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貧困學子圓人生夢想

  • 發佈時間:2015-06-16 02:31: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晉斌

  2010年12月是吳瓊難忘的一個月份。經過兩年的磨練,從這個月起,這位山西呂梁交口縣20歲的女孩子在北京的月薪開始逾越萬元。

  交口縣是山西省級貧困縣,月薪一萬元意味著什麼?

  據山西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山西農村居民的年每人平均純收入是4736元;據山西省貧困村住戶抽樣監測結果:2010年57個貧困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3125元。

  從山裏娃到京城白領,成就吳瓊出彩人生、改變她家命運的是山西好藝中專學校的職業教育。資助她接受職業教育的是兩項政策:普惠的免學費職業教育政策和特惠的貧困學生國家助學金政策。

  近年來,山西省扶貧辦開展以資助貧困高職、中職學生完成職業教育學歷為主要內容的雨露計劃改革試點,與教育扶貧耦合,走出了一條讓國家雨露惠及貧困學子的職教扶貧路,成為一個又一個貧困戶脫貧的孵化器。

  從“啃奶奶

  ”到爸爸買車了

  求學生涯留給吳瓊最苦難的記憶是,第一年每週的生活費幾乎都是奶奶給的。那時候,父親靠著打臨工和低保資助供孩子們讀書。2006年,不忍給貧困的家庭增加負擔,吳瓊從伯父口中得到一條線索,山西省唯一女校好藝中專學校文秘專業扶貧巾幗宏志班對貧困縣的孩子免學費。扶貧巾幗宏志班是由山西省扶貧辦、婦聯與好藝中專學校2004年聯合創辦,專門面向山西省貧困地區女生招生,並對家境困難的學生全部免費。

  2007年,吳瓊享受到了另外一項惠及貧困縣學生的政策,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

  據班主任老師講,吳瓊異常珍惜這個免費的職業教育機會,還當選為班長。畢業實習前夕,來學校帶人的實習單位有兩家:一家是京城高檔餐飲集團北京君爵湘都餐飲有限公司,一家是省城大單位太原有線電視客服中心,兩家都選中了她。

  在老師的鼓勵下,吳瓊作出了到首都去闖闖的選擇。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模式助力了她的成功夢。從服務員、行銷員到銷售主管、業務經理,吳瓊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從三四千元一直到萬元,“更快樂的是成就感。”

  2014年,吳瓊跳槽到北京上尚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她擔任公司大客戶經理。吳瓊的出彩惠及了家庭和親朋——

  爸爸買車了;家裏老房子重新裝修了;身邊親戚朋友的孩子多了一條京城就業的路……

  山裏娃改變的不僅僅是物質層面。吳瓊的同班同學、省級貧困縣鄉寧縣的王婷,目前就職于北京中咨恒通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月薪8000元。

  “我覺著帶給家庭的變化是他們的生活品質比以前好了;帶父母出去旅遊,讓他們學著做些之前沒做過的事,比如如何乘坐地鐵,讓他們走在前邊帶路,試著讓他們講普通話和其他人交流,使他們學著改變自己的觀念,突破自己。”

  從國家資助到幫助持家

  程嬌玲,太行山區長治市沁縣一個小女孩。許多年後,她坐在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辦公室裏,閒暇之餘,總會感慨萬分:如果沒有進入好藝中等專業學校,如果沒有進入扶貧巾幗宏志班,作為國家的孩子享受免費的職業教育,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學金,她現在會是在哪?日子過得怎麼樣?

  上學前,家裏條件非常艱苦,哥哥要上大學,一切開支都靠父母辛苦種地的收成來維持家裏的生計。哥哥學費總是要東拼西湊,所以就給她找了一個免學費的學校。

  2009年9月6號,開始校園生活後,程嬌玲對學費全免而且還有2000元生活補助有了全新認識,有了使命感,“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積極熱情投入在好藝的每一天。”

  一年半後的2011年,程嬌玲被學校安排到了太原市城市規劃展示大廳實習,擔任講解員。

  去那裏實習的4位同學,人手一份厚厚的講解稿,只有把它背熟了,講好了才可以留下來。程嬌玲白天黑夜地都在背稿子,幾乎走火入魔做夢都在背稿子,第一個順利地通過了考核,幸運地留了下來。

  2013年,程嬌玲到了中鐵十二局集團工作,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在辦公室負責榮譽室的講解以及檔案科的檔案整理工作,月薪3000元。

  就業後,程嬌玲由少到多,幾百元到上千元,給予家裏一些補貼,父母拿這些錢去還錢,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全家齊心協力終於把積累起來的債務還完。

  “國家資助一小步,我的人生一大步。”程嬌玲説。“爸爸在我的説服下,冬天家裏不忙的時候就會來太原打工,這樣既能讓我和爸爸經常見面,又有錢賺。家裏的日子不再那麼緊巴,越來越好了。”

  讓職教扶貧雨露精準覆蓋

  2009年,山西省正式啟動教育扶貧工作,對貧困大學生每人提供5000元一次性資助、中職生給予每年2000元學費資助、高中生則是每年800元。山西教育扶貧2009-2014年共投入13944.02萬元,資助71713名貧困大學生、中職生、高中生完成學業。

  從2011年開始,山西省在臨縣、天鎮等5個重點貧困縣實施了“雨露計劃”改革試點工作,重點對試點縣識別出的農村貧困家庭中,2011-2013學年接受本地和異地高等職業(一、二、三年級)、中等職業(一、二年級)教育的貧困生進行生活補助,每人補助1500元。

  第二年起,山西逐步擴大實施範圍,2012年11個縣,2013年22個縣。3年共投入補助資金13434萬元,共資助了像程嬌玲、吳瓊這樣的太行山、呂梁山裏的孩子89612名,這意味著有近9萬個貧困戶得到了幫扶。

  “山裏人家想脫貧致富,鄉下的孩子盼望走出去,城裏缺少高素質勞動大軍。”山西省扶貧辦主任王立偉説,“從去年起,如何將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與貧困學子的脫貧、成才成功結合起來,特別是將教育扶貧做出山西特色,一直是山西省扶貧工作領導組想破解的一個課題。”

  今年,山西省政府將加大“雨露計劃”教育扶貧補助力度列為新的十項強農惠農政策。其中的亮點之一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接受高等、中等職(專)業院校、技工學校教育的成員,每生給予每年2000元的生活補助,連續補助2年,並提出將加大對教育扶貧貧困生的資助規模,實現應補盡補全覆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