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群+”:製造為認同感買單的消費

  • 發佈時間:2015-07-10 06:33: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在“網際網路+”的熱潮下,傳統企業紛紛“觸網”。但多數轉型僅停留在傳統業務與網際網路的簡單相加,僅視之為一場工具的變革,重點依舊放在做産品上。而新出現的“社群經濟”,則將關注點從“産品”轉到“用戶”,著力尋找更合適的消費者,挖掘新的需求。

  所謂“社群”,就是由某種共同喜好或價值觀締結起來的網民群體。其實“社群”早已有之,“BBS”“百度貼吧”等都是社群。將“社群”概念發展為一種商業模式的最早實踐者,是一個叫“羅輯思維”的自媒體。

  “羅輯思維”通過推出知識類脫口秀,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這些觀眾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知識社群。一些企業看到了這一群體潛在的商業價值,就把自己的産品進行“羅輯思維”式的改造,實現精準化行銷。中信出版社便是這些企業中的一員,2015年初,中信首次將新書在“羅輯思維”進行為期3個月的獨家預售,只針對會員,預售期後再開放渠道,面向非社群消費者。中信負責人表示,雖然預售期很短,會員人數也十分有限,但在社群平臺的銷售量卻能佔到一半。

  除“羅輯思維”外,“趁早”品牌CEO王瀟以其暢銷書《女人明白要趁早》聚集了一批青年女性。這些持有相似價值觀的女性自發組成社群,目前已達10萬人之多,遍佈全國86個地區。Kindle瞄準這一群體的閱讀需求,即將推出“趁早”定製版閱讀器。同時,影視界也試水社群,導演張一白將拍攝以“趁早”為題材的電影。

  從“羅輯思維”到“趁早”,可以看到網際網路已不再是一個虛擬“貨架”,而逐漸展現出其根本屬性——連接。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資訊共用、快速傳遞,打破了原有客戶與産品間的資訊不對稱性,我們可以在網上購買到數以億計的商品。伴隨著商品種類的無限增多,客戶要求也將不斷細化,甚至細化到精神領域,這一多樣性更趨複雜的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從低到高的需求層次理論,恰好可以解釋這一演進過程。五層需求層次中,最下面的兩層是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如今網際網路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人們的“吃、穿、用、住、行”等方面的問題。中間兩層—— “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恰好是“社群經濟”可以填補的。

  在一個社群內部,成員通過共同的價值觀或喜好走到一起,找到認同與歸屬;同時,打上本社群“烙印”的産品,則將被他人尊重的需求以商品化的形式物化出來,再經由購買行為得以確認。當代人,尤其是消費潛力巨大的獨生子女一代,他們成長于社會變革期,人們的價值觀日趨多元,他們需要找到同類,需要刷出“存在感”。在商品交換中,這種“存在感”得以實實在在地確認下來。

  在2015年4月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阿裏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提出,“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重構供需:供給方充分利用原有的閒散資源,挖掘需求潛力,從而創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交換場景。一個社群自發聚合起來的成員,從商業角度來看,他們有著相似的需求,但這一需求在社群出現之前可能未被滿足。比如,年輕人對個性意識的堅守、大齡單身女性對愛情的執著、快節奏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渴求……這些在傳統商業中看似無法對接的需求,卻在社群經濟語境下成為可能。商家通過了解社群的鮮明特徵,把握成員共同需求,將産品與社群的特性進行對接,開發出新的消費模式,製造出一個個為認同感買單的消費。

  可以看到,非網際網路企業在“加”上社群後,建立了一種新的供需模式,將産品與特定客戶進行精準連接,提高了供需兩端的效率。如果説,簡單的“網際網路+”是把一根網線拉進了實體空間,擴大商品的銷售渠道,改善存量。那麼,“社群+”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創造需求,實現供給量和需求量兩端的增加。“社群+”模式給商家指出了一種定位客戶的“捷徑”,同時也為傳統企業完成網際網路轉型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