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模倣多創新少 國內半數機器人企業在做"山寨機"

  • 發佈時間:2015-01-19 08:2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我國機器人産業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至2014年5月,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已達30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當前,我國中小機器人企業中,帶有投機性質的試水者多,紮實投入者少;在技術開發上模倣者眾,突破創新者少。

  據高工機器人産業研究所統計,截至2014年6月,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産業園(基地)36個,産業園規劃面積超過2.8萬畝,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數據可見,機器人産業投入不可謂不“多”,但其中部分産業投入或好高騖遠或挂羊頭賣狗肉,産業“虛火”旺得很。

  2013年重慶市機器人與智慧裝備産業發展聯盟成立,當地喊出了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産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1500億元的目標,天津公佈到2015年機器人産業規模達到200億元,瀋陽撫順新城不勝數2013年宣佈要建全國最大的機器人産業基地,預計年産值500億元。但2013年全年,我國的機器人整體市場規模才不到200億元,即使按照專家預測的年均30%的複合增長率計算,市場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企業和園區。

  浙江某機器人産業基地2013年底建立,首批入駐的某企業當年成立,自稱年産600台工業機器人,並拿下150畝地,擬投建年産萬台的廠房和流水線。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國際四大巨頭在華産量不過數千台,瀋陽新松等國內較大的機器人企業年産量只有1000多臺,該企業數據虛高現象可見一斑。

  《經濟參考報》記者暗訪發現,由於政策利好,不少企業盲目進軍機器人産業,個別企業甚至目的就是赤裸裸拿地、拿政策。

  “機器人産業不缺少土地廠房,有些企業就是為了土地廠房而來。”上海機器人協會會長徐建國説。

  亞洲製造業協會主席羅軍表示,一些進入機器人産業的企業並不具備能力,某電機生産企業甚至沒有實驗室、研發團隊和檢測手段,也號稱要搞機器人。

  即使是一些有備而來的企業,也基本停留在組裝、仿製階段。天津易而速機器人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江直言,很多企業沒有技術,就是買技術買東西組裝,行業只是“看起來很火”。

  “國內50%機器人企業都在做‘山寨機’,把成熟的國外産品拆開後照搬,或者購買老款機器人圖紙自己開模做。”李群自動化總經理石金博説。

  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挂上幾塊機器人企業的牌子謀政績。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建倉透露,自己最近經常接到類似的政府招商電話,“只要去挂個牌,幾年免租,多少獎勵。這種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確實吸引不少業內業外企業往裏擠,但真正能成長起來的很少。”

  面對機器人産業四處開花,盲目發展的苗頭,眾多業內人士擔憂,産業“虛火”過旺恐重蹈光伏産業覆轍。

  上海納博特斯克傳動設備有限公司(零部件)董事、副總經理楊軍表示,現在各地投入、目標都很大,動輒要達到幾百億的年産值,一定會出現調整,優勝劣汰。而由於核心技術缺失,自主品牌夢也將被埋葬。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機器人産業的浮躁和虛火,有其市場動因,也與地方政府盲目推動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應該對機器人産業發展給予政策性引導和糾偏,滅虛火、扶精尖,避免其陷入“看上去很美”的發展怪圈。

  “首先應嚴格審批機器人産業立項,提高準入門檻,建立追溯機制。”趙傑説,地方扎堆開工機器人産業造成良莠不齊企業入市,很容易形成業內惡性競爭,可能制約國産機器人産業化進程,所以門檻一定要提高。

  羅軍表示,國家層面還應對機器人産業佈局統籌安排,注重培育,引導産業走高精尖方向,而不是簡單地給地蓋廠看數據。

  “解決了生産問題,還要扶持企業銷路。”駱敏舟透露,德國對一些容易導致工傷、職業病的危險、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種,通過法律規定強制採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這在某種程度上拓寬了機器人企業的市場。

  針對中小企業科研力量不足的現實,業內人士表示可加大産學研對接力度。常州智寶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峰直言,目前90%的産學研對接存在問題,國家政策總是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

  魏建倉説:“可以考慮讓高校老師用産品入股,成功可以分成,解決積極性不足的問題。”趙傑則認為,國內各項研究當形成合力,避免與市場脫節,要鼓勵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投身産業鏈各段發展。

  廣東中山市八達機器製造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任道冠表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有限,合作開發技術,共同擁有技術産權或將是中小企業獲得技術支撐的重要手段。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