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力聲特打破國外人工耳蝸産業壟斷

  • 發佈時間:2015-07-10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力聲特人工耳蝸銷量今年剛起步,但我卻聽説,外資品牌的人工耳蝸價格開始上浮了。”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增軍在日前中國醫藥新聞資訊協會舉辦的醫療器械品質萬里行活動上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力聲特國産人工耳蝸沒有上市前,外資品牌的價格大約為20萬—30萬元左右;力聲特定價6萬元,外資品牌價格隨即降至10萬—15萬元;而最近力聲特銷售剛起步,外資品牌價格上漲至20萬元左右。

  人工耳蝸是綜合了近20門學科的高科技創新型産品,其研發和産業化是微電子技術、為價格、神經康復、微創外科等學科的融合與滲透,技術門檻高且價格昂貴。當前人工耳蝸産品基本上被外國公司壟斷,國內應用長期以來受制於人,人工耳蝸的國産化尚處於起步階段。國際上主要有三家人工耳蝸生産廠商,分別是澳大利亞的Cochlear公司、美國的Advanced Bionics公司、奧地利的MED-EL公司,這三家公司佔據了全球96%的市場。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在王正敏教授的帶領下開始國産人工耳蝸的研製,于2003年研製成功“多道程式控制人工耳蝸”,病成功地植入耳聾患者體內,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2004年通過技術轉讓,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取得這項人工耳蝸技術的全部智慧財産權,之後組建開發團隊,進行國産人工耳蝸産品的産業化。上海力聲特研製出了國內第一個人工耳蝸産品REZ-I人工耳蝸,2011年2月獲得國內首個人工耳蝸産品註冊證,填補了人工耳蝸國內空白。之後上海力聲特公司被海南海藥收購。

  “在國産人工耳蝸開發過程中,力聲特獲得了39項國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項,擁有人工耳蝸技術的完全國內自主智慧財産權。”孫增軍説,十年來,公司總投資3億多元人民幣專注於人工耳蝸産品的國産化開發。目前力聲特國産人工耳蝸已經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院、解放軍301醫院等國內近20家醫院進行了推廣,效果良好。

  根據衛生部2006年的數據,我國有聽力殘疾人數約為2004萬人,其中重度聽力障礙患者約739萬人,每年由於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新生患兒約3萬人。至今全球共有30萬多人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而中國內地只有4萬名左右的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蝸進行治療,人工耳蝸應用前景廣闊。但人工耳蝸産品絕大多數為國外産品,價格相當昂貴(大約15萬~30萬人民幣),致使許多患者因支付不起費用而得不到治療。

  隨著國産人工耳蝸的推出,國外産品的價格曲線一直下行,2000年一套人工耳蝸産品價格20萬左右,2011年力聲特國産人工耳蝸取得了註冊證,國外産品也逐漸降至15萬左右,而且還給出各種優惠措施,參與殘聯招標的産品價格2014年甚至降至10萬元以下。孫增軍認為,國産人工耳蝸的研發應用打破了國外壟斷,促使了國外産品的降價,最終惠及中國廣大耳聾患者。

  孫增軍説,目前其人工耳蝸産品的銷售已經逐漸走上正軌。海南海藥力聲特投資1.67億人民幣在上海國際醫學園建設的新廠區剛剛投入試用,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專門用於人工耳蝸及相關産品的産業化,人工耳蝸生産能力10000套/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