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産機器人,要邁三道坎

  • 發佈時間:2015-07-06 05:33:16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劉樂平 通訊員 岳煥

  決意徹底告別過去低小散、傳統落後的生産格局,以“機器換人”為抓手,浙江製造業發力轉型。在市場和政策雙重紅利之下,浙江正在掀起一股“機器換人”熱潮。

  省經信委副主任淩雲認為,“機器換人”實質是以裝備更新為載體的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和管理創新;核心是用先進技術裝備替換舊設備,提高勞動生産率;目的是加快改變過多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的增長方式。”

  與“機器換人”熱潮相伴而生的,是一個新興産業的興起——浙江機器人産業。但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浙江機器人市場的需求巨大,本地機器人産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仍需邁過成本偏高、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落後、應用服務缺失這三道坎。

  雙重紅利催熱産業

  我省的“機器換人”,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政府“有形之手”強力推動。各地從財政、稅收和融資等各個方面減輕企業負擔,推進實施企業“機器換人”。如杭州“對實施工廠物聯網(“機器換人”的主要形式)項目的企業,將按照項目實際投入的25%給予資助”。

  政府力推“機器換人”,是推動製造業升級換代乃至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對企業來説,“機器換人”則出自現實需要。調查顯示,2005年以來的9年間,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人平均勞動報酬從每年14847元增加到每年41370元,年均增長15.8%,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國前列。

  “機器換人”在浙江有多熱?根據省經信委的調查,2013年,通過“機器換人”,我省減少普通勞動用工70萬人;2014年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工人數下降了8.6%,同比減少了61萬簡單勞動為主的操作工人。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催發下,機器人産業迎來一波熱潮。目前,杭州有30余家公司涉足工業機器人行業,包括國內領先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杭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杭州新松。

  位於慈溪的寧波長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3年多來從汽車零配件向汽車等非標“量身定制”自動化機器人手裝備轉型,目前為福爾達、四維爾、上海大眾等做配套。總經理徐長友介紹,“最近幾年發展很快,2011年銷售額400多萬元, 2014年銷售額2000萬元;今年預計同比翻番,其中自動化裝備銷售佔比過半。”

  2013年,浙江正式提出“555機器換人”推進計劃,即未來五年每年實施5000個項目,投入5000億投資,推進機器換人。雖然大中型企業普遍歡迎“機器換人”,但中小企業積極性並不高。

  業內人士稱,浙江的製造業民營中小企業居多,對這一群體而言,投入資本進行“機器換人”,存在一次性投入過大、成本回收期長,高成本投入和可能面臨的高風險等障礙。

  採訪中,有中小製造企業負責人坦言,“機器換人,一年能收回成本就做,兩年收回成本要考慮,3年就不換了。”2009年,杭州新松曾應浙江一家打火機生産廠家的要求,設計一條自動化生産線以幫助其實現“機器換人”。最終,200萬元的價格讓這家企業的老闆望而生畏。這家企業只願意出一半的價錢,因為出的錢再多一點就不如人工划算了。

  “現在是機器人成本較高,人力相對還較低,但是從趨勢來看,隨著研發的投入和技術的成熟,前者的成本是在不斷降低的,後者卻還在上升。”杭州新松總經理李正剛説,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浙江企業的生産成本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根據省經信委的統計,目前浙江重點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到35.7%,機器設備聯網率達到28.3%。重點企業加快“機器換人”之際,一個尷尬的現實是,我省製造企業所用的自動化設備,大部分來自國外,不僅價格高昂,還需要二次改裝和調試。

  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無人生産線,是“兆豐”自己的研究院技術攻關的成果。即便如此,生産線的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基本都是進口。所幸,這條生産線的“大腦”以及部分零件,都經“兆豐”的研發人員重置和改裝。董事長孔愛祥説,“如果我全部用別人的東西,這套設備賣給我最起碼要1億元,以後還得跟著他走。這套設備買來時值3000萬元,後期系統是我們自己研發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製造企業都有“兆豐”那樣的實力。對於起步時間並不長的浙江機器人産業而言,缺乏核心零部件技術是“硬傷”,涉足機器人産業的企業做整合系統的較多,即利用上游零部件,設計機器人結構和控制箱,製造標準機器人。

  在巨大的市場潛力驅動下,還是有不少浙企迎難而上,進行核心技術攻關。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憑藉全電腦橫機在傳統紡織服裝行業“機器換人”潮中贏得大商機, 10年時間年銷售從數百萬元跳躍到數十億元。2013年12月,“慈星股份”發佈公告稱進入機器人産業,進行高端機器人項目的開發。

  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承擔國家重點科技863項目的慈興、中大合作團隊經市場調研發現,我國工業機器人對核心精密減速器的新增需求量成倍增長,另外對於保有工業機器人的維修保養也需要大量的精密減速器。然而全球75%的精密減速器市場由兩家日本廠商壟斷,實現精密減速器的國産化迫在眉睫。

  “中大力德”在為期兩年的攻關中,項目組引進日方兩位高端專家,一舉攻克了該項核心技術難關,成功開發了關節機器人減速器。目前,其“機械手”所需齒輪、擺線、曲軸、精密軸承,除精密軸承外,全部自主製造。“中國製造企業對新的製造工藝需求、産品製造需求都非常強烈,這對機器人産業的發展是強大的推動力。”企業負責人説。

  應用尚需“私人定制”

  對很多中小製造企業而言,機器人買回來了,“機器換人”才是剛剛開始。會不會用,這是一個問題。

  溫州一家鞋企購進數台機器人,裝配了一台自動流水線,完成一筆訂單後操作人員便束手無策了。原來,整個生産線的“大腦”,也就是機器人的程式都是為某一種款式事先設定好的,只能做一種款式。而該鞋企的訂單品類繁多,生産品類時常需要變換,對機器人公司而言,這個工作量不小。

  這反映了當下機器人應用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杭州一家機器人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工廠進行自動化改造的時候,一般都要簽訂保密協議。而且即使是同行業的工廠,需要的機器人也都不完全相同,幾乎每家企業的軟體都需要重新做。“機器人安裝到工廠很簡單,但要讓機器人有效運轉,還需要服務企業的‘私人定制’。”

  省機器人産業技術聯盟理事長朱世強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機器換人”應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提升、管理方式的轉變、人員的提升等諸多方面結合起來。他説,“機器換人”並不就是用機器人換人,而是以適用的機械設備替換人的勞動,機器人只是其中的設備之一。“不必過度迷信國外設備,設備要強調‘適用+適度的柔性’,應綜合考慮性能、成本、維護等因素。”

  記者了解到,省經信委專門成立了22個省級“機器換人”專家指導組,公佈了兩批次共20多家省級“機器換人”工程服務公司名單。據悉,這些公司是各類專業從事自動化、智慧化設備研發與生産,或針對某一領域、行業開展生産工藝流程和裝備等研究、諮詢、優化服務的專業工程服務公司。

  專家指出,機器人是一個産業鏈,要有前端的馬達、伺服,核心的減速器,後端也要跟上。機器人的後端應用讓生産企業頭疼的是,找不到下游做整合的合作夥伴,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軟體、硬體、工藝等。

  在慈溪,由當地龍頭企業帶動,已經形成了一條機器人産業鏈。寧波江宸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是汽車零部件、軸承自動化裝配檢測生産設備生産商,其在寧波更大軸承有限公司實施全流程、數據化、自動化軸承生産線項目,成為寧波市成套裝備自動化示範項目。

  “江宸”通過製造外包,讓 20多家企業為其配套,其中慈溪企業7至8家,主要為自動化相關配件的代理採購及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製造,未來將扶持更多的慈溪本土企業加入到高端裝備製造這個産業鏈中。“江宸”去年銷售額9000萬元,今年預計1.5億至1.8億元。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