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駿眉十年,路向何方?

  • 發佈時間:2015-06-30 08:29:20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5年6月,一款紅茶問世,填補了高端紅茶市場的空白,引發了國內紅茶的消費熱潮,並推動了整個紅茶行業的發展,甚至改變了整個茶産業的格局。

  這就是頂級紅茶——金駿眉。

  一晃十年,圍繞過去金駿眉引發的各種是非紛爭,武夷茶人紛紛溫故而思新。

  一款頂級紅茶的誕生

  原來位處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桐木村所産的正山小種,一度可謂衰敗。上世紀80年代,正山小種紅茶每公斤售價不足20元,山上茶園荒蕪,生産工藝瀕臨失傳。在最低谷時,村裏茶廠倉庫裏積壓著上百萬元的茶葉無人問津,茶青無人採摘,制茶季節幾乎聞不到茶香。

  在綠茶、岩茶、鐵觀音等聲名遠播的時候,小種紅茶的突破成為眾所期盼。

  桐木村的一批茶人開始創新,並於2003年開始嘗試用芽試製綠茶。2005年6月,時任正山茶廠廠長的江元勳,在友人的建議下,決定再次嘗試使用優質芽尖為原料,在正山小種紅茶傳統工藝基礎上進行創新。

  “茶一做好,蜜糖香氣四溢。泡開後,茶湯金黃明亮,色如琥珀,品起來比傳統紅茶少了苦澀,多了甘甜和醇厚。金駿眉工藝是對紅茶製作技術、品飲要求以及專業鑒定等方面的整體革新,使紅茶進入全新的發展高度。”首泡金駿眉的制茶師梁駿德介紹。

  金駿眉引發了國內紅茶的消費熱潮,原只是墻裏開花墻外香的紅茶如今紅遍大江南北,店舖林立。

  十年紛爭難言甘甜

  金駿眉推出之前,再好的正山小種也才賣數百元一公斤;如今的桐木關金駿眉,上萬元一公斤。金駿眉的火爆及其帶來的超額利潤,讓紛爭接踵而來。

  其一,搭便車的數不勝數,良莠難辨。

  金駿眉在全國遍地開花,便宜的數百元一公斤,貴的上萬元一公斤。其中多數要不號稱來自桐木村,要不索性連産地都不標。

  按創制金駿眉的初衷,該茶茶青為野生茶芽尖,採摘于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拔1200米—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野茶樹。正宗金駿眉應是用桐木關村茶樹所産的純芽來做,當地茶山不過數千畝,根本不可能支撐全國每年幾十萬公斤的金駿眉銷量。

  大量低等、劣質的金駿眉充斥市場,既損害金駿眉原産地桐木村村民的利益,又衝擊正宗金駿眉的美譽度,甚至讓人懷疑金駿眉的生命力。

  圍繞金駿眉的紛爭之二是金駿眉商標之爭。

  2007年起,桐木茶葉有限公司和正山茶葉有限公司先後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金駿眉註冊商標,均被駁回。而後,正山茶葉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並獲裁定“金駿眉”商標予以初步審定並公告。在公告期內,桐木茶葉有限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由此開啟長達6年的金駿眉商標之爭。最終在2013年底,北京高院對“金駿眉”商標的異議復審案作出判決,認定“金駿眉”是一種紅茶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不應作為商標來註冊。

  法院的二審判決,堵死了任何一個企業把金駿眉當作商品商標註冊的可能。對正山茶葉有限公司來説,金駿眉是其創新産品的名稱,公司應有的智慧財産權卻喪失了。對桐木村和武夷山市來説,金駿眉作為武夷山茶人茶企獨創的紅茶新品種,其商標權益不能留在武夷山,是武夷山市茶産業的巨大損失。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説:“如果全國各地都生産金駿眉,實際上是對市面上各種倣冒産品的默許,市場可能逐漸萎縮甚至消亡。”

  苦澀之後求回甘

  6月26日開幕的首屆武夷山春茶交易會,來自桐木村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茶葉審評臺吸引諸多遊客駐足品飲。這家5月底成立的合作社,集結了桐木村100多家農戶,擴容後的註冊資本金將達1億元,目的就是要實現正山紅茶的抱團發展。

  “長期以來,桐木村民都是各自經營,隨行就市,缺乏商標意識、品牌意識、權利意識和抱團意識,這也是導致當前金駿眉亂象的原因。”合作社理事長胡永飛表示。

  曾在知名茶企擔任行銷經理的常務副理事長伍建明説:“桐木村的正山紅茶品質很好,但多數茶農只會做茶不會賣茶。今年,合作社將集體對外參加各大茶展會,共推正山紅茶品牌,共同開發桐木關旅遊資源以及特色農産品。”

  至於金駿眉品牌的保護問題,武夷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標廣告管理股負責人曹錦順説:“以武夷山市茶葉科學研究所作為申請主體,去年5月已向國家申請‘武夷山金駿眉’地理標誌保護商標,以作為集體商標授權武夷山市本地茶企使用,正在等待批准。”

  據悉,今年上半年,武夷山市茶企和個人註冊的茶葉商標超過600件,總數已近5000件。“茶葉商標數量的快速增加,説明武夷山市茶企和個人的品牌意識和權利意識日益增強,這對茶産業發展是有益的。”曹錦順説。

  “武夷紅茶要保持國內優勢,甚至要取得世界認可,就不能僅局限在目前的中高端産品上,更要衍生産業鏈,做好品牌、做出標準。”作為國內紅茶龍頭企業的掌舵人,正山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元勳也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2005年研發金駿眉前,武夷山茶業在紅茶加工技藝方面並沒有大的突破。江元勳説:“究其原因,産學研脫節是當前茶産業的共性,辦公室和生産車間如果結合不起來,企業與院校均不會有大的技術和科研突破。”

  新成立的合作社準備以民間方式引導村民提高制茶技術和水準。“一方面是要引導村民按QS標準進行紅茶生産,確保正山紅茶的優良品質;另一方面也打算通過今年舉辦首次桐木村紅茶鬥茶賽,以每年舉辦鬥茶賽的方式推動村民提高制茶水準。”

  關於武夷紅茶的未來,江元勳認為:“獨一無二的武夷山生態圈使得金駿眉的原料具有了稀有性,同時金駿眉的産生除偶然因素之外,主要歸功於其母本正山小種技術工藝的不斷傳承,而在正山小種最重要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的勇於創新,賦予了金駿眉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獲得高價值的性能。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茶還得經營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