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六載堅守一個人的“衛生站”

  • 發佈時間:2015-06-11 00:29: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位於大別山區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響洪甸水庫,山水相依,河汊縱橫。麻埠鎮齊山村海島居民組是該鎮唯一四面環水的孤島,居民分佈在東西兩座島上。16年裏,一隻小船每日來往于兩島之間,這只船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水上120”,船的主人是齊山村唯一的村醫——余家軍。

  齊山村海島居民組共有200多口人,大多是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以前村民看病要走十幾裏山路,再劃兩三個小時的船,才能到鎮裏衛生院,如果遇上急病大病很麻煩。”在庫區長大的余家軍感觸最深的就是鄉親們看病難。

  余家軍讀初中時,有個鄉親被毒蛇咬傷了,由於村裏沒醫生,眾人眼睜睜地看著他在送醫途中咽氣。這件事促使余家軍下決心要學醫,回來給鄉親們治病。1999年,余家軍從六安衛校畢業後,回到齊山村,和妻子把家安到了船上,取名“海島衛生站”,從此,堅守孤島16年。

  在村裏,居民都親切地喊他“軍子”。“只要打個電話,軍子就過來了。”村民余成歷患病無法出門就診,每次都是余家軍駕船到府診治。余家軍不僅沒有收過一分出診費,反而看他貧困,給他免了不少醫藥費。

  “軍子是好人,是親人啊!”村民詹龍祥多年來和妻子在外打工,2007年的一天,詹龍祥年邁的母親不慎摔倒在地,頭破血流,鄰居趕緊給余家軍打電話。余家軍立刻趕來救治老人,在老人身邊足足照顧了7個多小時,直到詹龍祥從外地趕回來。此後4年裏,余家軍每週都會去詹龍祥家給他的父母檢查身體,直至詹母去世。“軍子比我這個當兒子的都做得多。”詹龍祥説。

  對於村民的病情,余家軍幾乎爛熟於心,誰有何種病史,不用病例檔案,他隨口就能説得出。2013年,余家軍去給島上婦女翟玉雲開降壓藥,翟玉雲偶然的一個彎腰撿錢動作引起了余家軍注意,他懷疑翟玉雲可能還有其他病症,於是立即聯繫六安市的醫院,將其送去檢查,一查竟然是腦瘤。由於發現及時,翟玉雲經過治療轉危為安。

  簡陋的小船不僅是診所、病房,也是余家軍的“家”,為的就是隨時出診,避免延誤治療。無論陰晴雨雪,還是風急浪高,余家軍從不拒絕出診。一次淩晨出診,駕船返回的途中他在濃霧裏迷失了方向,小船一頭撞在大石頭上,幸好有船篷阻擋,他才沒有被甩出去。

  為方便鄉親們醫療報銷,余家軍向縣裏申請了6000余元資金,購買開展新農合定點所必需的衛生站門診網路終端設備。2009年8月,“海島衛生站”挂上“金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級門診定點單位”牌匾,從此,村民就能就近進行新農合報銷。

  一個人、一隻船,十六年以一顆醫者仁心,矢志不渝守護老百姓的安康。余家軍先後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鄉村醫生和“中國好人”等稱號。

  有人問余家軍,行醫條件這麼苦,從未想過離開嗎?他説,“説實話,想過。但我能感受到鄉親們對我的依賴,所以我不能離開。現在,更好地為鄉親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就是我最高興的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