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節約集約用地的“湖北探索”

  • 發佈時間:2015-06-24 16:29:16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編者按

  2015年6月25日,第25個全國土地日。

  國土資源部將“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推動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定為今年的宣傳主題。

  這是自設立全國土地日25年來,國土部第九次將“節約”或“集約”寫入主題。

  我省土地集約節約有哪些探索?日前,記者走進安陸、丹江口兩地探訪。

  安陸挖潛農村宅基地——

  遷村騰地,老宅復墾成良田

  記者 陳岩 通訊員 胡誌喜

  “真沒想到,我家那個150平方米的老宅,能帶來這麼多收入,這事政府辦得好啊!”45歲的方世清喜笑顏開,她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筆賬,“老宅拆除,不光拿到1.2萬元的補償款,復墾出來的土地,也歸我所有,每年都有固定收入。”

  方世清是安陸市煙店鎮余寨村一組村民,現住房佔地面積68平方米,是棟三層小樓。“農民建房少則150平方米,多則400平方米,加上房前屋後的附屬設施,有的佔地2畝多,全市農村戶均佔地達310平方米。”説起從前的混亂,安陸市副市長葉雄感慨不已。

  農村用地的無序,擠壓著安陸市經濟發展空間,也倒逼傳統宅基地管理模式的轉變。“我們用了6年時間,在實踐中探索出完全自願參與的六統一模式。”安陸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周文錦説。“六統一”,即統一徵集民意、規劃佈局、安排用地指標、建設配套設施、拍賣配號、分戶辦證,建設居民集中安置點,遷村騰地,老宅復墾。

  按“六統一”模式,安陸市已累計新建和改造農村居住點813個,入住農戶32520戶,戶均佔地由原來的310平方米下降到130平方米,累計減少佔地585.36公頃。不僅如此,安陸市還實施遷村騰地項目37個,凈增耕地2573畝。

  方世清宅基地如今已復墾成土地,種上水稻,綠油油的一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統一經營,方世清家的承包地加上老宅復墾出來的土地一共6畝,流轉出去後,每畝地每年有500斤穀子,老宅變成生蛋的“金雞”。

  好處不僅在經濟上。如今的余寨村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環境優美,村民生活品質大大提高。

  丹江口破解用地供需矛盾——

  退城入園,工業集群化發展

  記者 陳岩 通訊員 胡誌喜

  用地空間不足、用地供需矛盾凸顯,困擾著丹江口市。該市每人平均耕地僅0.6畝,比全省每人平均耕地1.3畝還低0.7畝,比全國每人平均耕地1.52畝低0.92畝。“2014年,十堰市國土資源局下達的用地指標是600畝,可丹江口實際用地需求是2000畝。供給滿足度不到三分之一。”丹江口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擁軍説,更嚴重的是,在相對粗放的增長方式主導下,不少企業在土地使用上“寬打寬算”,土地“瓶頸”越發明顯。

  破解難題從規劃節約開始。

  本月初,記者在丹江口經濟開發區看到,武當山泉、農夫山泉、心怡心寶等12家做“水文章”的企業聚集在一個專業園區,正開足馬力生産。其中,農夫山泉佔地152畝,已實現年産值15億元,年稅收1.5億元。該開發區管委會黨委副書記孔繁盛介紹,按照“佈局集中、産業集聚、用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規劃拓空間、控擴張、引集聚。

  過去,丹江口市引進的一些工業項目,不按規劃來,單獨選址。比如同是做汽車配件的,東一個、西一個,浪費土地。現在,汽配産業園、農産品加工産業園、水都工業園等一個個專業園區形成,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嚴格按照投資強度和工業用地控制指標核定用地面積,近3年來,該市節約用地1200畝。出臺“退城入園”優惠政策,讓市區內企業向園區聚集,實現工業集群化發展。如,丹江口汽車傳動軸公司等一批企業搬遷到園區後,騰出土地600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