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擦亮雙眼 警惕航班取消類詐騙

  • 發佈時間:2015-06-19 08:30:4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北京市工商部門發佈消息提醒消費者,近期,航班取消類詐騙高發,部分詐騙分子以400、800開頭的電話,模倣航空公司客服的語氣及套路行騙。消費者在購票渠道的選擇和購票後售後服務的環節都應提高警惕,切勿被騙。

  近兩年來,各地頻繁出現以“航班取消”短信為噱頭的新型騙局,騙子以航空公司客服的口吻發送短信,謊稱消費者購票的航班因故取消,需要在限定的時間內致電指定電話進行機票改簽或退票。因騙局設計非常專業,短信內的消費者資訊準確無誤,極具迷惑性,不少消費者被騙,按對方提示操作、轉賬。

  隨著高考結束、暑假來臨,民航即將迎來暑運。為了確保出行旅客的順利平安以及財産安全,請您擦亮雙眼,警惕航班取消類詐騙。

  □本報記者 李暄

  航班取消是真的嗎?

  “尊敬的某某旅客您好!您預訂的2015年6月11日珠海—哈爾濱的XXXX航班因故已被取消。由此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收到短信後請及時與本公司聯繫,辦理退票或改簽,以免影響行程。(注:退票全額退款,另外補償損失100元,改簽收取20元工本費。)客服電話:400-XXX-XXXX ,8小時內有效!XX航空。”

  當您在出行前收到這樣一條短信,會怎麼做呢?近日,旅客劉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前不久,劉女士通過旅遊網站購買了兩張6月11日珠海飛往哈爾濱的南航機票。10日下午,她收到了一條自稱是民航局服務中心的短信。短信稱,劉女士預定的6月11日CZ3665航班已取消,需要改簽或退票。情急之下,劉女士撥打了該條短信留下的以400開頭的電話號碼。在對方準確地報出了她的身份證號、購票金額和網上交易所用的銀行卡所屬銀行後,劉女士信以為是南航客服。對方推薦劉女士改簽航班,並告知其需要將改簽工本費轉賬到指定賬戶。這時,謹慎的劉女士在轉賬前再次上網查詢了自己的航班,發現航班根本沒有取消。

  根據南航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發佈的消息顯示,自6月以來,南航珠海公司補票櫃檯已陸續接到類似劉女士這樣的旅客反饋10余件,即旅客在航班起飛前突然收到短信稱,航班因故取消,要求打電話改簽或退票,並且短信中旅客的身份證號、航班資訊都準確無誤。旅客看到短信中提及的資訊正是自己乘坐的航班,又臨近起飛時間,一般會立即回復短信中的電話,對方會告知為其改簽其他航班或者退票,需要使用銀行卡在ATM機上進行所謂的資訊確認。不少旅客會信以為真,按照對方的提示進行操作、轉賬,從而上當受騙。

  海口市公安局美蘭國際機場分局的民警張昭輝曾經從旅客角度分析過此類詐騙緣何屢屢成功。“首先騙子會製造一個‘航班取消’的危機事件,旅客接到這個資訊後,會出現‘應激狀態’。在此狀態下,人的決策水準和決策品質均會下降,急於採取‘行動’解除這種狀態,從而出現了注意力範圍狹窄。騙子利用這種狹窄從精神上控制了旅客,而旅客自身並沒有意識到。之後,騙子通過旅客個人資訊與其建立起一個短暫的充滿信任的資訊鏈,再冒用機票銷售商、航空公司、機場等專業權威的身份,徹底轉移旅客對金錢的注意力,一步一步進入騙子設好的‘圈套’之中”。

  誰泄漏了我的資訊?

  “我的個人資訊是怎麼洩露的,姓名、手機號和航班資訊,這些個人訂票資訊怎麼就到了騙子的手中呢?”想必這是每一位收到航班取消詐騙短信的旅客所疑惑的問題。

  對於被騙,多位旅客認為,肯定有人洩露了自己的個人資訊,最大的懷疑對像是航空公司和自己曾購票的代理網站。對此,航空公司和代理網站均予以否認。那麼,旅客的個人資訊究竟是怎麼泄漏的?

  2013年10月22日,山東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接到山東航空公司行銷委報案:自2013年10月以來,山航24小時服務熱線96777已接到4000余名旅客投訴,內容均為購買山航機票後收到短信提示,稱“訂乘航班因飛機故障取消,請及時與本公司聯繫,辦理退票或者改簽,山航客服電話400XXXXXXX”,很多旅客按照短信提示操作後錢財被騙,旅客乘機資訊遭洩露並被詐騙,嚴重影響了公司的聲譽形象。

  接到報案後,機場公安局從多個渠道了解到,遭遇資訊洩露的航空公司不止山航,國航、東航、南航等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均存在類似情況。

  經過一年半的偵查抓捕,山東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於今年4月成功偵破這起民航旅客乘機資訊洩露特大案件,抓獲了22名嫌疑人。據悉,該案的詐騙方式是3名“內鬼”侵入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資訊系統非法獲取旅客資訊後,層層加價倒賣旅客資訊,最終詐騙團夥獲取這些資訊後對購票旅客實施詐騙。這起新型網路犯罪案件可分為侵入系統、資訊洩露、倒賣資訊、實施詐騙、取款分贓五個主要環節,每個環節分工明確,涉及人員眾多,並且實施詐騙犯罪的團夥有多個。

  自去年10月,民航局公安局開展了“打擊防範非法侵入民航資訊系統犯罪”專項行動,採取外部打擊結合內部堵漏的方式遏制非法侵入民航資訊系統獲取旅客身份資訊實施詐騙的高發態勢。目前,中國航信、各航空公司均完成內部梳理整頓工作,並對涉及違規操作的情況予以報案,多地民航公安機關已開始集中偵辦此類案件。

  遭遇詐騙你該怎麼辦?

  當旅客收到相關航班取消短信後,應從多方面進行研究判斷,切忌“病急亂投醫”,一定要保持警惕,擦亮雙眼,防止上當受騙,避免損失的出現或擴大。

  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在對接到的相關投訴案例進行總結後發現,詐騙短信中所留下的客服電話大多以400開頭,而且與民航局網站、航空公司網站、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上所登載的航空公司客服電話完全不同。航空公司大多使用5位數的客服號碼,多是以95開頭。因此,旅客在收到航班取消短信後,一定要認真冷靜核實短信來源,查詢短信中的客服號碼是否與航空公司網站公佈的客服號碼一致,不能因為著急改簽或退票而貿然與短信中的客服電話聯繫。

  同時,旅客在平時也要適當了解航空出行的一些常識,比如退改簽的流程和基本條件。根據民航規定,由於旅客自身原因導致的改簽、退票,要按照客規收取改簽費、退票費。由於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取消,航空公司可以全額退款,免費簽轉、變更,不會向旅客收取工本費。因此航空公司不可能在短信通知中提及“收取XX元工本費”。

  無論是什麼形式的詐騙,騙子的最終目的就是錢。在任何情況下,旅客都不要輕易給陌生賬號匯款,不要透露自己的銀行卡號、餘額等資訊,也不要通過網銀、自助取款機等盲目轉賬、匯款。正規的售票渠道或航空公司在退改簽時是不會要求旅客提供銀行卡資訊的。換句話説,只要是要求旅客提供銀行卡資訊的,就必定是詐騙。

  即便旅客因疏忽大意、中招被騙,也要及時聯繫當地公安機關或者撥打110電話報警,向公安機關提供轉賬的資訊與情況,並且注意保留相關證據,協助警方偵破詐騙案件。

  簡單而言,就是要做到“五要五不要”:要提高對各類短信詐騙的防範意識,不要輕信虛假資訊;要增強安全用卡意識,不要因貪小利而受違法短信的誘惑;要仔細甄別,不要撥打短信中的陌生電話;要採取必要防範措施,不要洩露個人資訊,特別是銀行卡資訊;要謹慎處理資金,不要隨意將資金轉入陌生賬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