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6-23 04:37: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貴州農業 衝上“雲”端

  6月中旬的一天早上,貴州省龍裏縣場壩村村民王積瓊像往常一樣按時來到灣灘河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區文格溫室蔬菜無土培植中心,為已挂果的番茄苗施肥。

  “30天后,這些番茄就能採摘並遠銷粵港澳地區。這個智慧化日光溫室可以對室內種植的蔬菜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農産品的綠色生産。我們每天都會密切關注溫度、濕度、光照和微量元素等各項指標。”王積瓊一邊施肥一邊給記者講解道。

  今年年初以來,龍裏縣搶抓貴州大數據産業發展機遇,積極搭建物聯網絡平臺,投資150余萬元新建了園區環境資訊與病蟲資訊感知監測系統、蔬菜品質産品溯源系統、資訊平臺展示中心、測土配方施肥平臺,充分採集農業生産各個環節的數據,通過物聯網海量收集、整理、分析,實現了農業智慧化生産管理。

  龍裏縣灣灘河高效生態示範農業園是貴州省級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目前購買安裝了農林小氣候資訊採集系統、蟲情自動採集系統、孢子資訊自動捕捉培養系統、太陽能電源、監控設備、創建品質安全追溯體系、資訊服務設備軟體、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等智慧農業軟硬體設備,園區農業物聯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對田間的苗情、墑情、病蟲情、災情、生態環境、品質追溯等進行實時監測、預警並自動防控,做到全天候、無人值守、連續自動工作,還可與國家、省、市、縣、鎮各級資訊採集站數據共用,真正實現了生態農業的現代化、智慧化。”龍裏縣農村工作局副局長楊朝慧信心滿滿。

  在生産過程中,灣灘河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積極構建園區農業物聯網路體系,整合應用感知技術、GIS技術、無線網路技術、控制技術,實現園區內蔬菜生産資訊的定位、採集、傳輸、控制和管理,對農作物生長的土壤養分、墑情、苗情、病蟲、災情等進行監測與展示。通過物聯網、雲技術,將實時採集的資訊進行數據提取、綜合、分析、總結,最後提出可行性處理方案,及時幫助農業生産者、管理者作出有效的決策。

  同時,園區建立的産品追溯系統可以記錄下蔬菜生長的每一個環節數據,形成蔬菜“標簽”。用戶通過電腦或手機等掃描終端,便可以查看蔬菜的生長地理位置、品種資訊、生産環境、肥水投入、病蟲害防治、修剪以及貯藏、質檢、運輸、銷售一系列從“生産-運輸-倉儲-銷售”全産業鏈的一系列資料資訊。

  “無論蔬菜生産銷售的哪個環節出問題,根據這條資訊主線,都能精準定位,找到問題的根源。”灣灘河鎮鎮長陳明麗拿著掃描器一邊示範一邊解説。

  淘寶村裏喜事多

  “編出美麗鄉村,淘來幸福生活!”一條條醒目的標語,在村子裏隨處可見;30多家物流公司的車輛停在道路兩旁,忙著把産品裝車送往全國各地……這就是山東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一個“淘寶村”每天的忙碌狀態。

  灣頭村一直有草柳編的傳統。2008年後,開始有村民在淘寶網開店,並逐漸形成規模。灣頭村1700多戶村民中現在有800多戶在淘寶網銷售草柳編工藝品,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有40多家,去年全村網銷收入過億元。網店的興起,吸引了大批快遞公司的入駐,目前全村已有快遞店30多家。更令人欣喜的是,灣頭村帶動了錦秋街道網上銷售的火爆,全街道已有網店1100家,生産銷售産品30大類1500多個品種,銷售範圍遍及全國18個省市區,還遠銷40個國家和地區。①灣頭村定期舉辦培訓班,向村民傳授網路銷售技能。

  ②村民利用當地特産蒲草手工編織工藝品。

  ③村民在淘寶店整理自己的草柳編産品。

  本報記者 李樹貴攝影報道

  山東金鄉大蒜産銷不再“憑感覺”

  本報記者 劉志奇

  中國大蒜産業資訊聯盟近日在山東省金鄉縣掛牌成立。據悉,這一建立在網際網路大數據挖掘與雲運算技術基礎上的資訊平臺,未來將即時監測併發布生産、庫存、出口和價格等資訊,為行業提供生産決策參考。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隨著此次金鄉大蒜擁抱“網際網路+”再次邁出新步伐,我國大蒜行業種植、交易有望告別“靠經驗、憑感覺”的歷史,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也將顯著增強。

  近些年來,大蒜市場行情波動頻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大蒜收購價從三四塊錢到幾毛錢,從‘蒜你狠’到‘不夠本’,對蒜農、蒜商還有大蒜産業都是一種損害。”金鄉大蒜産業資訊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桂華認為,大蒜産業資訊不透明、不對稱是導致大蒜價格暴漲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組建全國性的大蒜資訊平臺,及時發佈我國大蒜産業相關資訊和預警預報,對於防止大蒜價格暴漲暴跌意義重大。

  據楊桂華介紹,此次成立的中國大蒜産業資訊聯盟成員單位覆蓋山東、河南、江蘇三大大蒜主産區及河北、四川、雲南等副産區。聯盟成立後建設的國家級大蒜市場監測平臺,採用新一代資訊技術暢通産區和銷區的大蒜資訊交流渠道,通過量化指標來反映市場動態,可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蒜農種植提供客觀參考。

  “不了解産量、庫存量,以前買賣大蒜基本上靠經驗,蒜價也容易被炒起來。”金鄉蒜商胡丙勝説,此前大蒜行業也有相應的資訊發佈平臺,但以成交價格為主,缺少産量、庫存等預警資訊。他認為,隨著此次資訊聯盟的成立,將顯著提升生産者和經營者從種植、儲存到銷售等各個環節參與市場、規避風險的能力。同時在創新大蒜産業服務模式、爭取中國大蒜的話語權和定價權等方面也將發揮積極作用。

  金鄉縣是“大蒜之鄉”,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左右,貯藏能力近200萬噸,年外銷量130萬噸,大蒜加工出口總量佔全國的70%以上。

  在借力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網際網路技術整合産業資源方面,金鄉大蒜近來動作頻頻。今年初,中國·金鄉大蒜指數通過國家級專家組驗收後正式對外發佈。這一資訊産品在分析研究大蒜市場競爭與産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已經開始發揮出獨特作用。

  最近,金鄉大蒜又與山東高速、上海天禦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山東高速整體收購金鄉大蒜現貨交易公司後,基於網際網路的大蒜現貨電子交易市場,將積極探索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上海天禦則將從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體、農業電商創業基地、農村電商物流等方面與金鄉展開闔作,助力當地大蒜産業轉型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