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你好了,社會就好了

  • 發佈時間:2015-06-14 05:27: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不能一邊做著不檢點的行為,一邊指斥社會

  孟子説:“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注意到一種現象,人們都愛説,國怎麼樣,家怎麼樣,卻很少想到他自己就是這國與家的一個真實的成員。他的本意,説的是每一個成員都好了,國與家才會好起來。

  這種現象在今天仍然普遍存在,不過換了一種説法。看到什麼亂象,看到什麼惡習,幾乎所有的評判者都會説“社會”怎麼了,而很少去碰觸這麼一個問題:自己就是這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了一個個的自己,也就沒有了這個社會;正是一個個的自己,決定了這個社會的風氣和道德,正是一個個的自己,在過著自己的生活的同時也影響了他人,並成就了一方氣候,進而形成了整個社會的精神風貌。

  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一位醫生竭盡全力地挽救了一個病人的生命,提高了整個醫院的聲譽;一個人樂於做好事,而逐漸地感染別人,從而形成了一個做好事的團體。相反,一位老人昧著良心賴上攙扶他的好心人,媒體一報道,不少人在面臨相同情況時會變得小心翼翼;一位家長蠻不講理地斥責教育了他孩子的老師,資訊一傳播,不少老師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都變得謹小慎微;一個遊客到了其他國家出現不文明的行為,惹得人家對所有國人的素質都産生懷疑。一個人的言行會不知不覺地影響整個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這種效應,不能不令人重視。在社會高速運轉的今天,我們每個人的所作所為,都可能與其他人緊密地連接起來,人的社會性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展現出來,哪怕是細小的行為,也會産生蝴蝶效應。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你在説社會,其實就是在説自己。

  那麼,怎樣做才是合理的呢?在這一點上,孟子與其他先賢的提倡是一樣的,那就是努力地“修身”。提高個人的修養,每個個體的修養提高了,整個國家文明健康、友善公正的理想才能實現。在社會風氣的改良和道德水準的建設上,沒有一個人是理所當然的旁觀者。作為社會的一員,更不能站在與己無關的角度上來評價社會。按孟子的理論,完全可以説,你就是社會,你就影響著社會,也代表著社會。

  這讓人想到三國時候的管寧。管寧在遼東的時候,世道衰微,人心浮動,禮義不存,廉恥淪落。管寧一方面專心讀書,堅守節操,另一方面化育百姓,傳承文明。讓世人從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從囂亂中看到了祥和,結果引得許多人都紛紛遷居到他所在的苦寒的郡北之地。以至於後來王夫之説,三國時代,不是劉備、孫權、曹操所把持的,也不是荀彧、諸葛亮所把持的,而是管寧把持的。可見,一個人的良好行為,不但會影響一地,而且也會影響一個時代。顧炎武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責任,主要就是站在文明、文化的立場上來説的。我們不能一邊做著不檢點的行為,一邊理直氣壯地指斥社會。要知道,你好了,整個社會也就好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