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準農民需求找到改革出路

  • 發佈時間:2015-06-13 02:31:2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在供銷合作社走過的60多年道路中,經歷過計劃經濟時期的輝煌,也經歷了改革開放以後市場放開改制的陣痛。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給新時期供銷社改革發展帶來新機遇。改革從哪突破?如何更好地服務“三農”?各地供銷社已經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本報將陸續刊出山東、重慶兩地供銷社改革的報道,以期呈現供銷社改革的方向和新面貌。

  本報記者毛曉雅

  人們對供銷社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上世紀遍佈中國村鎮的日用百貨門市。而今,供銷社以嶄新的面貌回來了。“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對供銷社的改革方向做了這樣的定位。山東作為改革的4個試點省份之一,早在5年前就開始了為農服務的基層探索。“找準當前農業、農民、農村最迫切的需求,就找到了我們改革的出路和方向。”山東省供銷社主任侯成君説,“山東省供銷社改革從體制機制改革、服務規模化、流通現代化和農村合作金融4個方面尋求突破,蹚出了一條改革的新路子。”

  服務規模經營從土地託管破題

  山東省供銷社改革是從土地託管開始的,土地託管發端于濟寧市汶上縣。汶上縣供銷社主任徐鋒回憶:“我們縣供銷社基礎很差,2008年,除煙花爆竹公司外,其他直屬企業全垮了,全縣14處基層社全部靠收租金維持生存,整個系統狀態低迷。”

  為了找到出路,徐鋒和同事到村裏考察,發現農民普遍面臨打工顧不上種地、種地耽誤掙錢的問題,請親朋鄰居幫忙欠情分、花錢種地成本高、土地撂荒心有不甘,留守老人和兒童又無法承擔繁重的田間勞動。

  有需求就有市場。對準農民的這一需求,汶上縣供銷社決定為農民提供土地託管服務,由供銷社組織,利用大型農機有償提供大田作業服務、農資直供直施和農業技術指導。徐鋒説:“2010年,我們購置了小麥聯合收割機,選定了楊店、郭倉、郭樓3個基層社,為了突出供銷社的公益性服務,以低於市場價每畝10元的標準收取服務費,當年麥季為650戶農民收割了1700畝小麥,凈收入近3萬元。”

  “看到收益後,供銷社又購置了自走式高桿噴霧機,在8個基層社探索更大規模的打藥、收割和化肥直供直施服務。2011年,在房柳村嘗試土地全託管,將服務單個生産環節拓展到全部生産環節。”徐鋒説,“這是一個農民有錢賺、村組織有收入、供銷社得發展的多贏局面。”

  供銷社有了收益,開始扭轉多年來的虧空負債局面。嘉祥縣供銷社主任胡立元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基層供銷社每年只有幾千塊錢的租金收入,搞了土地託管後,每年兩季糧食每畝能收入80塊錢,去年全縣託管的土地達到10萬畝,收入就有800萬元。”

  土地託管盤活了長期低迷的基層供銷社,這種做法在濟寧乃至山東全省供銷系統迅速推開。“這幾年工作越來越忙,單是從全國各地來咱這兒看土地託管模式的,每月就有好幾撥。”濟寧市供銷社的喬娟説,“俺老家也在農村,每次回去,鄰居們就問我,土地託管啥時能到咱這兒呢?”

  服務土地規模生産,是供銷社適應農村發展需求開闢出的一條成功路子。據統計,到去年底,山東省供銷社共託管土地826萬畝。通過土地託管,每畝糧食增産14.7%,節支提效400-800元。

  串起農業組織扭轉雜散弱局面

  眼下已開始麥收。嘉祥縣的農機手馬保寬説:“以前給農民收麥,都是一家一戶的幾畝,地塊分散,時間和油浪費在路上的就不少,算下來賺不了多少錢。收完這個村的,不知道別的村哪塊地還需要收,心裏沒底。”馬保寬遇到的問題是分散的農機手和農機合作社普遍遇到的難題。

  如今,這個難題解決了。在萬張鎮供銷社組織的合作社聯合社統一調配下,馬保寬這兩年收割的地塊成片且規模大,還不用自己找活兒,哪需要收割,聯合社對13個下屬的農機合作社進行就近調配。

  胡立元説:“現在農村成立的各類合作社不少,但大都存在著分散、規模小、服務能力弱的問題,難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供銷社利用自身組織優勢,在縣、鎮兩級分別成立了合作社聯合社,統籌調配農機、農資等資源,不僅提高了農業組織的市場話語權,也節約了資源,降低了服務成本和農民種糧成本。”

  建設實體性合作經濟組織是體制機制改革的具體內容。侯成君説:“供銷社雖然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落伍,但依然是為農服務最大的合作經濟組織,最有條件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幹力量。”到去年底,山東供銷系統自下而上組建的區域性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達470家,縣級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已發展到13家,聯合社承擔著培育農村經營市場主體,並將它們聯合起來,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職責。

  在農村金融合作社發展上,供銷社採取了嚴格規範管理的有力措施,去年清理了300多家只服務未參股的合作社,目前216家規範開展信用互助業務的合作社,互助資金規模達9.6億元。成立了山東供銷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省財政支援5000萬元、註冊資本2.76億元,與農業銀行山東分行等簽訂了合作協議,有效提升了供銷社對合作社的融資服務能力。

  涉足電商平臺開辦網上供銷社閔超是一家淘寶店舖的店長,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臨沂市費縣一家養殖合作社的理事長,這些天他的網店沂蒙山老莊戶店生意不錯。“現在羊肉和雞賣得挺好的,一天能賣兩三百單,大約兩三萬塊錢。”

  然而,在加盟“特色中國臨沂館”之前,閔超的店舖銷路並不理想。“以前在當地銷售,一年也就賣四五百隻,價格也賣不上去,現在通過臨沂館這個平臺,一年能賣2000多只,全國都可以發貨,價格能賣到40多塊錢一斤。”

  閔超所説的“特色中國臨沂館”是臨沂市供銷社與淘寶網合作建設的電子商務平臺。借助這一平臺,把臨沂的特色農産品推向全國。臨沂館負責人許紹明説:“去年我們臨沂館累計銷售額1.8億元,今年計劃要完成4億元的任務目標。”

  打造“網上供銷社”是流通現代化的重點之一。6月2日,山東省供銷社與電商品牌京東簽署合作協議,將在京東商城開設“山東供銷農産品專營店”,並在山東新增兩萬餘名農村電商推廣員。

  在全省範圍內,去年山東供銷社旗下的電商平臺銷售額達7.21億元。線上下,供銷社通過實施“放心農資工程”,規範改造放心店12637家。建設日用品、農資、農産品等連鎖企業451家,配送中心1065處,經營網點10萬個。

  山東省供銷社副主任許廣民説:“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全省為民服務的資訊化平臺,整合農資、農産品、日用品,借助大的電商平臺,將農民生産出來的農産品賣出去,同時也將優質的工業品賣到農村去,進而打造一個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