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心贏得創新型人才“芳心”

  • 發佈時間:2015-06-15 05:46:4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要求創新,不是要你偷人才。”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最近有點煩,而上面這句話直接點出了緣由:去年一年格力有600多名技術人員被挖走,被挖人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培養人的速度。

  為了留住人才,企業應該做些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清楚創新型人才需要什麼。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待遇,但“錢不是萬能的”,單純物質手段起到的或許只是防禦作用。他們還會追求自我價值的提升和成長的空間,對於企業來説,就不妨針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築牢圍墻。

  靠合理配置“築墻”。簡單點説,就是把合適的人放在關鍵的職位或項目上,確保他們的能力、興趣與職位或項目的戰略目標一致,努力營造想幹事的人有事幹、能幹事的人幹成事的環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職位重新配置的問題,企業需保持開放的心態,儘量讓組織結構扁平化,甚至可以考慮邀請員工共同探討重新配置職位的可能性,讓創新型人才覺得有用武之地。隨著“80後”、“90後”成為職場中堅力量,他們更傾向於在達成某個目標之後嘗試新的挑戰,企業應正視他們的訴求,在合理的範圍內進行調配,使企業與人才兩大主體的成長節奏合拍。

  靠企業文化“築墻”。除了渴望保有個性,創新型人才還希望從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中找到自我認同。可以説,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助於拴住人心,明智的企業也往往會讓員工的熱情與企業追求的目標保持一致。但是,企業文化需要通俗化的表達,這樣才能拉近與創新型人才的距離,在內心形成有效共鳴。阿里巴巴將員工稱作“店小二”,又提倡員工在面對顧客時採用化名,就是一種企業文化的通俗表達,也借此促成了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心態。

  靠職業上升空間“築墻”。企業應為創新型人才規劃好職業生涯,讓他們看到在本企業內既能縱向提高、又能橫向歷練,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為此,不少企業依靠提供全面培訓和系統學習贏得了創新型人才的“芳心”。

  其實,還有一個招數更能讓創新型人才實實在在看到職業上升的空間,那就是倡導內部創業。當今時代呼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掌握著核心技術、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創新型人才自然是創業大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還在為別人打工的創新型人才或許早已萌生了自己幹的念頭。既然如此,企業不妨提倡內部創業,讓他們在熟悉的領域、熟悉的環境就能實現創業的夢想。更何況,對於創新型人才而言,內部創業的風險比辭職單幹來得小,他們似乎也就沒有理由説服自己“出走”了。

  較優厚的待遇可以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工作。所以,企業也不能吝嗇在薪酬和及時獎勵上的投入,否則只會將創新型人才推送給競爭對手。

  所謂“小老闆經營事,大老闆經營人”,無論上述哪一個留人招數,其實都在考驗著企業領導層的綜合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