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破解本地水果滯銷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6-18 06:29:25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年進入6月份,是水果消費的旺季,瓜果種植戶將在這時,兌現一年來的辛苦付出。然而,豐産卻不豐收,水果賣不出好價錢,讓農民增添不少滯銷的煩惱。

  本報記者 侯天儀

  現 象 豐産遭遇不豐收

  在“西瓜之鄉”新樂市邯邰鎮,每年進入6月後,小流村的瓜農劉建奇就開始忙碌起來,迎接四面八方而來的客商。6月16日上午,記者在西瓜大棚裏見到他時,意外發現這裡的西瓜還未採摘過半。

  “去年這個時候,西瓜應該賣得差不多了。今年你看棚裏還有不少呢,再不賣就要熟過了。”劉建奇介紹,往年大棚西瓜批發價每斤最低也能賣8角錢,現在客商來了出價都是3角多,讓瓜農們糾結不已。“這麼好的瓜,誰願意賠本賺吆喝?”

  作為資深的西瓜經紀人,同村的劉冬進也表示,今年的西瓜銷售很不理想。“我們拿到的收購價每斤普遍低於6角錢。算一下土地租金、化肥、澆水、人工等費用,這意味著連種植成本都收不回來。”

  煩惱的不止是瓜農。鹿泉銅冶鎮的葡萄種植戶王志強去年就遭遇滯銷,眼下離葡萄下架還有幾天時間,他表現出擔心的樣子。“去年省會周邊新增了不少葡萄種植園,産量越高,可能大家就越愁賣。”

  反 思集中上市煩惱多

  豐收季發愁的種植戶們,也在思索水果滯銷背後的原因。劉冬進為了儘快找到好銷路,一直在和各地客商打電話溝通。他了解到,山東、廣西等形成“價格洼地”,不少客商都去那邊拉貨了。特別是廣西黑美人西瓜在南方滯銷,結果不計成本往北方賣,從廣西運到橋西蔬菜批發市場才4角多一斤。

  邯邰鎮相關負責人董立強介紹,今年該鎮西瓜種植面積有3000多畝,與歷史種植規模大致相同,不存在本地供應過量的問題。“原來邯邰西瓜可以輻射省會地區,現在其他縣(市)也都有了種植,西瓜種植面積大大增加了,造成區域性西瓜價格普降。”

  葡萄種植戶似乎也將面臨集中上市的衝擊。王志強説,今年氣候理想,葡萄産量都比較高,一旦市場投放量陡然上升,葡萄“滯銷”景象也會在市場出現。

  王志強分析,這一時節的應季水果品種多樣,也跟滯銷有直接關係。“西瓜、葡萄、甜瓜、杏、桃等水果在同一時間一起上市,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影響了部分水果的銷量。”

  求 解借助網際網路搶市場

  儘管部分種植戶在嘆息收入不好,但也有一些人憑藉推廣水果新品種、網際網路新技術,成功破解水果滯銷難題。

  同樣地處邯邰主産區,河北莊稼主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的新品種西瓜卻早已銷售一空。這種西瓜在大棚裏吊著瓜蔓生長,個頭只有巴掌大,具備口感好、上市時間早等特點。園區負責人王成波高興地説,這種瓜不是按斤賣,而是論個頭銷售。“每個西瓜的售價都不低於30元,真正賣出了‘身價’,而且還是供不應求。”

  不遠處的大流村農場,這裡種植著單個2公斤重的小彩虹西瓜,4個就能賣到100元。農場負責人介紹,這種瓜通過進口雄蜂授粉,而且用的都是有機肥,瓜瓤紅黃相間,像彩虹一樣,既好看又好吃。

  除了推廣新品種開拓高端市場,當地政府也在嘗試用“網際網路+”解決銷售難題。

  據了解,邯邰鎮引導瓜農們成立了農商會,採集本地市場供需資訊後,在“邯邰鎮農商會”的微信公眾賬號上公佈。同時在微信上反覆推送的,還有每個水果滯銷村的黨支部書記聯繫方式,方便購銷兩端順利對接。

  市農業部門專家認為,借助網際網路搶市場的最大意義,在於減少資訊不對稱、傳遞産銷資訊,改變水果種植戶憑經驗種什麼、種多少的舊有習慣,實現農民“豐産也能豐收”的願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