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是一場降杠桿引發的“血案”

  • 發佈時間:2015-06-24 14:32: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周市場大幅下跌,上證綜指周跌幅13.3%,為2000年來次高,僅次於2008年6月,投資者自嘲,“如果不是牛市,一週要跌這麼多還真難。”隨著市場大幅急跌,對牛市的懷疑聲漸起,牛市結束論、結構性熊市論開始出現。海通證券認為,牛市的邏輯和根基沒有變化,牛市思維面對短期調整,牛途顛簸,但方向不變。

  這是一場降杠桿引發的“血案”

  為何急速大跌?降杠桿引發的血案。上周市場急跌,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3.3%、14.4%、15%,創本輪牛市以來單周最大跌幅。市場下跌的主要誘因是證監會要求券商清理場外配資相關業務,引發市場恐慌。本輪牛市與以往的不同點之一就是杠桿交易,目前場內杠桿資金,即融資餘額2.27萬億元。場外杠桿資金主要有傘形信託、結構化産品、民間配資等,前兩者由銀行提供優先資金,預計共1萬多億元,以傘形信託為主,預計8000多億元,後者主要通過HOMS等系統運作,預計2000億-3000億元。民間配資是監管要求清理的對象,雖然實際佔比不大,但市場本身在高位,投資者存在高原反應。從盤面來看,上週四、週五均是下午2點之後跌幅擴大,就是恐慌性拋售的體現。草根調研,市場急速大跌對場內融資盤的影響不大,截止到上週五融資盤只有不到千分之一達到平倉警戒線(仍有兩個工作日可以補充保證金),約3%保證金比例處於130%-150%的風險區域。從上周個股跌幅來看,兩融標的跌幅與其融資佔比相關性不強,説明場內融資盤平倉行為並未出現,下跌並非來自場內融資盤拋售。個股跌幅與前期漲幅有一定相關性,説明主要源於情緒變化帶來的拋售。

  海外經驗:杠桿交易可加劇市場下跌。杠桿交易對A股是個新型工具,可以參考海外市場經驗。1990年代美國科技股大牛市中,融資餘額1995年從500億美元一路升至2000年初的2800億美元,隨著美聯儲連續加息及科技企業業績不達預期,納指2000年3月見頂下跌時,去杠桿加劇了市場下跌,一個月內融資餘額下降近10%、納指最大跌幅34%。1985-1990年台灣牛市,融資餘額從2000億新台幣增至2.8萬億新台幣,1988年9月台灣當局宣佈徵收資本利得稅導致市場下跌,去杠桿同樣加劇了市場下跌,一個月內融資餘額下降8%、台灣加權指數最大跌幅35%。A股的杠桿資金,場內融資盤是大頭,1月中及4月中各個券商兩次降低杠桿比例後,場內實際融資比例預計僅1:1.6左右,融資交易佔比3月來持續回落。目前場內融資強平引發的風險不大,除非市場連續出現上周式的急速大跌。

  牛途不變,短期顛簸

  邏輯未變,牛途不改。熊市式的大幅下跌讓部分投資者擔心牛市結束,筆者認為牛市趨勢沒變。

  本輪牛市是轉型的“中國夢”,全球網際網路浪潮乃天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為地利,人力資本紅利爆發是人和。

  牛市就是泡沫化過程,儲蓄率與投資率裂口擴大使得資金充裕,本輪牛市泡泡創紀錄,類似上世紀80年代日本、台灣。一輪牛市最終結束于産業發展動力耗竭,如1996-2001年的家電飽和、2005-2007年的地産銷售瘋狂、2000年科網泡沫化等,中國轉型才開始,牛途還很長。大類資産配置轉向股權資産不會輕易結束,2000年後轉向房地産持續了10年,現在股權投融資時代才開始。對比2007年牛市,儲蓄搬家導致存款約下降持續兩個季度,而本次儲蓄下降4月份才開始。二戰後美國、日本、台灣、香港等牛市,指數漲幅核心區域是10-20倍,牛市高點股票市值/GDP的核心區間150%-200%,目前A股市值/GDP才99%。

  策略:牛市思維看顛簸

  保持牛市思維。短期下跌的確影響情緒,但回顧過往牛市可見,牛市中波段操作很難。牛市中公募基金戰勝私募基金,公募基金難以戰勝指數,而熊市中相反,這從側面反應牛市中擇時是很難的。過去一週急跌時公募基金倉位變化很小,導致凈值跌幅大,但正是因高倉位才使得其今年累計收益率高。本輪牛市的邏輯和根基並未變化,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牛市思維,倉位高的投資者可以在震蕩中優化結構,倉位低的投資者在震蕩中佈局未來。目前看,政策面空窗,市場W形震蕩築底的概率更大,絕對收益投資者可以考慮震蕩中高拋低吸。

  轉型方向的成長仍是主戰場。投資者關心市場調整中會否出現風格切換?2007年5·30前後風格似乎變化。一直強調,每一輪牛市都有主導産業,成長股是抽象的名詞,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投資順大勢方成大器,順社會變遷之勢,順産業發展之勢。本輪牛市就是轉型的“中國夢”,轉型方向的成長股是主戰場,類似2007年地産鏈。2007年5·30前後看起來中證500與上證50出現的風格切換,但從産業角度看,地産鏈的主導地位從未改變。繼續看好轉型的三個長坡:①技術演變的“網際網路+”,如客廳網際網路,能源網際網路。②政策扶持的先進製造,如工業4.0的設備互聯+智慧工廠+資訊處理、軍工,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科研院所改制等催化劑不斷。③人口週期的健康服務,如體育産業、醫療健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