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丹江口庫區漁民賣魚難:“虧本也要賣”

  • 發佈時間:2015-02-03 07:23: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寒冬臘月,丹江口庫區氣溫逼近冰點,剛起魚歸來的李振忠老人卻汗濕全身。“有上萬斤魚沒賣。”他失落地説,“辛苦養大的魚只能賤賣,心疼!”

  為了南水北調一庫清水潤北方,為了守好北方人的“水井”保護丹江口水庫水質,今年67歲的李振忠幹了一輩子的行當,一年內必須賣魚上岸,另謀生路。

  李振忠是一名移民,幾年前為丹江口水庫蓄水而搬遷後靠。家中的網箱今年已取締上岸,但200畝水面庫汊中上萬斤魚還在靜靜等著“移民搬遷”。

  李振忠老人的遭遇並非個案。據了解,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所在,必須全面取締水庫中網箱養魚。按照當地的工作規劃,2015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網箱全面取締,這意味著逾11萬隻網箱將被拆除。根據2014年當地的實物登記統計,這些網箱中有超過1億斤的魚。

  丹江口市水産局副局長熊志邦告訴記者,按照前期摸底統計,僅春節前就有約300萬斤成魚亟待上市銷售。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個季節尤其是春節前正是鮮活産品的銷售旺季,但現在丹江口市的成魚每天銷售僅有2萬多斤,而在前年每天可達到10萬斤以上。

  “2012年3斤以上的魚能賣到每斤25元,2013年降到了22元,現在的起步價才10多元。過去一天能往外走魚5000多斤甚至上萬斤,現在一天3000斤都難走。”涼水河鎮漁民徐清合既養魚,也經銷魚,“現在魚賣不動了。”

  丹江口水庫的魚80%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翹嘴鲌魚,屬於消費市場上的中高檔産品。因為丹江口水庫水體清新、水溫較低等原因,翹嘴鲌在這裡的生長速度較慢,一條翹嘴鲌4年才能長到3斤左右,養殖成本相對較高。

  此外,大量成魚集中上市和部分經銷商借機壓價等因素,造成魚的售價明顯下滑,一高一低讓漁民難以承受損失。

  丹趙路辦事處計家溝村漁民楊朝發説,2013年底魚飼料價格開始上漲,1至3斤的翹嘴鲌最少要賣到每斤15元才能不虧本,但現在基本上只能賣到12元左右。

  養殖大戶趙友均家中有120多個養魚網箱,經過前期清理,還剩近一半。目前,還有6萬斤魚沒有賣完。他告訴記者:“如果賣不完,繼續養,只會越養越虧。”

  “魚賤傷農”,1000多戶漁民憂心忡忡:“魚賣不完咋過年?”丹江口市副市長周德隨充滿憂慮,“照這種價格賣下去,估計1/3的漁民要破産啊。”

  為幫助漁民賣魚,丹江口市政府也想了很多辦法,向經銷商大戶提供財政補助政策,在北京、武漢等地設立專賣店,丹江口市的人大代表在湖北省“兩會”上也積極向社會推廣丹江口魚。一些企業、電商平臺和熱心人士開始關注,並積極聯絡洽談。但對於快要過年的漁民來説,“能更快一點就好了”。

  丹江口聖源實業公司水産品加工廠經理陳彥告訴記者,如今魚價低,對於加工企業來説,降低了成本,但工廠一年4個月只能加工魚約300噸,受取締網箱政策影響,企業不可能再擴大生産,全市不少魚加工企業都在提前準備轉行。“相比300萬斤待售成魚量,丹江口市的加工消化能力有限。”

  常年生活在庫區的漁民説:“希望社會熱心人士能夠關心一下我們水源地的漁民,幫著賣魚。”

  記者踏雪在庫區採訪的幾天時間裏,不少漁民坦言,魚不好賣,只能減少魚的喂食,節省成本。有的漁民甚至虧本也要賣魚,因為還有貸款要還。

  一些漁民一邊打聽聯繫著經銷商賣魚,一邊到縣城找點活幹,希望能掙點錢,彌補養魚的虧損。

  李振忠告訴記者,等賣完魚,他承包山地學著搞種植,爭取讓自己的“錢袋子”鼓起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