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診療,何時走出“灰色地帶”

  • 發佈時間:2015-07-07 06:33:28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聞提示】

  “網際網路+”方興未艾,醫療行業也早早加入大潮。公立醫院、醫藥集團、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進軍“網際網路+醫療”,開闢了大量網際網路求醫問診的渠道。然而,相關監管法規不是缺失,就是滯後。無奈之下,許多網際網路醫療業者不得不打起“擦邊球”,遊走于“灰色地帶”。業內專家呼籲,應加快“網際網路+醫療”政策放開的速度,同時在業態創新和安全監管之間求取平衡。

  記者觀察

  創新:

  下載APP可線上就診、線下拿藥

  近日,百洋醫藥集團旗下“易復診”平臺與昆藥集團在寧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易復診”是一款移動醫療客戶端,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線上醫療平臺,已覆蓋全國23個省市、約80家醫院。如果算上社區診所、社會藥店等,其簽約醫藥機構達2萬餘家,線上活躍醫生近萬名,日均患者諮詢量近千人次。該平臺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也解決了一部分診後藥品供應問題。

  “易復診”通過3個步驟為患者提供服務:首先,患者提交自己近期就診狀況,或通過將紙質病例、處方拍照上傳等方式,建立健康小檔案,便於醫生隨時調取、參閱以往病史,增加診斷精準性;然後,患者通過掃碼或搜尋關注所需要的醫生,添加後可採用文字、語音、圖片等多種形式與醫生線上交流,隨時隨地溝通病情。在醫生進行線上診斷後,可以直接通過APP開出處方或更新處方建議,而患者也可以在手機短信和APP上同時收到最新的處方記錄。最後,患者可根據定位系統就近選擇藥店領取藥物。

  醫生的諮詢、診療將收取費用。百洋健康網移動終端事業部總經理胡加躍表示,具體收費多少,“易復診”不作具體規定,由醫生開價並提前告知患者,只要醫患雙方均接受即可。在該APP已經運作的青島、北京等地,有的醫生為患者免費診療,也有的大專家收費1000元/次。

  尷尬:

  網際網路診療遊走在“灰色地帶”

  胡加躍強調,雖然“易復診”的診療是在醫生和患者之間一對一進行,但絕不是一個“C2C”(個人對個人)的診療行為,而是一個“B2C”,也就是“(醫療)機構對(患者)個人”的模式。“易復診簽約的都是有資質的醫療機構,不是醫生個人。”他説,這款APP主打“復診”,也就是醫患之間有過面診經歷後,後續的相關諮詢等可以在網上進行。

  之所以這樣強調,是因為要確保符合法律法規規範。按照我國《執業醫師法》規定,醫生必須在註冊的醫療機構執業,在自己被允許從事的專業領域執業,超地域、超專業看病屬於非法行醫。

  “易復診”的宣傳資料多處出現“診斷”、“處方”等字眼。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此前的表態,網際網路上只能進行健康諮詢,涉及醫學診斷治療的將被禁止。而按照我國目前醫藥不分家的模式,一般患者在醫院看完病、開完處方,直接在醫院藥房拿藥。如果在網際網路上“開方”,如何拿藥也是一個問題。

  胡加躍解釋,醫生在“易復診”APP中給出的“處方”,其實是“處方建議”。患者拿到“建議”後,需要尋找“易復診”簽約的、有駐店醫師的藥店,才能購買相關處方藥。也就是説,網上問診的結果,需要得到現實中執業醫師的確認,才能進行實際的治療。而對於處方藥銷售,“易復診”採取“O2O模式”,也就是線上獲得藥名,到線下實體藥店拿藥。

  建議:

  政策放開應在監管和創新中求平衡

  “網際網路醫療在興起過程中的種種尷尬,很多是由於規範缺乏、界限不明造成的。”鼓樓醫院黨委書記彭宇竹告訴記者,網際網路診斷雖然不被允許,但許多醫療機構一直在偷偷做。據有關機構統計,我國各類醫藥健康APP已經超過2000款。

  在彭宇竹看來,我國“網際網路+醫療”的監管主體多元化,卻缺乏具體的網際網路醫療監管規定;基於網際網路的醫師執業規範缺乏,在實際操作中,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與網際網路資訊諮詢的界限、管轄地和責任歸屬都不明確,留下許多空白地帶,而醫保、物價等政策也不適用網際網路醫療。

  日前在南京郵電大學召開的“網際網路+醫療”高峰研討會上,許多業內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均同意彭宇竹的看法,呼籲有關部門加快“網際網路+醫療”政策放開的速度,儘快明確網際網路醫療究竟做什麼、怎麼做,能做到什麼程度等。

  業內已聽到政策放開的腳步聲。記者了解到,國家食藥監總局制定的《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已結束徵求意見,有望對外發佈。該《辦法》明確提出“解禁處方藥網上銷售”。此外,廣東等省此前對“非急危重症”的網上診療已經作出有限度的放開。

  “但是,網際網路醫療過程中産生的大量病人個人隱私資訊,容易被過度開發利用,有些甚至是非法利用。當然還有醫療事故的風險。”彭宇竹提醒,在政策放開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網際網路醫療存在的安全風險,在“創新”和“安全”中求取平衡,不可偏廢。

  本報記者查金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