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縷茶香飄海外

  • 發佈時間:2015-06-23 04:37: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0年前,在1915年首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我國的祁門紅茶便榮獲金質獎章,將一縷清香帶給了世界。100年後,在第42屆米蘭世博會上,人們仍舊能夠嗅到從中國企業聯合館飄出的那縷茶香。

  從巴拿馬到米蘭,祁門紅茶演繹的故事跌宕起伏。

  傳承與創新,揉捻“祁門香”

  “‘祁紅’曾是歐洲市場上的名牌。只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一度出現內銷基本沒有,外銷持續萎縮,祁門紅茶陷入了困境。全縣2004年祁紅加工量只有664.8噸,加工産值644萬元。”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副縣長陳亞亭説。

  但去年祁紅的數據卻很漂亮:加工産量5000噸、加工産值7.01億元。“祁門香”為何再次聲名遠揚?答案就是:傳承與創新。

  謝永忠是制茶高手,每天都在祥源茶業的車間裏表演制茶技藝。“祁門紅茶要經過10多道工序,這也是‘功夫’所在。”謝永忠邊説邊拿起篩子,抓上幾把茶葉,演示精製中“篩分”的技巧。隨著他手型的變化,不同形態的茶葉在篩面上跳起了不同的舞蹈,各自集中,又透過網眼彼此分離。

  “不同時節採摘的茶葉,甚至初制環節的細微差異,都會影響口感,而把握這一切的是制茶師的技巧和經驗。越是頂級茶葉,越需要傳統手工製作。”謝永忠説,他希望能把這手藝傳承下去。

  除此之外,祥源茶業還模仿製茶師傅的手法,研製出一條全自動化祁紅生産線。記者在生産車間看到,進入萎凋槽的茶葉鮮葉,正通過預先設置的溫控傳輸帶自動轉入下一道工序,幾名技術員適時調節機械數控指標,查看制茶進展。“這條生産線能日産10萬噸鮮葉,實現了連續變溫萎凋、發酵,保證了祁門紅茶品質的穩定性和標準化,讓我們佔領了部分紅茶市場。”祥源茶業副總經理姜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當然,在傳承與創新這門功課中拿到高分的,不只有祥源茶業。目前祁門縣有重點紅茶企業30余家、國家茶産業百強企業1家。

  線上與線下,炒制“祁門香”

  重新佔領市場後,就要思考如何擴大市場的問題了。祁門縣的對策,是主動擁抱網際網路。

  據陳亞亭介紹,祁門縣鼓勵企業採取自建和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網上行銷,祥源、祁眉等一批企業均建成了網上直銷店。去年,祁門紅茶電商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祁紅”現貨也于去年8月首登電子交易平臺,成為安徽省第一例上市交易的農産品

  作為一名“80後”,天之紅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副總李曉丹的日常工作,就是帶領一支平均年齡25歲的團隊,開拓著茶飲的電子商務市場。豐富線上産品、夯實售後服務……僅僅兩年,他們就線上上打響了祁門紅茶的名號。“只有主動運用新生事物,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李曉丹説。

  線上日益紅火,線下也是妙招不斷。先是穩步推進實體渠道建設,在全國新建各類旗艦展示店100余家。然後,又打造種植、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生態茶園,建立生態産業鏈,促進茶葉經濟良性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祁門縣還引導祁紅加工企業與行銷大戶建立網點,開辦專賣店;鼓勵企業開發適合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茶葉特色産品,不斷擴大國內市場份額;繼續加強祁門紅茶發展公司的自營出口服務工作,重點幫助2至3家企業完成出口衛生註冊,獲得自營出口權,穩定外銷市場。

  國內與海外,發酵“祁門香”

  王昶是祁門紅茶協會會長。最近,他的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祁門紅茶以24.26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6年入選“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的消息,讓他高興了一陣子;可一想到全縣大大小小的商標多達125個,卻缺少知名度高的名牌,就又興奮不起來。

  我國有些傳統茶飲企業近年來産量一再降低,甚至一度有名無市。在王昶看來,只有樹立品牌意識,才能扭轉這樣的局面。“必須在産業結構上作出調整,改變粗放的加工制茶方式,打響祁門紅茶的大品牌。”

  於是,他們建立了集科研、生産、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紅茶文化産業體系,對祁門紅茶全産業鏈進行整合。並在去年參加了中國茶葉大會、世界四大紅茶論壇等10多個展會活動,提升了祁門紅茶在行業內的整體形象。今年,他們又“出征”米蘭。當一箱箱紅茶被搬上竹筏,以傳統的運輸方式,沿著閶江河,向著當時“茶馬古道”的集散中心漢口順流而去的時候,“祁門香”也隨之飄散于海外。

  對於能否在米蘭世博會上出彩,王昶很有信心:“茶飲的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國紅茶的品質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只要我們在行銷上也能形成合力、推廣祁門紅茶的大品牌,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就會不愁銷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