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段歷史會一直講下去

  • 發佈時間:2015-07-07 06:13: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4歲的鄭福來耳不聾、眼不花、背不駝。他利索地爬上臺階,走過盧溝曉月碑,站到了盧溝橋坑坑洼洼的橋面上。

  “老爺子來了,你們快去聽他講盧溝橋事變。”橋頭小販認出了他,連生意也不顧了,催促正在挑選小挂件的學生遊客趕緊過去。十幾個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呼啦一下,把鄭福來圍在了橋上的石獅子旁。

  “好,我就愛給學生們講!”鄭福來更精神了。頂著烈日,襯著藍天白雲,老人又一次講起了70多年前的親身經歷。

  “日本鬼子的暴行,

  我從未遺忘”

  作為七七事變的親歷者,雖然當時年僅6歲,日軍的暴行依然震驚了鄭福來,從未遺忘。

  他記得早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人就借著打靶的名義在河灘上練兵,附近的孩子們都撿到過彈頭。當時國民黨政府不願與日軍爆發衝突,只守著城門不讓日本人進宛平城。學校停課、買賣關門,居民們對日軍又恨又怕,也沒有辦法。

  1937年7月7日夜,密集的槍炮聲把鄭福來從睡夢中驚醒。“我睜開眼一看,外面黑洞洞的。”鄭福來回憶説,炮彈就在自家北房西邊落下爆炸,據説第一炮把縣政府大廳都打塌了。

  第二天一早,鄭福來得知頭一天還在一起玩耍的10歲小夥伴四春子,被落到自家門前的炮彈炸開肚子,搶救無效死亡。

  戰鬥持續了很多天,宛平城裏到處都有炮彈落下。“房子都被震漏了,實在沒法待了。”鄭福來跟著母親,混在人群裏逃難。逃到長辛店附近的小樹林時,鄭福來看到裏面全是一排排的屍體,有人告訴他,這是犧牲的29軍戰士。他們不敢停留,一路逃到固城。

  1937年7月29日,北平淪陷。當時身在異鄉、沒吃沒喝,鄭福來的母親作出一個冒險的決定:回家。“回家的路上,鐵路沿線全是屍體,有時候把路都堵了。”鄭福來説,他和妹妹、表弟幾個孩子手牽著手,大人讓他們閉著眼睛走路,千萬別看。由於年齡小、好奇心強,鄭福來還是睜開了眼睛。“成堆成堆的死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還被開膛破肚,全是被日軍殺死的!都是無辜百姓啊,鬼子太可恨了!”講到這裡,老人嘴角都有些顫抖。

  回到家裏,鄭福來發現,自家三間灰土房的門窗沒了,房子被炮彈炸沒了頂,奶奶、爸爸、伯父、伯母不知道逃到了哪。家對面的岱王廟原是當年駐守在盧溝橋一帶的國民黨第29軍219團團部駐地,那時也成了日軍軍營。

  在那段日子裏,國人的性命如同草芥,許多盧溝橋地區的村民都慘死在日本人手中。鄭福來清晰地記得,在曉月碑亭後面,13人被日軍集體殺害;吳振山的二叔經過日本崗哨沒有給鬼子行禮,被一刺刀捅死;郭均的爺爺在河灘撿柴火時,被日軍試新槍打死……

  “日本鬼子到底殺了多少人,沒人知道。”鄭福來説,“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比強盜還強盜啊!”

  “能活到100歲,

  我就講到100歲”

  鄭福來家世代居住在盧溝橋西橋頭,離岱王廟只隔了一條窄馬路。盧溝橋事變爆發以前,他經常能聽見岱王廟裏的國民黨軍隊高唱“手握大刀,殺光日寇保家鄉。”北平淪陷後,岱王廟變成了日本軍營,鄭福來又看著日軍帶著偽軍出門掃蕩,回來就聽説哪又殺了多少人,活埋了多少人。

  直到1948年11月13日,一名解放軍偵查員背著“小馬槍”摸進了鄭福來家,告訴他解放軍要進城了。在鄭福來心目中,這天就是宛平城的解放日。

  鄭福來不願意那段血淚交織的抗戰史也被遺忘,他抓住一切機會,向人們講述自己看到、聽到的一切。

  1951年,20歲的鄭福來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盧溝橋鎮鎮長,接待了曾任全國政協常委的著名記者愛潑斯坦,為這位中國共産黨的外國黨員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和當地人的抗戰史。

  從那以後,鄭福來就成為了盧溝橋抗戰史的義務講解員。退休後,他更是經常利用遛彎時間和節假日到橋上遛一圈,為遊客們講述盧溝橋事變的前前後後。60多年來,鄭福來已經接待了超過70個國家的外賓、媒體記者和數以萬計的參觀者。

  “我這麼做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讓中國人能牢記這段歷史,讓更多人能了解這段歷史。因為日本到現在還否認侵華歷史,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這是讓老人最憤怒的事情。

  2013年,一個日本人來參觀,指著岱王廟問鄭福來是什麼地方?鄭福來告訴他:“這曾是日軍軍營。我小時候常看到日本人排著隊從這裡出發,到處殺人。”那人説:“我們日本人不會無故殺人。”

  “野狼到你家裏撒野,強盜到你家裏搶劫,你反不反抗?”鄭福來毫不留情的反駁讓那個日本人接不上話。他拍著自己的胸口説,“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我親身經歷,我就是歷史的見證者,他們不服不行!”

  正説著話,迎面走來兩個扛著錄影機的年輕人。“別是來找我的吧。”鄭福來自己嘀咕。旁邊的人大聲説,“就是來找你的!”果然,是廣州來的記者。

  最近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波來訪者,鄭福來已經有點累了,但他還是一口答應下來。“只要來,我就配合人家。過兩天還有個100多人的團隊要來聽我講盧溝橋事變呢!”鄭福來説,“有人來是好事情啊,可以幫著我把盧溝橋的抗戰史傳播出去。要是能活到100歲,我就講到100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