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格高漲 社區車位買不買?

  • 發佈時間:2015-06-12 07:50:1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居民汽車擁有量不斷增長,城市停車位日益緊缺,廣州停車位價格也不斷被推高。據網易房産數據中心監測陽光家緣網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廣州車位成交29322個,成交均價14811元/平方米,與2013年成交25011個、均價14237元/平方米相比,價量均漲。廣州目前停車位缺口約100萬至120萬個。而住宅車位的價格從15年前的均價5萬元,到如今30萬、40萬元十分尋常。今年初淘金家園推出375個車位銷售,根據車位銷售公示的內容,大部分車位售價在40多萬到50多萬元左右,60萬到70萬元的也佔了一定比例,最貴的車位售價就高達88萬元。

  平時臨時停車要花不少費用,而回到家,更時常要面臨車位不足搶車位的困窘。對不少有車一族來説,眼下車位價格相當高,買下一個社區車位,究竟值不值得?這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業主糾結買下高價車位

  車位價格高漲,買車位究竟劃不划算?有業主算了一筆賬:以增城某小區為例,車位出售的價格是10萬元,出讓的是20年使用權,1.購買使用權首先要一次性交10萬元;2.10萬元定期每年的利息是3200元,攤到每個月是267元;(未算20年內每年的利滾利);3.還要每個月交車位管理費,算100元/月/車位吧(未算以後20年內的漲幅)。也就是説,除了一次性交款10萬,每個月還有367元的支出,而該小區目前的停車月保是230元/月,這麼看來,買車位不如租車位了。

  如果停車漲價了呢?該業主又算了一筆賬,如果不買車位,月保漲到400元/月,跟上面一樣先不算20年內的漲幅,20年的月租合計96000元,還是比20年使用權便宜。

  “這個真的不好説,買車位與租車位,不只是一個經濟賬,有些買車位的不過是為了一個停車的好位置,每天能省點心,也有的是想著計劃買車那麼車位總歸要買,以後買説不定更貴,先買了,車沒到手也可以放租收點成本”,業主邢女士説,不管怎麼説,停車費要漲都是給有車一族增加開支,“還沒買車的真得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值得買、必須買”。她告訴記者,與中心城區相比,近年來郊區樓盤的車位價格也在漲,但是還沒有那麼“天價”,“我的朋友就住在市區,花了大價錢買車位,真是放租都收不回本的那種,而且因為一戶一車位的限購政策,還差點買不到”。

  而談起自己花高價買下的車位,李女士至今仍是十分糾結。她家住位於五羊新城的東海嘉園小區,2013年時小區要出售一手車位。當時小區車位十分緊張,“我們小區一共一千多戶,車位總共不到200個,停車位緊張是肯定的了,如果現在不買,以後可能就沒地方停了。”另一方面,自己的車子才20多萬元,而車位的價格至少是車價的兩倍以上。“這裡最貴的車位有兩個,一個80多萬元,一個70多萬元,是子母車位。最便宜的車位,是48萬元、49萬元,多數車位的售價要50多萬元。”

  當車位正式開售,李小姐抽到了20多號,這是順位很靠前的號碼,當時還有一個49萬元的車位沒有被人搶購,李小姐就選了該車位。李小姐先支付20萬元,剩下的29萬元做按揭貸款,3年還清,每個月的月供是8800元。因為每個月的月供額太高,李小姐常説壓力太大了。在仲介物業顧問看來,李小姐買車位已經賺了。據周邊地産仲介顧問介紹,東海嘉園有二手車位放售,業主的放售價高至60多萬元,以李女士的成交價格,已經小賺了一筆。

  停車位政策影響價格走勢

  近年來廣州停車難導致車位價格上漲,而相關政策變動,對於車位價格走向也造成影響和波動。滿堂紅市場部高級經理周峰分析,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去年底就車位新規徵求社會意見,其中擬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應預留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數量的20%比例的車位用於出租”。不過即使這條規定得以執行,對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反而是目前尚未明確暫緩徵收土地出讓金的車位,日後一旦真的明確需要徵收,則可能會造成像當年房改房補繳地價才能上市的規定類似的衝擊,而已經繳交了土地出讓金的一手和二手車位的競爭力都將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今年二手樓市的成交有可能實現反彈,二手車位的成交也可能會因此而得到放量。

  圍繞地下空間出讓金繳納是否合理、停車難等問題,來自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廣東省地産商會等行業機構人士近日進行了熱烈討論。2014年4月4日,廣州市政辦公廳出臺的“100條”中規定,“原土地出讓合同約定暫緩徵收地下建築土地出讓金的,除依法可以劃撥外,在辦理房屋初始登記時,地下負一層按與其使用性質相對應的地上首層市場評估地價的50%計收土地出讓金,地下負二層及以下面積按與其使用性質相對應的地上首層市場評估地價的25%計收土地出讓金。”

  在業界人士看來,地下空間徵繳土地出讓金早在2013年下半年時已有風聲透出。而當時爭議最大的是對已出讓的項目地下車位部分補徵費用。由於按照地面的50%補繳土地出讓金的話,無論對開發商,還是買家來説,都是一筆非常大的資金,地下空間車位上漲,已成為必然趨勢。

  根據目前相關稅務法規,車位屬於非居住用房,按照商業地産來徵稅,轉讓交易涉及5種稅費及附加: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及附加、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和契稅,其中買家只需負擔印花稅及契稅,賣家負擔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及附加、個人所得稅以及印花稅。以海珠區某車位為例,成交價40萬元,買賣雙方繳納的稅費均需買方負責,買家光繳稅就達到6.08萬元。

  調整土地出讓金政策有望降低車位價格

  ■專家觀點

  廣東省地産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朝輝表示,對原有土地出讓合同沒有規定地下空間的,其土地出讓金應視為涵蓋了地上和地下建築,不應額外追加收取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其次,原來有些土地出讓合同有條款明確規定暫緩繳交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的,應按原合同計收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不應按現市場評估價計收。一旦收繳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購置車位的消費者就要以高出原來成倍或數倍以上的價格才能買到車位。

  合富輝煌房地産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則表示,地下空間的建造成本非常高,政府如果要鼓勵地下空間的開發,就應當規定更低的土地出讓金甚至是免交,否則,必將提高開發的成本,最終仍然由消費者來承擔。他建議廣州的地下空間出讓金不應以市場評估價為準。建議廣州參考上海,以基準地價為標準。

  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潘國璠認為,廣州停車位缺口約121萬個。15年間,住宅車位的價格從均價5萬元漲到了45萬元,並且仍在繼續上漲。“廣州發展停車場的難點在什麼地方?還是在土地!”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應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考慮,鼓勵各種力量新建更多更方便市民的停車場。

  南方日報記者 李廣軍 許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