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悔夢歸處:“90後”空姐的成長感悟

  • 發佈時間:2015-06-12 08:31:0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空姐這份職業的光鮮背後,有太多辛酸苦楚,是什麼樣的動力讓眾多女孩子為了它前赴後繼?是這份職業特有的魅力,還是那份最初的夢想?讓我們來聽聽東航西北分公司幾位“90後”空姐的成長感悟。

  □朱怡萍 熊晶 孫思萌 師歆

  朱怡萍:對天空的熱愛

  曾經問自己,飛機劃過的尾線,是飛機對天空的不捨,還是你我心裏最初的起跑線?

  看看窗外,正值日出時分,地平線深處的光慢慢暈開,在天與地接壤的地方挂著一抹彩虹,像水彩畫一樣散開。早上好,親愛的乘務員們。

  我們都是第一次離家的孩子,我們是一群“90後”新乘務員。第一次沒有與父母一起過中秋節,第一次沒能和家人一起看春晚,飛行讓我們擁有了很多第一次。我們拖著箱子半夜回家,看到父母心疼的表情;我們拉著箱子,整齊地走在候機樓裏,很遺憾地錯過了好朋友的婚禮,也很抱歉不能陪家人旅行。但是,我們是擺渡人,看著旅客從一座城市飛到另一座城市,他們滿心期待地與愛人相見,親自為自己的孩子帶去特産,剛剛去外地參加完比賽、完成競標或演講歸來。看到他們,我總是很開心,因為我們竟無意間走進了他們的故事。我知道,我們的責任遠遠大於熱情,這是我們的使命。

  萬米高空之上,我看得見山川,上面白雪皚皚;我看得見溝壑,像掌紋一般深刻;我看得見遠處燈火闌珊,讓我想起嬰孩瞳孔裏的星星。

  當我們坐著機組車離開機場的時候,你回頭看過身後的飛機嗎?這個可愛的大傢夥安靜地看著我們。天空中的尾線是我們對家的眷戀,是我們對夢想的期許,是我們對整片天空的熱愛。親愛的小夥伴,明天見。

  師歆:時光慢些吧

  我坐在1L門旁看著地面越來越遠,直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眼前又浮現了那一幕……

  飛機停穩後,有人敲門,乘務員打開門,看見一個穿著實習制服的短髮女孩,20歲左右的樣子,笑得格外燦爛。

  這應該是新招的乘務員吧,在地面實習。乘務員想。

  “你是在地面實習的新乘嗎?”

  “是的!姐姐好!”短髮女孩開心地回答。

  “怎麼笑得這麼開心?”

  “我終於摸到飛機門啦!”女孩咯咯地笑了起來。

  “哈哈,主任,您看這小新乘,以後好好飛!”

  乘務長笑瞇瞇地看著女孩問:“想上來飛嗎?”

  “想!超級想!”

  “辛苦怕不怕?”

  “不怕!只要能讓我上飛機,多辛苦我都不怕!”

  “好吧,孩子,但願你兩年後依然能這麼想。”乘務長笑道。

  目光從眩窗回到客艙,看看眼前的壁板,思緒又被拉回來了。現在,當年的那個短髮女孩正坐在廣播員的座位上。兩年多的時間,從實習生到普通艙乘務員,再到頭等艙乘務員。一路走來,我早已習慣了飛行生活。這兩年,我認真學習怎樣更好地與他人溝通,怎樣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怎樣讓自己看起來更好,怎樣調節自己的心態……

  “90後”的我就像前輩一樣,將生命裏最珍貴的青春時光獻給了熱愛的藍天。同時,這份工作也贈予我禮物,讓我變得更加優秀。

  時光慢些走吧,讓我和藍天更長久地相處。

  孫思萌:夢想無悔

  曾幾何時,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夢想:穿上制服,繫上絲巾,拉上拉桿箱,在候機樓裏列隊行走,這場面令人嚮往和憧憬。而今,真正成為一名空姐,當曾經的夢想都變成現實時,我才體會到這份工作不再是外表上的光鮮亮麗,更多的是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這是我工作的第一個年頭,卻是我第二次沒能在家陪父母過年了。記得去年農曆大年三十,我第一次以一名乘務員的身份登上飛機。站在客艙裏的那一刻,我激動,我興奮,我緊張,似乎忘卻了離家的悲傷。在航班上和旅客聊天,他們有的全家出去旅遊過年,有的因工作正要趕往家中。我這才意識到,今年我回不去家了。但我轉念一想,除夕夜仍然奮鬥在春運一線,為更多回家的人保駕護航,我感到驕傲!

  一年的工作讓我成長了許多,每天在飛機上看著旅客們因為航班能正點起飛而露出幸福的微笑,我也笑了;看著旅客因為航班延誤,延遲了他們和親人見面的時間而焦急,我也焦急;看著他們為親朋好友帶回的特産,我仿佛也品嘗到了香甜。總之,太多的思緒,太多的心情,都因旅客的改變而改變。我始終謹記,我是一名專業的乘務員,我經過最專業的培訓,無論我的心裏怎樣翻雲覆雨地變幻,呈現給旅客的永遠都不能變,那就是親切燦爛的微笑與貼心專業的服務。雖然為了這份工作,我早出晚歸,但是我不曾後悔過。只要一想到能把這些旅客平安地送到目的地,讓他們儘早完成後續的工作或見到思念已久的家人,我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回首最初,我因為愛這份工作而執著追求,如今的我仍然因為愛而義無反顧!

  熊晶:一路成長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飛行已經有兩個年頭了。在這兩年的時光裏,有過辛苦,有過感動。經過這兩年的飛行,我漸漸地褪去了青澀,豐滿了羽翼,一路成長。

  記得第一班飛行的前一天晚上,我緊張地用手機一遍遍地查閱著自己將要執飛的航班,想像著明天航班上會發生的種種情形,那時的我對飛行充滿了好奇和疑問。

  飛行的每一天看似是平淡無奇的,但平淡中的偶發事件卻能使人成長。記得2013年夏天,北京地區經常被雷雨圍繞,北京變成了延誤的代名詞。那天,早早地上完了客,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飛機推出起飛,一切都是那麼正常。可是安全須知播完後,乘務長便通知我們,航路上有雷雨,起飛時間未知。廣播過後,原本安靜的客艙炸開了鍋。有的旅客大聲喊起來:“我剛跟北京的朋友通過電話,他説北京天氣很好,根本沒有下雨,你們騙人!”聽到他的話,周圍的旅客也急了: “我們要下飛機!為什麼要把我們關在飛機上?”這時,作為乘務員,我們只能一遍遍地向旅客解釋什麼叫做航路上有雷雨,為什麼不能下飛機,要在飛機上等待。雖然我們早已口乾舌燥,但是也能體會到旅客焦急的心情。我們不能保證航班準點起飛,但我們有為旅客著想的誠心。終於,航班在延誤了4個小時後起飛了。落地後,坐在後排的一位旅客説:“你們還要飛回西安吧?飛回去是不是天都得亮了?天氣原因也沒有辦法,你們的工作真的很辛苦。”旅客的理解是最值得欣慰的一件事。第一次執飛通宵航班,回程歡迎詞中的“晚上好”已經變成了“早上好”。雖然辛苦,但我了解了乘務員要承擔的責任。

  還記得有一次飛烏魯木齊,完成服務工作的我們剛回到服務間,一位中年旅客便大汗淋漓、顫顫巍巍地走進服務間,吃力地説:“乘務員,我的腰和背好疼,直不起來了。”乘務長馬上組織乘務員進行急救,把毛毯鋪在服務間的地板上,讓旅客俯臥在上面,一邊廣播找醫生,一邊詢問旅客的病史。幸運的是,該航班的旅客中有一位中醫。通過醫生的診斷,確定了這名旅客患有尿路結石。我們一邊按照醫生的指導通過穴位按摩緩解他的疼痛,一邊安慰他。漸漸地,旅客的病情得到了好轉。同時,我們通知機長與地面聯繫。飛機到達烏魯木齊後,旅客坐上了早在機門口等待的輪椅,從而接受下一步的救治。本該如釋重負的我,卻感到極大的壓力。因為在飛機上,乘務員並不只是完成端茶送水這麼簡單的服務工作,更是旅客生命和安全的守護者。

  回首這兩年的飛行時光,有過歡笑、有過感動,有過辛苦,有過眼淚。我明白了乘務員並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更是一份職責。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積累,不斷沉澱,因為我是一名乘務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