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股市問題 監管層“見招拆招”很正常
- 發佈時間:2015-07-03 02:31:22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多重利好持續落地“托市”之後,A股依然連續暴跌,顯然是股民信心缺失的反應,而監管層此時“藥不能停”的連續出臺利好,對於挽救市場信心有所幫助。
在管理層放出“降息降準+養老金入市草案+央行持續逆回購”等措施後,市場大漲僅維持了一天,本週三大盤再度恐慌性殺跌,當晚監管層連夜放出三道救市金牌提振信心。市場也是一片喧囂,然而,昨日的市場依然未見復蘇跡象。
當經歷了本週前四天的大跌,這一輪牛市正在充分顯示其與以往牛市相似的瘋狂背後的特殊性。比如這是一次杠桿上的牛市。
自從去年7月份牛市揭幕,到今年五月的舉國炒股,不到一年時間裏滬指迎來翻倍。回本溯源從國家宏觀經濟層面來看,此輪牛市的初衷是政府想借助社會資本的力量,為上市公司特別是大型國企輸血,從而促進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
但事與願違,本輪牛市在發展過程中摻雜了不少投機的因素,一些投機分子或者投機機構利用資本杠桿,導致本該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大量流入股市,迅速推高指數,使得部分個股完全脫離基本面的支撐,出現幾十萬倍的“市夢率”,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下,股價還能連續漲停,這樣的現象並不符合市場運作的正常規律。
在這樣的情況下,此前的證監會有必要“見招拆招”,利用打壓場外配資、兩融、傘型信託等手段意圖去杠桿化,這也是遵循市場規律的表現。
但市場對於去杠桿的反應過大,回調的慘烈程度也出乎廣大投資者和監管層預期,因此近期各種機構接力救市的舉措也是回應市場大跌的“迫不得已”的正常舉動。從監管層一系列手段來看,這一次政府也是動了真格。
其實,在牛市發生的這段時期內,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下行壓力依然存在,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沒有基本面支撐、完全通過講故事編概念的做法往往經不起市場的考驗,最後只能被市場拋棄。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市場近期暴跌可以説是情理之中。
但是,在多重利好持續落地“托市”之後,A股依然連續暴跌,顯然是股民信心缺失的反應,而監管層此時“藥不能停”的連續出臺利好,對於挽救市場信心有所幫助。
此前中國的股票市場一直被政策“密切呵護”,A股的發展歷程中監管層會精心主動調節和控制,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律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因此,在暴跌的危急關頭,監管部門的“站臺”十分有必要。
舉個簡單的例子,西方發達的股票市場目前大多實行T+0的交易機制,一般並未設定漲跌幅的限制。儘管此前A股市場也出現過類似機制,但由於市場曾出現暴跌暴漲,加上部分投機者的過分炒作,股票市場出現不健康發展,事後這些交易制度便被取消。
短期來看,我們相信調降印花稅這樣的“猛藥”並不會很快推出,除非市場再次出現500點以上的巨幅回調,政府才有可能使出印花稅這一“最後的殺手锏”。而一旦市場再度暴跌,可以預期的手段還有,政府還會採取可能臨時停止股票交易、推動中央匯金在二級市場增持權重股等多重“組合拳”。
總而言之,過分解讀監管層、證監會出臺的“三道金牌”是不必的,此前證監會的新聞發言人早已説過,這是市場的自我調整。因此,我們認為,監管層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見招拆招”也是對市場暴漲暴跌做的正常反應。
□汪傑(國海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