未來在這個基礎上也許可以誕生出其他的産品。”但非建議,未來深圳應該倡導大家分享知識,比如給予一些開源硬體項目扶持,並從立法層面完善相關制度,讓開源許可協議落地,“這樣才能從根源幫助這個文化的生長,而不是消費這個文化。”

  潘昊覺得雖然“這是創客運動中非常關鍵的東西”,但在目前對智慧財産權都缺乏保護的情況下,“保護開源的知識”對政府的要求有點高。“創客可以通過自發做這件事,比如設立違反開源協議的黑名單等,政府的制度設計也可以有,但需要智慧。”

  “為創客運動加把火,深圳這個頭開得不錯。深圳有這樣的土壤和這樣一群人,總有一天會看到收穫,我認為目前大家有點心急。”但非説。

  “創客是一個身份、職業嗎?我認為它是一個形容詞,它強調的是一種開放、分享、跨界協作的態度。因為創客運動發展,創客這個詞會被植入大家腦中,大眾會趨向於跨界協作,碰撞出新的東西。”潘昊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