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財經觀察:IMF與美聯儲對加息時機的看法相左

  • 發佈時間:2015-06-09 13:11: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建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啟動加息的時機推遲至2016年,與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今年內仍可能加息的看法大不相同。作為向來謹慎措辭的權威國際金融機構,IMF很少對美國貨幣政策給出如此直白的政策建議,此次還主動介入加息時機這樣備受爭議的話題,受到外界廣泛關注。

  IMF是在上周結束對美國2015年第四條款磋商後作出上述表示的。仔細比較IMF發佈的政策聲明和美聯儲核心決策官員近期的公開表態,不難發現兩大機構對於美國通脹與就業形勢、加息的國內國際影響、以及加息策略的評估存在不少差別,因此對合適加息時機的選擇也不一樣。

  IMF建議美聯儲推遲加息的首要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低於IMF預期,經濟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同時通脹水準較低。過去幾年,IMF曾多次期待下一年美國經濟增速將達到3%但均未實現。受第一季度美國經濟萎縮0.7%影響,IMF上周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4月份預測時的3.1%下調至2.5%。

  考慮到美元升值、全球貿易品價格和能源成本下降,IMF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核心通脹水準將繼續下滑,要到2017年中期才能實現美聯儲設定的2%中期目標。因此,IMF建議美聯儲推遲加息,直到出現比目前更為有力的跡象表明薪資或物價上漲。基於IMF對美國經濟的預測,IMF認為美聯儲等到2016年上半年啟動加息會更好。

  但多數美聯儲官員並不擔心低通脹的風險,而更加看重就業市場的改善。他們認為,只要美國經濟增長足夠帶動失業率下降,就業市場持續好轉最終會推高薪資漲幅,他們對通脹水準將回升到2%的目標充滿信心。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此前在公開演講中暗示,只要就業市場繼續改善,即便美國通脹率低於2%,美聯儲也會啟動加息。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預計,人口和勞動生産率增長放緩已導致美國潛在經濟增長率降至1.75%以下,因此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率只要高於1.75%就可以繼續壓低失業率。他認為,如果美國經濟增速在今年餘下的時間達到2%至3%,每月新增就業崗位數保持在17.5萬的水準,美聯儲將於9月份啟動加息。

  根據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美國經濟有望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別增長2.7%和3%;美國勞工部的數據則顯示,今年前5個月美國平均每月新增就業崗位數達到約22萬的不錯水準,5月份失業率為5.5%,已接近美聯儲預計的充分就業水準,這意味著可以預期美國主要經濟指標將在年底之前達到加息門檻。

  IMF建議美聯儲推遲加息的另一個理由是全球經濟復蘇仍然疲軟,美聯儲過早加息的風險大於太晚加息的風險。IMF指出,美聯儲過早加息可能導致金融環境收緊幅度超出預期,引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並衝擊全球,進而導致美國經濟增長失速,這可能會迫使美聯儲逆轉政策方向,將利率再次降至零,損害美聯儲的信譽。

  但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只要美國經濟增長符合美聯儲預期,就業市場繼續改善,美國經濟能夠承受美聯儲啟動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加息的衝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達德利日前表示,雖然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動能大幅放緩,但美國經濟將在今年餘下時間反彈,今年晚些時候仍然適合啟動加息;鋻於當前許多新興經濟體能夠比過去更好地應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帶來的影響,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的風險也將是整體可控的。

  由於美聯儲已與市場就加息時間進行充分溝通,市場也對此形成較為穩定的預期,美聯儲官員認為真正啟動加息時市場應該不會感到意外,不至於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另外,即便美聯儲啟動加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立場依然相當寬鬆。

  與IMF重視首次加息時機不同,美聯儲更加強調加息的節奏。鋻於貨幣政策效果存在一至兩年的“滯後效應”,一些美聯儲官員擔心,太晚加息將導致美國經濟存在過熱風險,這意味著一旦啟動加息後節奏要明顯加快,美聯儲將不得不在收緊貨幣政策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激進,這也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更加動蕩,危及美國經濟復蘇。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認為,美聯儲採取循序漸進的加息方式更為安全,這意味著應該稍微提早啟動加息。前美聯儲副主席、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倫·布林德説,如果美聯儲決定今年9月或12月加息25個基點,然後觀望一段時間評估市場反應,“我完全不會感到詫異”。多數華爾街金融機構也預計美聯儲將於9月或12月啟動加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