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配合安檢就是保證自身安全

  • 發佈時間:2015-06-19 08:30:4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伊萱

  6月13日,準備乘坐CZ6888航班由廣州飛往烏魯木齊的張先生在通過安檢時,開機員通過X光機圖像檢查發現其攜帶的泡沫箱內有類似冰塊的物品,便通知開包員進行開包檢查。隨即,張先生稱自己是中山大學某醫院教授,並出示了工作證及相關證明。據了解,由於科研工作需要,張教授要把標本帶到新疆的附屬醫院,而用於貯藏標本的冰塊即為乾冰。

  安檢員向張教授解釋了民航關於乾冰攜帶的規定:“乾冰的攜帶需要經過航空公司允許,並且有重量限制。因為乾冰雖然能直接揮發成二氧化碳,不會變成液體,但二氧化碳如果處理不當,較易産生爆炸。”張教授聽後表示理解,於是將乾冰交由安檢處理。

  這些年,隨著反恐態勢和社會安全形勢的變化,民航安檢標準越來越高,但與日益嚴格的安檢相伴而來的是旅客對其人性化和服務感受的質疑。

  由於機票價格較高,旅客付出的成本較大,自然對民航各項服務水準期望值較高。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民航運輸對安全的要求遠高於其他交通工具,對旅客乘機攜帶的行李物品限制較多,客觀上必然會給旅客帶來不便。大部分旅客理解並支援這些限制措施,如上述張教授配合安檢的行為,這的確值得我們“點讚”。但總有個別旅客不滿意,並將怨氣發泄到安檢人員身上。

  5月15日,旅客陳某由廣州白雲機場乘機前往上海,在安檢通道接受開包檢查時,安檢員聞到其手提行李箱裏散發出異味,在場的其他旅客被熏得掩鼻遠離。安檢員發現箱內有兩盒榴蓮肉,於是告知其榴蓮屬於異味食品,不可以隨身攜帶上飛機,建議陳某將榴蓮密封包裝後辦理托運。但無論安檢員怎麼解釋,陳某都不接受,發脾氣執意要帶榴蓮上飛機,而且越説情緒越激動,氣憤地將榴蓮扔在安檢員身上,並將剩下的榴蓮放進行李箱後奪門而出。安檢員追出將陳某堵截,航廈派出所民警,將陳某帶回派出所處理。事後,陳某一再道歉,承認錯誤,並主動寫下檢討,稱以後不會再犯,但已錯過了其乘坐的航班。

  不隨身攜帶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乘機等是旅客較為熟悉的安檢規定,但有一些規定對旅客來説卻是很陌生的,比如禁止隨身攜帶榴蓮登機。這種氣味濃郁的水果大部分人難以接受,而機艙又是密閉空間。因此,民航規定,帶有不良氣味、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物品不允許攜帶登機或托運,以防影響其他旅客或造成恐慌。

  當旅客攜帶的物品與民航規定産生衝突時,最好也是最應該的辦法就是服從安檢員的指令。安全檢查是機場為防止劫(炸)飛機和其他危害航空安全事件的發生,保障旅客、機組人員和飛機安全所採取的一種強制性的技術性檢查。安全檢查對候檢旅客一視同仁,即便旅客絕無危害空防安全的念頭,也應按照民航規定進行安全檢查,任何威脅空防安全的行為和物品都是絕對不允許的。在這種情況下,旅客應主動配合檢查,這是對自身和其他旅客安全的一種尊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