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位社區書記的文化傳承觀

  • 發佈時間:2015-06-19 02:29:5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熊澤民

  6個月前,湖北省仙桃市劉口社區榮膺“荊楚最美鄉村”文化傳承獎。聞名不如一見。前不久,筆者走進劉口社區,社區黨支部書記朱臘章跟筆者講述了過去這幾年劉口社區在文化傳承方面做了哪些事兒。就這樣,一位村居幹部的文化傳承觀,得以盡情展現在筆者面前。

  朱臘章告訴筆者:“文化傳承首先還是理念問題。”他覺得,不能眼睜睜看著非物質文化遺産凋零和消亡,要有文化擔當精神,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産能夠傳承下去。具體實踐中,劉口社區嘗試打破村落和地域界限,把散落在仙桃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一一拾起,又精心扶植,令其落戶劉口重煥生機。

  仙桃皮影戲有幾百年曆史,曾經婦孺皆知,為人們喜聞樂見。由於歷史原因,皮影戲劇種逐漸走向衰落,專業人員也為生計發愁。目睹此情此景,朱臘章率“兩委”班子深入走訪皮影戲演藝人員,與他們商量對策,並提議在沔街建起劉口戲樓,為傳播皮影戲搭起一個公共平臺。如今,每到節假日,劉口戲樓前人頭攢動,周邊鄰近村莊、社區的群眾也都三五成群,前來觀看皮影戲。

  沔陽雕花剪紙也有悠久的歷史,曾經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據顯著位置。但是與多數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一樣,雕花剪紙專業人員處境艱難,技藝得不到發揮。同樣,仙桃沙湖貝雕也面臨名氣大、收益小的難題,專業人員缺乏堅持的動力和集中展示窗口。朱臘章覺得這恰恰是一個機會所在。2014年,劉口社區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建起沔街工美樓,將仙桃最有名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統統網羅到一處,致力於把劉口打造成真正的文化傳承高地。

  如今的沔街工美樓,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人才薈萃,展示的各種傳統技藝作品精彩紛呈,不僅吸引著前來劉口社區觀光度假的遊客購買,而且各地的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都能夠便捷地購買到這裡的雕花剪紙、沙湖貝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鄧氏麥稈畫第六代傳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鄧友譜在這裡找到用武之地,才藝得到盡情釋放,他和兒子聯手推出的麥稈畫《竹林七賢》、《虎溪三笑》、《楊門女將》等系列精品暢銷海內外。

  沔街工美樓的老闆李翠紅告訴筆者:“朱書記有眼光。”當時,別的一些地方,也歡迎她去投資,但是幾經考量,李翠紅最終選擇了劉口。她説,她就看重朱書記對專業人才的重視、對文化投資的眼光。

  朱臘章明白一點:不能光看眼前,只考慮短期效益。考慮短期效益,文化傳承一件事都辦不成。正是從長遠著想,劉口社區才打起文化傳承牌,亮出自己的特色旗幟,讓仙桃皮影、雕花剪紙、沔陽善書、沔陽漁鼓等民間技藝傳承,在這裡一一得到振興和復活。不僅如此,在做好地域文化傳承的同時,劉口社區還在湖北省率先成立女子威風鑼鼓隊,讓山西“威風鑼鼓”落戶劉口,成為吸引遊客慕名前來的又一文化景觀。巧打文化傳承牌,劉口社區確實越來越嫺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