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8省1.19萬億財政資金"沉睡" 22個中央部門閒置1495億

  • 發佈時間:2015-06-30 14:39:55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28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審計工作報告時表示,由於相關規定未及時修改、統籌管理力度不夠,各級財政均有大量資金結存未用。至2014年底,抽查的22個中央部門有存量資金1495.08億元,18個省本級財政有存量資金1.19萬億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劉家義在報告中歸納了影響存量資金盤活的四個主要因素。

  預算中有專項用途的收入較多,按現行管理辦法不能統籌安排。2014年,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但有專項用途的收入有6257.25億元,如車輛購置稅收入連年結轉;政府性基金預算年底結轉720.1億元。

  釋疑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目前中央一般公共預算中具有專項用途的收入主要有車輛購置稅、礦産資源專項收入、教育費附加、排污費、水資源費等。按照現行規定,這些專項收入只能用於指定用途、不能統籌使用。但現實中,專項收入實現的年度收入與其對應的用途需求規模並不一致,往往導致部分專項收入資金大量結存、閒置,而一些重點領域和大量建設項目卻面臨資金需求不能滿足、無錢開工的情況,影響了財政統籌能力,不能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法定掛鉤事項支出預算剛性增長,資金閒置量大。如中央本級科技支出至2014年底在財政部累計結轉426億元,超過一半結轉5年以上;中央部門存量資金近一半是教育和科技資金。

  釋疑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這種掛鉤事項“一刀切”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區域的不平衡。一方面一些領域和地區的財政存量資金較多;另一方面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不足,一些地方不得不依靠舉債投入,反映出財政支出結構不盡合理,財政資金統籌力度不夠。

  一些改革措施或工作部署推進滯後,影響項目資金的有效使用。至2014年底,14個省2009年以來籌集的創業投資基金中有397.56億元結存未用,其中4個省從未支用。

  財政專戶清理不到位,大量資金結存。地方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範圍未包括財政專戶,18個省本級財政專戶存量資金至2015年2月底有2145.69億元。重點抽查的9個省本級開設的財政專戶中有35個應取消,專戶資金規模相當於同期國庫存款餘額的35%。

  ■名詞解釋

  財政存量資金

  是指各級財政和相關預算單位結存尚未使用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四類:預算凈結余、預算結轉類資金、各類財政專戶結存資金以及其他財政存量資金。

  ■權威解讀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

  應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如何喚醒鉅額“沉睡”資金?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應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儘快研究理順中央與地方事權關係,推行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建立事權與財權相匹配的財稅制度。加快完善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清理整合規範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梳理部門間的重復職能,儘快啟動中央部門層面專項資金的清理整合工作。

  同時,加強各本預算之間的有機銜接,對投向類似的資金應做好銜接。清理壓縮政府性基金種類,取消一般公共預算已保障、政策目標已實現的政府性基金項目;對徵收來源類似、使用方向類同的政府性基金分類合併。

  此外,加快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負責人:

  “沉睡”資金不醒 影響積極財政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負責人表示,存量資金是當前財政管理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是釋放積極財政政策作用的關鍵。往年的審計報告一般是將其作為財政資金績效的一個方面,與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綜合在一起反映。今年則更加突出反映存量資金清理盤活方面的審計情況,在揭示總體情況的同時,更注重深度分析和提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