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世界經濟面臨新風險 中國經濟風險可控

  • 發佈時間:2015-06-11 15: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江宇娟 劉劼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銀行10日發佈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8%,建議各國採取措施,“扣好安全帶”,以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新的下行風險。

  世行在這份一年兩期的旗艦報告中稱,世界經濟之前面臨的風險已經大致平衡,歐元區的通縮風險已經有所下降。但新的風險正在加劇,尤其是美國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加息,這將導致全球金融條件收緊,給新興經濟體帶來挑戰。同時,大宗商品出口國應做好準備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長期維持低位的風險。

  全球經濟增長令人失望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考希克·巴蘇當天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全球經濟增長再次令人失望,世行不得不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份的3%進行下調。不過世行預計,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尤其是低油價給世界經濟帶來的益處將逐步顯現,2016年和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3.3%和3.2%,與1月份的預測一致。

  報告預計,發達經濟體今年預計增長2%,低於1月份2.2%的預測值,明後兩年預計增長2.4%和2.2%。報告指出,隨著美國經濟增長維持在穩定水準,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活動勢頭增強,發達經濟體增長分化的趨勢在今明兩年會有所減緩。報告預測美國經濟今明兩年分別增長2.7%和2.8%,低於1月份3.2%和3%的預測值。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增速今年預計分別為1.5%和1.1%,1月份的預測值分別為1.1%和1.2%。

  報告稱,發展中國家今年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中包括由於美聯儲加息在即所帶來的融資成本增加、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報告預計,發展中國家今年經濟增長4.4%,低於1月份4.8%的預測值,明後兩年增速分別升至5.2%和5.4%。

  美國加息擾動全球經濟前景

  世行報告稱,全球經濟仍然面臨下行風險,其中包括美國啟動加息將引發新興經濟體的擔憂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或將長期維持低位。

  巴蘇説,美聯儲啟動加息將導致全球金融條件有所收緊,尤其是在經濟增長前景有所放緩的情況下,這將進一步增加金融條件大幅緊張的可能性。同時美元持續升值有可能導致美國經濟放緩的情況比預期嚴重,進而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世行預計美聯儲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加息。多數華爾街金融機構預計美聯儲9月或12月啟動加息。

  世行報告預計,由於美國經濟繼續穩步復蘇,其他大型經濟體仍將維持低利率環境,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加息可能會平穩進行,對新興經濟體、匯率以及全球資本流動帶來的下行壓力較為溫和。但是隨著美國進入加息週期,風險也會隨之形成,美國長期債券收益可能會大幅飆升,新興經濟體可能出現資本大幅流出。

  世行發展預測局局長艾汗·柯塞在電話會議上指出,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目前新興經濟體普遍採用了更為靈活的匯率制度,但是當前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前景較為疲軟。因此,新興經濟體應該優化貨幣和財政政策來降低經濟脆弱性,同時加強結構性改革來改善增長前景。

  鋻於世界經濟復蘇疲軟,巴蘇建議美聯儲將首次加息時間推遲到明年。他認為,美聯儲提前加息可能進一步推升美元,威脅美國經濟復蘇,美國經濟放緩帶來的溢出效應不利於世界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風險可控

  世行報告認為,由於推進結構性改革,採取措施應對金融領域的脆弱性,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為7.1%,在可控範圍內。中國近期加大了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增速放緩起到緩衝作用。明後兩年的增速預計為7%和6.9%,與1月份預測一致。

  隨著服務業快速增長,中國勞動力市場仍然緊俏,空缺職位與求職者數量之比處於近年來高位。報告預計,儘管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逐步升值,但由於發達國家增速有所提高,到2017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佔GDP比重仍將維持在2%左右。

  報告指出,中國在財政、金融、能源以及行政領域的改革都有所進展,但中國仍需推行國企改革和勞動力市場改革,解決各種隱性的、顯性的政府擔保等問題。

  柯塞指出,中國推進的改革計劃是為了保證經濟能夠持續、平衡地增長,這有利於全球經濟增長。(記者江宇娟 劉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